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图片 王宽的女儿 金婚伉俪和他们的六个外孙 撑起孤儿一片天

2018-03-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西藏的时候,三五年才能回一次家,爹娘都是靠亲戚邻居照顾."王宽说,当时,他已是国家一级演员,在省内豫剧界较有名气.每次回老家探亲,遇到底

“在西藏的时候,三五年才能回一次家,爹娘都是靠亲戚邻居照顾。”王宽说,当时,他已是国家一级演员,在省内豫剧界较有名气。每次回老家探亲,遇到底子好的孩子,便会免费教唱戏。

海龙在咖啡馆唱歌。

最近,王宽、王淑荣夫妻俩喜事连连。

2001年,王宽、王淑荣夫妇和收养的苦孩子们,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与戏剧舞台不同,国家一级演员王宽去茶楼的第一天,就生生被泼了凉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情况也不乐观。一天又一天的“坐冷板凳”,让王宽心理压力颇大,一是为挣不到钱而着急,另外也是觉得脸上无光。

王海龙口中的姥爷姥姥就是豫剧艺术家王宽、王淑荣。今年74岁的王宽和70岁的王淑荣都是著名的豫剧演员,两人因豫剧结缘,几十年艺术生涯两人捧回了100多项大奖,豫剧大师常香玉曾评价王宽是一个有独创性且难不倒的演员。

王宽的艺术人生,满是亮色。舞台上,他是戏剧界的名角,国家一级演员,是郑州豫剧团的副团长。凭借着个人的艺术魅力,王宽赢得了众多掌声和赞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称赞王宽“戏路宽,是一个难不倒的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评价其“功底扎实,唱做俱佳”。

现在,两位老人家里共有6个孩子,除了王海龙一人是他们的亲外孙之外,其余5人全是收养的孤儿。从1998年抚育这些孩子起到现在,两位老人照顾、培养这些孩子已经整整16年。

《面对面》解说:“王宽的家是一个104平方米的两居室。以前,王宽两口子、王宽的岳母以及外孙王海龙4个人一起住还过得去,但一下子又增加了5口人,房间顿时拥挤起来。”老两口决定让男女孩分开打地铺。住的问题勉强解决了,费用问题随之而来。加之王宽夫妇同时还资助着老家一个与外孙一样患有渐冻症的孩子,这么多孩子的吃、穿、看病、上学,仅靠王宽夫妇每月三四千元的退休金,实在无法维持。

“渐冻人”,医学上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目前仍无有效疗法。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会被冻住一样自下而上慢慢失去机能,直至呼吸衰竭死亡。“以前可以弹键盘,去年手不能动了。我不知道我这个病将来会怎么样,什么时候就不能唱歌了。”海龙说:“姥爷姥姥为我们操劳了十几年,我们希望他们在结婚50年时有一个完美的金婚纪念。”

唱歌间隙,姥姥王淑荣给外孙海龙端水喝。

爱女心切的李女士并未听从前夫的劝阻,6月7日早上提前赶到考场门外等候,如愿地见到了女儿。

君子抱仁义,大爱撒人间。3月10日,201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宽夫妇走进黄河科技学院作客道德讲堂,以质朴无华的言语讲述了美德与善行的大爱故事。党委副书记赵会利为其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书。

15时起,陆续的门铃声响起,打开门,门内是笑容满面的王宽夫妇,门外是掂着礼品叫着“爷爷奶奶”的孩子们。

豫剧名家茶楼“卖唱”养育孤儿

镜头里,再次出现王宽家。王淑荣指着家里的大通铺介绍着:“我们这是睡大通铺,这一个铺上可以睡5个人,平常就是海波在最边上,这是男生宿舍,那个屋是女生,也是四五个那样。”

74岁的王宽是国家一级演员,戏迷们对王宽夫妇这对豫剧伉俪并不陌生;含辛茹苦照顾6个孩子16年,本报连续的报道让读者对他们的爱心也不陌生。可当孩子们在节目中含泪说出他们为老人准备的“惊喜”,电视机前的绿城观众依然为之动容。

王宽年轻时的舞台剧照。本人供图

王宽夫妇不仅供孩子们读书,还教他们学艺。每个孩子学一门乐器,一个“小乐队”就组成了。这次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六名孩子合作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

慢慢地,在茶楼里,有王宽的戏迷开始点戏。时间长了,王宽义养孤儿的消息不胫而走,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刊登当天,茶楼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那以后,经常会有爱心人士慕名来到茶楼,点王宽的戏。

“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2016年2月14日,王宽当选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简短的颁奖词,描绘出这位为养育孤儿、风雨无阻坚持“卖唱”十余载的74岁高龄老艺术家的丰富人生。

王宽爷爷曾在采访中说道:“我做的事儿没啥可说的,人都有怜悯之心,搁谁都能做到,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我不帮他们,心里不安。”为了几个孩子能够上学,王宽爷爷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所有的学校。不仅如此,他更是像对待自己亲生孩子一样让收养的几个孩子发展特长、学习乐器。

如今孩子们纷纷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奉献社会。刘仪伟感叹:“真是苦尽甘来,你抚育了他们,他们成长了,再回来回报你们,得到的这份快乐也是其他普通老人享受不到的。”

“金婚不办,天理不容!”听完海龙他们的梦想,“梦想大使”周立波当即表示:“我来全程策划。”梦想助力团的7家企业纷纷向老人鞠躬,愿意提供一切帮助;300位梦想观察员眼含热泪,无一例外摁下了同意的按键。这是《中国梦想秀》第七季开播以来,第二次“爆灯”通过的梦想。

在浙江卫视“爆灯”

原标题:金婚伉俪和他们的六个外孙

十余载茶楼卖唱唱尽人间辛劳

王淑荣说,在现场曾经拒绝办典礼的王宽老师也已经想通了:“孩子们长大了,这是他们的心愿,我们要满足孩子们的心愿。”她告诉我们,再过一个月,他们的金婚典礼将在郑州举办。

16年后孩子反哺要为老人办金婚典礼

面对记者,王宽诚恳地说:“这个奖虽然是颁发给我的,但不仅仅是我的,是河南土壤和大爱孕育了我。在以后的日子,我更要不辜负乡亲们的认可,发挥余热,去做更多的善事,做一辈子的善事”。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再过3天,王宽、王淑荣夫妇又要带着6个外孙去杭州,参加浙江卫视第七季《中国梦想秀》“梦想盛典”的录制。10天前,老人和6个外孙的故事感动《中国梦想秀》全场,孩子们的梦想让《中国梦想秀》梦想助力团和300位梦想观察团成员集体“爆灯”。

16年前豫剧名家“卖唱”收养5个孤儿

来到郑州后,孩子们管他们叫爷爷奶奶,管他们的儿女叫爸爸妈妈。此时,5个孩子加上王宽自己的外孙,家里共有6个孩子需要王宽夫妇去养活。外孙王海龙3岁时被诊断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女儿和女婿因此离婚,王宽和王淑荣主动承担起了照料海龙的生活。他们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花光所有积蓄,孩子的病却丝毫不见起色,得知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王宽和王淑荣这才彻底死心.

昨日,本报记者再次走进这个特殊的家庭,探访“惊喜”背后的“郑”能量。

10月5日,国庆假期,王宽、王淑荣的家里,孩子们越聚越多。这是早已定好的日子,孩子们要从郑州的各地赶来,看望爷爷奶奶。一家人团圆了,就要吃饺子。和好面,拌好馅,爷爷王宽和奶奶王淑荣坐在沙发上,孩子们围坐在茶几四周。一大家子人,一边包饺子,一边向爷爷奶奶汇报近期的工作和生活。

6月6日晚上的《中国梦想秀》栏目,让不少坐在电视机前的郑州市民和现场观众一起抹泪。来自郑州的“渐冻人”王海龙坐在轮椅上,演唱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正当梦想助力团的爱心纷纷涌向海龙的时候,他却说出了一个让大家惊讶的梦想:希望今年为姥爷姥姥举办金婚典礼。

节目中,主持人介绍了王宽夫妇的主要事迹:1998年,57岁的王宽和爱人从河南郑州回老家淮阳探亲,发现村子里有5名贫困儿童因为没钱交学费面临辍学,夫妻俩决定,由他们资助这5名孩子上学,并且花钱为他们请老师,教他们学习琵琶、古筝、板胡等乐器。

两年后,这5名孩子的亲人相继去世,他们都成了孤儿,王宽夫妇商量,把这5个孩子全部接到郑州来抚养。事实上,王宽夫妇的生活也很困难,儿子下岗、外孙王海龙患有渐冻症,看病、吃药,样样都要花钱。

为了挣钱,60多岁的王宽想尽各种办法,唱茶座、学变脸,跟着年轻演员们到处赶场。现在,5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并且参加了工作,虽然他们陆续搬出了王宽家,但周末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陪伴老人……

本报记者张乔普李娜文丁友明图

王宽回忆说:“那时候,回去时骑车都没劲。下雪天,裤子摔烂了都不知道疼,心情压抑很厉害。”但是王宽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他说“为了我的孩子们,为了家庭的幸福,我一定要沉下来,一天不点,两天不点,一个月不点……我就不相信没人点,凭我的唱腔和表演实力,是没问题的,我就是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