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阔如评书 评书大师连阔如之女:“老评书”扮嫩亲近“80后”

2017-06-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周是典型的"80后"小生,发型别致,衣着张扬,但是,与他形影不离的MP3里却不是时下的流行歌曲,而是长篇评书<康熙私访>."我现在就好这个

小周是典型的“80后”小生,发型别致,衣着张扬,但是,与他形影不离的MP3里却不是时下的流行歌曲,而是长篇评书《康熙私访》。“我现在就好这个。”小周摘掉一个耳塞,微微一笑,“听书特别长知识……”

小周与评书结缘始自去年“十一”长假,京派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携诸弟子在北京宣武文化馆创办“宣南书馆”。每周六下午,文化宫的门口总会立上一个大红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风雨无阻”,上面还有三场书目,连先生的义子李菁打头阵,开场先说《康熙私访》、王玥波再来段《隋唐》,最后是连先生的《东汉》。最开始,小周抱着试试听的态度来到书馆,没想到这一听就放不下了。现在,他已经成了一名地道的评书迷。

宣南书馆吸引年轻人,与“旧书装新瓤”不无关系。王玥波能让《隋唐》充满现代气息,“我们这部书说的是秦琼,可是‘书胆’却是罗成,这小子长得清秀,张柏芝的眉毛、阿娇的下巴,陈思媛的嘴,那真叫个漂亮。”玥波稍稍顿了顿,抖了个小包袱,“这要让陈冠希看见……”

台下顿时爆发出哄堂大笑。

别看连先生已经66岁,她却经常蹦出一些流行词汇,“这彪形大汉带着‘粉丝’团直奔法场……”

古老的评书就这样与流行话题以一种很调侃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书馆内一派温馨场景,台上演员眉飞色舞,台下观众惬意地喝着茶、嗑着瓜子,听得津津有味。即便站在书馆外的马路边,也能听到书馆传出的阵阵掌声和笑声。

“现在来现场听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连先生欣慰中还透着一丝“遗憾”,“今天来了280多位观众,来晚的只能坐加座了。”

连先生的一名徒弟告诉记者,听评书的观众来自京城和周边很多地方。有从东五环、北五环坐两个小时公交车来的;有从天津赶来的;还有年轻人孝敬父母,每周开车送父母过来听书的。“有几位孕妇和我们都很熟了,她们是来做胎教的,自己听着开心,孩子也早受点教育。”这位徒弟说,“你看看场子里那些七八岁小孩子,听书的时候也不闹腾,这说明,咱们这传统艺术有它特别的‘魔力’。”

年轻人听书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感受却出奇的相似,一杯茶,一包瓜子,开心地笑上一下午,这种享受,是其他娱乐活动无法比拟的。

25岁的外企白领小周对此就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评书最打动他的是书中的那些英雄人物。“和电视剧相比,评书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譬如,我喜欢的英雄人物秦叔宝,在电视剧中,只能有一个人演他,我可能会因为不喜欢那个演员就不看那部电视剧了,但是听评书,我能把他想象成自己喜欢的各种样子。”

孕妇刘小姐也是“80后”,北京胡同里长大,小时候听父辈讲过评书中的人物故事。自从连先生书馆开张之后,她就成了常客,而且“一发不可收”。“演员说的都是标准北京话,讲的都是世代流传的好故事,这个‘胎教’多好啊。我开心,我肚里的孩子也会开心。将来我就说,我的孩子可是听着评书长大的!”

张女士每周会带着8岁的儿子来听评书。“书里有好人也有坏人,但结局都是邪不压正,我想让儿子听听历史上那些英雄好汉的故事。我认为听书能影响人,我希望他能通过听书做一个正直的人。我这孩子上课总走神儿,可是听三个小时评书却没问题。每次听完还和我探讨一下。这教育方式,我觉得挺好。”

为了评书,说书人私下里没少费心血。连丽如先生说,“得先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拿我来说,就经常去吃快餐,上网看新闻,去星巴克喝咖啡。这些努力没白费,我们能把评书和现在的话题多多地结合起来,年轻观众也就慢慢多了。我想,只要演员认真、努力,评书总有火起来的那一天。”

连先生身边的一名徒弟却倒起了“苦水”,“评书能有今天,实在不易。”这位徒弟说,解放初期,北京的书馆和电影院一样多,但是到“文革”之前,仅存26家。在“文革”期间,全部书馆被当做“四旧”破除了。

“评书是最后一个被‘解放’的。”连先生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评书走进电视、广播,“空中书场”涌现不少,但效果不佳。“评书就得在小剧场演,演员和观众得交流,这种沟通氛围,是电视台、广播电台无法比拟的。”

十几年来,连先生从未放弃过在小剧场演出的努力。“我拿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生活无忧,完全可以不用这么‘拼命’,可我实在不忍心把祖宗留下的这门艺术丢掉。这么多年来,我先后在国内外开过14个书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关了门。”

去年9月15日,机会终于来了。宣武文化宫无偿提供演出场地,北京评书结束了以往“游击战”的生存窘境。“这还得感谢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北京评书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近观众,我们不用再为场租发愁了。可就是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也是勉强维持,在这儿忙里忙外的,都是自家人——我的丈夫、女儿、女婿、徒弟,请别人咱也付不起钱,每次散场,我们也就是给大家发点劳务费。”连先生颇为无奈。

好在经过半年苦心经营,宣南书馆悄无声息地“火”了。

“火”起来的不光一家宣南书馆。在某下载网站,长篇评书《水浒传》MP3版的下载次数,竟然达到3.7万余次,这一下载量甚至超过时下的很多流行歌曲。

时下,可供年轻人娱乐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酒吧、KTV、健身、看电影……为何有如此多的人开始青睐评书?

“评书可以让人平心静气而不浮躁。”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表示,“评书以故事为依托,塑造人物,讲人情事理,反映人生酸甜苦辣。听书的人,不仅可以学到历史知识,还可以明白人情事理,可以普及道德标准。

所以,它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去听评书,就算是同一个剧本,每次也不一样,它是非常好的语言艺术。它算得上是中国文化一大瑰宝,曾孕育了中国小说的章回体。据考证,说书起源于隋唐,当时就叫说话,后来在宋代演变成为说书,渐渐地就出现了小说这种文体。我们看四大名著,里面都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就是来自评书。中国的古典文学、语言艺术能够传承,评书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制片人、主持人马东告诉记者,“我的MP3里就有评书,而且经常听。我认为年轻人听评书是件大好事,这门艺术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但是,评书要想达到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京城,现场说书而且名声在外的,只有宣南书馆。受困于交通问题,很多年轻人很难成为现场拥趸。

张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我来这里就图一个新鲜。每次听书,在路上来回得花4个小时,太不方便了。而且,听一部书怎么也得一年半载的,如果中间落下一期,情节和故事就接不上了。”为此张先生也不无苦恼。

吴文科就很理解张先生的这种“处境”。“现在的生活空间和生活节奏与以往不同,交通非常不方便,有很多观众为了听书得花上半天时间,而且宣南书馆每周开一次,时间跨度有点长,一般人没有耐心等那么久。拖的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失去那股热情。”

现在,能在宣南书馆登台的只有连先生和两位“义子”,其他的四名徒弟吴荻、贾林、祝兆良和梁彦还没有完全达到登台水准。

对此,马东认为,京城评书界还缺少功底扎实的评书表演艺术家,现在的热捧,只能说是为将来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这项事业的繁荣,首先需要艺术家。这门艺术可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连老师和他的徒弟表演功底非常深厚,但是北京除了连丽如和她的得意门生李菁、王玥波之外,还有多少被观众认可的演员呢?”马东说,“此外,艺术的繁荣是一个市场行为,市场需要了,书馆自然就多了。评书的发展,还得慢慢来。”

吴所长认为,等京城名家辈出的时候,政府可以提供些帮助,慢慢恢复这项传统艺术。“在未来,政府可以为评书多做一些事情。”吴文科表示,“政府可以多给文化事业一些补贴,比如,在很多小区,政府可以出资补贴,租用小剧场,让评书走进社区。既方便了百姓,也弘扬了艺术。大家吃完饭,走进剧场,边喝茶,边听书。评书是很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只要接近它,就能发现它的魅力。”

连丽如先生是评书大师连阔如的女儿。想当年,连阔如人送外号“净街王”,还有人曾如此形容当时的繁荣场景:“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每次听到有人旧话重提,连先生总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