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止”:人物的容貌和动作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于人物品藻的标准,中古士人并没有直接的表述.所以,如果考察这一问题,必须从现存的第一手材料出发,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深入的开掘.标准的问题

关于人物品藻的标准,中古士人并没有直接的表述。所以,如果考察这一问题,必须从现存的第一手材料出发,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深入的开掘。标准的问题,往往因人而异,我的着眼点不是在“异”上,而是在“同”上。所谓“同”,即是中古时代的共同的品藻标准。而“同”的本身也包含诸多方面,由此而反映出来的审美观念就更为丰富多采。在这本章里,笔者特为拈出其中的三个方面。我之所以这样做,并不仅仅因为它们重要,更主要是因为已往研究者对它们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有的甚至一直是中古文人生活研究领域的盲点。

一、“容止”:人物的容貌和动作

(一)中古士人崇尚“容止”风气的开端

《世说新语》第十四门是“容止”。“容止”,意为容貌、举止。《孝经》云:“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唐玄宗注:“容止,威仪也。”《礼记·月令》:“有不戒其容止者。”郑玄注:“容止,犹动静。”“容止”是由容貌和举止显示出来的神态和威仪。中古士人对容貌和举止的关注,最初与选拔人才有关。《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

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曰:“窃见诏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恃神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夫岐嶷形于自然,

天必有异表。宜参良家,简求有德,德同以年,年钧以貌,稽之典经,断之圣虑。……”

所谓“岐嶷形于自然,伣天必有异表”,不仅适用于选立皇后,也同样适用于择拔士人。在胡广等人看来,杰出的人物必有天生的卓异之处,随时都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正如观测广袤的天空必能发现奇异的表征一样。在东汉时代,权威人士在选官择士之际,往往凭借一面之印象。《后汉书·胡广传》:

广少孤贫,亲执家苦。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太守法雄之子真,从家来省其父。真颇知人。会岁终应举,雄敕真助[其]求才。雄因大会诸吏,真自于牖间密占察之,乃指广以白雄,遂察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书郎,五迁尚书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