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和鲁迅这对师徒为何最后走歧路

2017-10-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章太炎到底有多疯章太炎在早些年间其实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但是因为被袁世凯利用一时间接受不了于是变得精神有些失常,他这一辈子都非常的憎恨袁世凯,所以在对待袁世凯的

章太炎到底有多疯

章太炎在早些年间其实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但是因为被袁世凯利用一时间接受不了于是变得精神有些失常,他这一辈子都非常的憎恨袁世凯,所以在对待袁世凯的时候才能真正看出来章太炎到底有多疯,他的疯并不是我们意义上所说的疯,而是在投入了很多却没有的带相应的回报所以此出现的懊恼的表现,在他的疯中我们甚至能感受到他的愤怒以及厌恶。

章太炎照片

章太炎在当时已经非常疯了,据说有一次章太炎去见袁世凯穿得非常破烂,脚下踩着一双破烂的鞋子身上穿着一件衣不蔽体的褂子,明明是冬天却还拿着一把扇子,守卫的士兵本想把他赶出去但是看到他腰间戴的配饰意识到这是一位重要人物,所以就让他在外面等一会儿,但是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这时候章太炎感到非常没面子,觉得自己被怠慢了,袁世凯坐上皇位之后就把他们都抛到了脑后,于是在袁世凯办公室外面的待客厅中就闹了起来,而且声势非常之大,把能砸的都砸了,什么台灯啊杯子啊瓷器啊等等,不管是名贵的还是普通的他一概不管只是随心所欲的砸,最后终于惊动了袁世凯,由此可见章太炎到底有多疯。

在当时敢这样对待总统的人估计就只有他一个人了,但是他一点都不惧怕,袁世凯也看在以往的情面上没有治他于死地只是把他关了禁闭,这一点又让章太炎非常不满又在监狱中闹了起来,完全不给袁世凯面子。

章太炎和鲁迅为何走歧路

章太炎曾经有一个弟子非常有名,但是现在很少人知道他曾经是章太炎的弟子,因为两个人的政治路途是不一样的,这个很有名的弟子就叫做鲁迅,鲁迅作为我们非常熟悉的文学巨匠曾经也是章太炎门下的一个弟子,但是在后期章太炎和鲁迅的政治追求开始出现了分歧,章太炎和鲁迅为何走歧路呢?

章太炎与鲁迅照片

因为有分歧,两个人开始支持自己支持的政治派别,但是两人师徒关系却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受到太大的波及,两人还是会时不时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两人之间也很少出现大的冲突。两人的这段关系处理的非常好。

在章太炎先生去世之后有非常多他的学生都在大张旗鼓的举行一些悼念章太炎的追悼会,但是在鲁迅看来这么做是没有必要的,章太炎一生有非常多的学生,而且有大多数都是和他一样在写文生涯中慢慢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但是鲁迅却和他们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他依然还是那个专心做学问,以文字为力量的学者,他希望把力量投注到文字中去,而不是靠在官场上的人云亦云来改变未来的命运,这就是他和他的老师章太炎之间的本质区别。

这就是章太炎和鲁迅为何走歧路,两个人虽然都走的不是同一个道路,不过两人最后都还算得上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所以所谓的章太炎的鲁迅走的是歧路,并不是两人完全背道而驰,而是在达到目的方式上两个人的手段不一样而已。并不是大多数人所想的完全不一样。

章太炎三入牢狱

关于章太炎三入牢狱的说法其实最先是他的学生鲁迅先生提出来的,在鲁迅先生的一本书中曾经记载了有关于章太炎三次进入监狱的说法,但是在章太炎自己的传记中是只有两次这样的经历的,至于鲁迅先生说的究竟说的对不对呢?这是现在被很多人争论着的问题。

章太炎图片

其实在鲁迅先生的记载中有两次都说的和章太炎自己记载的记录一样,一次是关于苏报案子的事情,他们报社的人有些被捕了并且还坐了三年牢,这三年是无可置疑的,不管是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还是在章太炎自己的文章中都是有详细记载的,另一次就是章太炎在激怒袁世凯之后,袁世凯命人软禁他的那一次,这一次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在被监禁的时候他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因为袁世凯还是念及旧情的。

因此这一次章太炎并没有吃到什么苦头,在袁世凯死了以后他才被放出来。那么关于他的第三次入牢狱的说法其实是确有其事的,只不过这一次没有另外两次严重而已。这一次是因为章太炎在被判处了处罚金之后没有按时缴纳处罚金而被拘留的事情。他因为这件事情被当地的警察拘留了一天用劳逸的方法代替了处罚金,这一次入牢狱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在章太炎的记载中并没有被记载其中,但是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过的,这就是章太炎三入牢狱的全部故事。

章太炎评价

章太炎是我们国家早期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他在做学问方面特别有成就,特别是在小学方面,但是章太炎在年纪老一点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评价就不是像以前一样好了,总之现在社会上对章太炎评价众说纷纭,说他好的有,说他不好的也有,大多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来对章太炎先生做出的不太客观的评价。

《百家讲坛》对章太炎的评价海报

章太炎在年轻的时候是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消逝他发现政治并不是像他想的一样简单,在他的很多作品里都表现出了他的这一个观点,他的一生中写了非常多的书在政治上也曾经为蒋介石卖过命,但是最后却和蒋介石闹翻了,他的很多学生都非常尊敬他,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早在民国时期之前还没有人用中华民国这个称呼的时候章太炎就提出了这样的称呼,他那时候的作品在界内都是非常受敬仰的,只要是他写的文章或者是说辞都有很多人争相效仿。

但是在章太炎年老的时候,很多人开始觉得他这个人变得有些世俗了。那时候人们想要请他写一幅字画他竟然要求人家要几百甚至上千元钱,这让很多的名人感到非常的惋惜,觉得章太炎越来越世俗了,这是关于章太炎不好的评价,关于章太炎的这些评价还可以从他的很多作品中看出来。总之对于章太炎评价,有的人持肯定态度,有的人持反对态度,众口难调,以个人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