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梦溪笔谈 沈括《梦溪笔谈》 为何少有苏轼记载?

2017-09-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沈括和苏轼,是神宗年间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两位文化巨人.沈括是新党的核心成员之一,苏轼则大致上是属于旧党的,两人处在敌对的阵营之中.那么,两党之争是怎么把沈

    沈括和苏轼,是神宗年间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两位文化巨人。沈括是新党的核心成员之一,苏轼则大致上是属于旧党的,两人处在敌对的阵营之中。那么,两党之争是怎么把沈括和苏轼搅和进来的呢?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为何只找到了一则关于苏轼的记载?合肥工业大学钱斌教授是安徽首位登上《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昨日下午,他受邀做客“新安百姓讲堂”,为市民剖析北宋“乌台诗案”的始末。

    “乌台诗案”背后是新旧党派之争

    根据历史的记载,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起冤案,它的受害者就是大诗人苏轼。“‘乌台’是御史衙门的监狱,用来关押那些受指控的政府官员。在汉代,御史台遍植柏树,招来许多乌鸦筑巢栖息,所以有人就称御史台为‘乌台’,意思是这些御史们长着一张乌鸦嘴。正是这些御史们拿着苏轼的诗文集,制造了一起文字狱。”讲堂一开始,钱斌老师就为市民讲解了“乌台”的意思。

    那么,沈括是怎么和乌台诗案扯上关系的?“沈括年长苏轼5岁,两人是同年进士,在崇文院共事多年,原来就相识。当时,沈括奉命察访两浙。临走的时候,宋神宗就对他说:‘苏轼现在在杭州做通判,你要善待他。

’沈括到了杭州见到苏轼,两人谈古论今,相谈甚欢。于是,沈括乘机向对方索取了一本近期的诗稿,名为《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回到京城后就对诗稿断章取义,捕风捉影,上纲上线,说诗稿内容是讽刺皇上、讽刺新政,还用朱笔做了加注。”

    “这个时候,朝中新、旧党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新党正在到处寻找打败旧党的理由。作为新党核心成员之一的沈括,提供的这个材料正是恰逢其时。于是新党就决定通过指责苏轼的文字之过为突破口,一举将旧党人物从朝中清除。御史李定、舒亶等人决定用沈括提供的材料告苏轼的御状。为了达到目的,新党成员们合力拼凑了苏轼的一百多首‘问题诗’。”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句诗本是苏轼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却被指责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诸如此类的‘问题诗’被新党上纲上线,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但是宋神宗为何如此亲信了新党之言?“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异议不断,这不免让宋神宗有了强烈的挫败感。他决定拿出皇帝的权威,以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对于那些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大臣,要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而苏轼刚好赶上了风口浪尖。

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这一关就是4个月,苏轼差点被杀,还牵连了他的二三十位亲友。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

    苏轼人生观从此发生改变

    苏轼到了京城,进了大牢。在狱中,他可能并没有挨打,但是精神上的折磨也是很严重的。“他下狱后,长子苏迈一直照顾他。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苏迈每天去监狱给苏轼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于是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早做心理准备。”

    谁知有一天,苏迈有事,不能去给父亲送饭,就托一个亲友代劳。但苏迈忘记告诉亲友这个约定,偏巧亲友给苏轼送去了一条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便以极度悲伤之情,写了两首绝命诗。其中之一: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诗作完成后,狱吏不敢隐瞒,呈交给神宗。凄婉的诗篇触动了神宗,他认为挫挫苏轼的锐气,打击旧党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苏轼终于保住一命。”

    钱斌说,乌台诗案给苏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出狱后,他每逢看到家中厨房有鸡鸭等活物,就一定要家人把它们放生。“吾得罪处囹圄,何异鸡鸭之在庖厨,我岂复忍杀彼之生命耶!”虽然是推己及人,但是乌台狱中的阴影却一直在苏轼心中存在。

    而且,苏轼的诗风从此发生改变,不再留恋仕宦人生、名利事业,而是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沈括是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吗?

    因为“乌台诗案”,沈括被后人认为是小人。“余秋雨先生曾写过一篇《苏东坡突围》,他认为,沈括之所以这么做,大概与皇帝在沈括面前说过苏轼的好话有关。沈括心中产生了一种默默的对比,不想让苏轼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另一种可能是他在新旧两党之争中,搞政治投机,站到王安石一边。所以,余先生也得出结论:沈括就是一个小人。”

    对于沈括在“乌台诗案”中扮演的角色,钱斌老师有自己的见解。“在古书《元佑补录》里有关于沈括的记载,作者王铚的记载被很多人转引,以至于形成对沈括‘有才无德’的定论。

不过,与王铚同时代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李焘对此颇有疑惑,他在引录《元佑补录》的同时又谨慎地说:‘既然年月先后存在差误,就不能排除有张冠李戴之嫌。’也就是说,他对王铚的记载并不能确定其准确性。”

    而且,苏轼后来回忆他的入狱经过时,痛斥李定、舒亶等人,说他们“诬造飞语,酝酿百端,必欲置臣于死地”,但是没有提沈括。“照理说,作为受害者,对这样一个‘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一个差点让他命丧狱中的政敌,苏轼用得着替他隐晦吗?”钱斌老师说,‘乌台诗案’是新党首先挑起的党争,其成员在斗争中的不道德行为,对苏轼的无端迫害,都深深触怒了旧党和苏轼的粉丝们,后来旧党掌权,对新党成员进行反击,也采取了一些不道德的手段,也对沈括这个新党核心成员进行打击和迫害。

    那么,在“乌台诗案”中,新党找出了一百多首诗来“构陷”苏轼,有没有一二首诗是沈括找出来的呢?“这倒真有可能。新旧两党的斗争,在当时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苏轼自恃名高才重,‘与朝廷争胜’,比起那些没有名气的守旧派来说影响太大,所以新党拿他开刀。

而沈括是一个个性懦弱的人。他处在新旧两党斗争的漩涡中,很难洁身自好。在新党全面攻击苏轼的大势压力之下,沈括也不能不有所动作。这是一个文人的悲哀,也是一个伟大科学家的悲哀。”

    “也许,正是心中有愧,所以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我们只找到了一则关于苏轼的记载。”钱斌老师说,种种史料分析,“乌台诗案”沈括虽然难洗清白,但最多只是一个摇旗呐喊的小角色,绝对不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