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麦家 《解密》《风声》作者麦家“做客”杭二中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商报讯 (通讯员 蒋弃疾 见习记者 夏莹) 你可能不知道麦家,但你一定知道他的作品--长篇小说<解密><风声>等在国内掀起谍战热风,更是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昨

商报讯 (通讯员 蒋弃疾 见习记者 夏莹) 你可能不知道麦家,但你一定知道他的作品——长篇小说《解密》《风声》等在国内掀起谍战热风,更是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昨天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喜迎G20系列活动——名家校园行的第一站上,他做客杭二中,从自己的自卑童年谈到文学写作,并与杭二中的师生进行了幽默而深刻的问答。

此外,麦家还受邀成为杭二中的文学特聘教师。语文高级教师胡辛说,“100年前,郁达夫在此求学;100年后,麦家在此讲学。历史与现实就这么奇妙地呈现在这里。”那么麦家到底讲了些什么赢得了阵阵掌声呢?

为摆脱孤独,12岁开始写日记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麦家戴着一副细框眼镜,身着暖色衬衫和休闲西装,演讲时偶尔蹦出几句不标准的普通话,上台第一句话,“我不是来讲课的,我是来跟大家交流的。”

麦家刚开始的演讲里,频频出现“自卑”一词,他自称因为时代的原因,拥有一个自卑的童年,为了摆脱内心的孤独,12岁便开始写日记。他把日记当做与自己交流的人,那时的阅读不像今天这般容易,《林海雪原》是他阅读的第一本课外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并用毛笔抄录该书的人名、主要情节,数量达上百页。

鲁迅笔下的故乡是灰色的,而在麦家的作品中几乎没有描写过故乡。“辛酸的童年是一个作家最好的训练”,麦家曾经想要逃离故乡,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发现故乡是无法逃离的,反而能以一种放松的状态感受到故乡的“抚摸”。他透露,描写故乡的作品《村里人》会陆续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可能3年后会成书。

机遇需把握,父亲谈话改变人生

“家有良田半顷,大水来了会淹掉;家有金屋银屋,一把火会烧掉;但是肚子里有墨水,水淹不掉,火烧不掉”。父亲的话让原本在学习上吊儿郎当的麦家开始发奋,并在国家恢复高考的那年顺利考上大学。

看过麦家履历的都会发现,他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麦家回忆了当时偶遇招生官的情境,因为机缘巧合地给招生官让出一片绿荫,及时把握机遇,适时地推销自己,成为了日后进入军校的铺路石。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失败者也是可敬的,人生有太多的姿态,不能把成功狭窄化,也不要提前支取成功。”麦家表示,人性中的弱点可以变成优点,自卑有时也不是件坏事,“自卑的人不会说大话,为人诚恳,愿意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常人难以想象”。

被退17次稿,作文不等于文学创作

麦家从1986年开始写作,到2002年作品才为人所知,“《解密》就是篇被退了17次的稿子,有感到麻木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最终麦家坚持了下来,他总结了两点,一是对文学的喜欢,小时候的日记和《林海雪原》带给他对文字的亲近感。二来,他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成功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在与文学社学生的问答中,麦家的观点让在座学生感到意外,“写作并不是一条正常的道路,文学写作其实不仅是一门技术,更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他说,对于学生而言,老师与父母所呈现的世界并不是完整的,其中有对美好面的指引,也有对黑暗面的隐藏。但是,世界有它阴暗的一面,需要自己去经历、去发现。

“作文不等于文学创作”。麦家建议,阅读是写作最好的准备。作家,首先是一个观察家,表面观察每个人大同小异,内心的观察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