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浦教授 金元浦、刘士林 皇甫晓涛教授:文创人才如何培养

2018-02-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每天打开我们专业领域的新闻会看到五花八门的讯息,什么样的新闻都不能离开"人",人"是一切发展的核心.人才是一切发展源泉,不管是国家还有很多省地区从很多方面对人才

每天打开我们专业领域的新闻会看到五花八门的讯息,什么样的新闻都不能离开"人",人"是一切发展的核心。

人才是一切发展源泉,不管是国家还有很多省地区从很多方面对人才的培养都下了一番功夫,很急迫的从各个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试图改变人才的培养环境,保护人才的创新自主权,推动年轻人创新创业,对重点产业扶持等各个途径也都在不断探索中。

文化是创新的精神基础和动力之源,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而人才中最备受瞩目的也就是我们的文创人才。

先来看看一些地方最新出台的一些关于文创人才培养的政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相关数据指出文化产业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呈现出逐年增强的势头。截至2015年底,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共吸纳就业人员2041万人,比上年增长6.0%;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

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就业人员为187.2万人,增长14.7%;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为88.2万人,增长12.8%;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为71.5万人,增长12.6%。所占比重较大的文化用品生产就业人员为444.8万人,占21.8%;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为366.7万人,占18.0%。

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数量一直在增长,说明文产一直是国家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对文产具体行业的分析文创从业者相对其他行业都比较年轻,他们从事的行业相对于一些传统行业来说工资比较有吸引力,他们从事的这个行业每天要接触新的事物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竞争压力也大,很考验创新能力,他们要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创意人才的保护,人才的流失,人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专业管理人才,专业创新人才不够,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薪酬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很多问题。

对于文创人才的培养和对于文产这个行业的发展为此小编专访了几位顶尖的教授。(专访排名不分先后)

专访金元浦教授

"我呼吁人们坐下来认认真真的去钟情于文创,去挖掘寻求真正的文化内涵。"

中国创意产业理论之父,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所所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文化部动漫类教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博导

为什么现在很多文化艺术作品急功近利,艺术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的缺失,真正现在坐下来沉下心来创作文化艺术的人变得少了,几乎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社会整体浮躁症这个问题比较严重,所以我呼吁人们坐下来认认真真的去钟情于文创,去挖掘寻求真正的文化内涵。

怎么培养这些文创人才?我觉得一是外在的,整体社会氛围要发生大的改变,二是内在的学生自己要提高个人修养,学校培养学生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自我的培养,要让学生自己建立起这样慢下来沉下来创作的这种意识。

我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条条框框中,我们在做一些对于文产产业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要看到它新的变化,要放眼全球看,我国文产要从文化产业进入到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到全球的创意经济,这是我们一个重大的变革。

我们很多地方依然在从很传统低端的层面上做文化旅游开发啊,传统的纪念品销售,但是我们一些高端的一些文化产业形态像华为这种企业可能比那些传统的文化产业形态各方面做的好太多。全球互联网创意企业主要还是以美国的苹果、谷歌为首的集团,这才是真正的在版权经济中,在全球占有绝对力量的一个舰队群,我们要去做这个探索他们为什么做的这么优秀。

我觉得这个现状会慢慢有所变化,要有耐心,我觉得未来文化经济发展大家会慢慢放弃这种仅仅是逐利的方式,我相信会有所改变,要相信未来。

互联网和移动产业相关的我觉得依然是最有潜力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产业,这也是我说的在科技和文化高度融合的领域形成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有着竞争力的准航母舰队。

金教授倡导文化创意产业现在应该进一步的受到国家更多的关注,习主席关注深改小组的研究与决策认识,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应当在国务院成立相关创意经济的一个总体协调机构,同理部署和协调全国。现在我们看到的部门,看到的各个部分是分散经营、分散管理,各个部门相互扯皮,这种问题是极其复杂多样,需要有同理的方式来解决这样重大的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问题、操作问题、运行问题和管理问题。

专访刘士林教授

"别急,文创人才的培养要有平常心,不要逼太紧,要多了解我们自己多彩多样的传统文化"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教授、博导,光明日报城乡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数字化城市与交通研究所执行所长。兼任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城市文化分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国际化试验区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等。

很多人才都挤在一线发达城市,但其他地方可能有更多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才的输入和输出,怎么维持区域协调发展这方面我们政府培养人才要心态放平,人才流失是自然规律,要有一个大国心态,文创人才走也欢迎来也欢迎,有些人才走走碰碰还会回来这里面有很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要去排除这些不确定性的心态不对,不能太焦虑要正确看待它的变动和变化,不要把人才逼得太紧过度的给予期望和压力。

成就一个文创人才要靠很多,不仅是机缘,要靠个人的努力,政策的支持,可能我们给人才的支持还不够,比如人才孵化啊,很多实质性问题其实没有解决。其实你挖一挖那些成功人才的历史也是一个很艰苦奋斗的过程,现在年轻人渴望成功太快,成功它其实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包括那些影视明星啊它成功也是一个过程,你看他以前挣太多钱,就像王宝强以前可能还住地下室什么的,他也吃过很多苦的,他是成千上万的王宝强里面爬出来的一个,这跟打仗一样,无数人倒下去还有最后还有一个站着,那个那就是胜利者,不管政府对人才还是人才对自身,我们经常讲平常心之道,那些得失成败没有什么的。

中国很多文创人才有很大问题,我在交大也讲过,交大以前办过一个动漫技术方面的人才论坛请教师去讲倡议,我觉得当代文产人才最需要补的不是外国优秀的技术,而是却真正懂得中国文化精髓的人,像现在国内外语很好的人太多,但是别讲到中国文化就只能想到是中国红,中国功夫,中国龙像我们很多地方特色的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它都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分,但真正懂的去运用的人还是太少。

很多人在讲传统文化但其实很多人还是不懂的,人是语言的存在物,这个媒介的时代,要有人来讲是前提,这跟人才一样也会慢慢淘汰一些不好的,人才也是慢慢拼杀出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为什么小孩子你要让他读唐诗,强迫他们读什么优秀经典的东西,因为人性不是一开始就有是慢慢养成的。传统上说狼是狼,羊是羊,两种相反的性格,但十几年前阿拉伯报道过一个故事有人养过小羊给他们吃生鸡生鸭后来那只羊长大后跟狼一样只吃那些生鸡生鸭。为什么我们孩子就爱看韩剧看好莱坞啊,他们从小接触的就是那些文化,你从小给他吃麦当劳,他长大后就喜欢那些,所以为什么好的习惯和意识要从小养成。

国家现在也是很重视传统文化,你像传统文化进课堂这一系列的举措,但这种东西不是上两节课就能整明白,现在很多所谓的人才他们的成功可能凭借侥幸,像一些明明不怎么样却票房很成功的电影,还有一些所谓的情怀,其实你这个片子不只是说票房成功就它就是真正的成功,你最内涵打动别人的不应该是一些嘻嘻哈哈的东西很浅显的东西,应该是你要去向公众传递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观,情感观,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年轻这一代可能对这个了解比较少。

要给青年的忠告就是要有耐心和细心,这就跟中国人的成长是一样的肯定要有一个漫长的积累期,虽然国家抓的很紧但人才的出来得假以时日,要有好的心态去看待这些,现在是文化产业的一个成长的时期,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要直面成功和失败,你怎么面对它这才是考验人才的核心素质。

专访皇甫晓涛教授

"文化不能缺乏灵魂,学科与原创,要有一级学科的建设。"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博导,2012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的十大名师学者,中国商业联合会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

我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最大的还是文化自贸和自贸管理。我比较关注两方面的文创人才一个是,传播学研究方面的,还有一个是经济学方面的侧重于文产经济,文产发展规划方面的,文产发展主要的方向本身就作为一个创新工具来促进相关领域的产业转型升级,贸易相关的转型升级等。

文化缺什么?从文化为圣,为文化到文化为新、文化为用、文化为民,文化不能缺乏灵魂,学科与原创,所以要有一级学科的建设。

在"一带一路"中要解决的转型问题之一就是文化 教育,从文史哲到经管、法国学、MBA基础教育体系的确立,现在大学精神的重建、品牌重建、文化重建、自治重建、学科重建、大学校园重建都非常重要,大学应该是培养领袖人才的地方,而现在大学只是培养一个技工一样,这需要大学文化的复兴。现在文化产业的学科很尴尬,都在一个小学科里,文化产业应该作为一级学科要有制度性话语权与双一流标准建构。

小编有话说:

文创是有灵魂有生命力的产业,很多的文创工作者是出于对文化产业这个行业的热爱进入了这个行业,无论后面有多么辛酸依然默默献着自己为这个新兴的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无论您是迷茫还是已经找到了方向,我们都呼吁您请慢下来去仔细认真的去做事情,保护好您的那份"真",去挖掘文创的灵魂,慢下来要用平常心看待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变化,相信文创的未来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