相声演员郑小山 "满腹经纶"火爆网络 "非主流"相声演员的意外走红

2017-10-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陕西青年苗阜(左)和王声借北京台春晚意外走红.或许谁也没有料到,一对来自陕西的相声演员苗阜和王声,成了今年春节最火的明星之一.大年初一,由他们表演的相声<满腹经

陕西青年苗阜(左)和王声借北京台春晚意外走红。

或许谁也没有料到,一对来自陕西的相声演员苗阜和王声,成了今年春节最火的明星之一。

大年初一,由他们表演的相声《满腹经纶》在北京电视台春晚播出,一夜爆红。央视官微赞叹,这一作品是“业界良心”;还有很多观众笑言,如果把这段“中国好相声”放到央视春晚,“能够拯救冯小刚”。目前,该作品的20分钟完整版视频在新浪网上的点击量已达近千万次,很多粉丝还把其中的“金句”当成手机彩铃。苗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从大年初二开始,电话就没停过,我都换过15块电池了。”

近年来,各大电视台晚会中的相声节目日渐衰落,节目质量也时常遭人诟病。两位年轻演员的成功之道,或许值得相声界的大腕儿们反思和借鉴。

陕西票友闯出一片天地

京津两地是相声重镇,可谓名家如云,苗阜和王声这对陕西青年能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多少令观众惊讶。众所周知,相声界格外讲究论资排辈,但苗阜和王声都算不得“根正苗红”。苗阜的父母都是厨师,他在念小学时从广播里听过一耳朵相声,此后便一直跟着“黑匣子”模仿,到了高中时代还开始搞起创作。

或许是“老天爷赏饭”,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当地的铁路系统工会创作和表演相声。2007年,苗阜巧遇小学时一同说相声的老搭档王声,两人招呼起当地的一帮曲艺爱好者,成立了西安青曲社,还请来西北相声界的郑小山、郑平安等老先生帮着“把活儿”。从那时起,他们才从业余相声爱好者渐渐成了专吃这碗饭的职业演员。

青曲社成立一年多以后,才赚到第一笔收入,那是靠在茶馆演出获得的茶水费分成,只有450元。在此之前,社团里所有的演出经费和补贴,都是由“苗班主”自掏腰包。苗阜说,社团一度背上了每月1.5万元的负债,尽管生计十分艰难,但出于对相声的热爱,大家一直咬着牙扛着,没有散伙。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尽管这次两人突然走红,他们却并未觉得心里有多少波动,“经的事儿多了,就会让你沉下来。”

每个包袱都曾见过观众

这几年不少相声演员出名了,可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作品却不多见。有观众批评说,有些相声作品像是网络段子一锅烩,根本没什么新意。苗阜和王声也觉得,目前的相声创作存在误区,“网络段子、流行元素,这些都只能当作料;顶刨撞盖、会通精化,这些几代人总结出来的传统相声技法,才是主线,几十年之后仍然不过时。”

王声以此次走红的原创相声《满腹经纶》为例,尽管外界盛赞这个作品有创新之处,但在他看来,其结构依然是传统相声的路子,“比如他先岔过去,我再拽回来,老先生们都这么使。”苗阜则透露说,他们每次创作新段子,都会请老先生把关,“稍微偏离一点儿相声的底线,就会被他们喝住。”

虽然很多观众是借着北京台春晚首次欣赏到《满腹经纶》,但这个相声段子其实并不算是新作。这个作品的前身是时长约为25分钟的《歪批山海经》,早在2012年便开始创作;此后,这个作品又被精简成20分钟版的《满腹经纶》,并于去年参加了北京喜剧幽默大赛;最终才浓缩成此次在春晚亮相的11分钟精华版。在此期间,这段相声曾上演过700多场,用苗阜的话说,“每一个包袱都见过观众”。

长时间的演出过程,给了他们磨炼作品的机会。苗阜透露说,“愚公刨山求WIFI”的包袱,就是他在一次演出中偶然加上的;“那谁那谁谁”的胡侃,则是因为自己演出时忘了词,临时抛出来的。“很多包袱都是这样砸出来的,我们自始至终都在根据现场‘笑果’不断调整。在相声界,这叫‘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苗阜说。

没上央视春晚不觉遗憾

近年来,电视晚会上的相声作品一直备受争议,今年央视春晚干脆只安排了一个相声节目。有网友认为,《满腹经纶》完全有实力登上央视春晚。苗阜透露说,他和王声在去年12月时还真接到过央视春晚剧组的邀请,但是因为时间太紧,两人担心来不及创排新节目,所以便和央视春晚擦肩而过。

不过,他们并不为此感到遗憾。“说不定我上了,还不如现在说得好。”在苗阜看来,央视春晚对语言类节目的限制太大,“在那个地方,你不敢说错一句话,你的表演会大打折扣。”他坦言,“很多大腕儿上央视春晚都是失败的,还真不如不上春晚之前的东西。相声本来就是市井文化,束在高阁之上,伸开手脚确实有难度。”

苗阜认为,《满腹经纶》此次一炮打响,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被完整地呈现在了电视荧屏上。“很多内容,像南翔技校、陕西师大等等,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在作品里头的,录完之后可能有软广告嫌疑,电视台都没有剪辑。”他说,北京台春晚的导演很懂相声艺术,“不像有些不大懂相声的编导,会强迫你照着他的指示来说。”

不过,王声也指出,陕西相声的快节奏,可能也与电视媒体的特点比较契合。他解释说,陕西人性格急躁,说相声需要包袱密集,形成“串儿梯”,所以他俩往往只铺一番两番,包袱就出来了。“把传统活儿的一些铺垫技法简化些,很快地抖包袱,这已经成了近年来的趋势,其实大家都在做这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