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林超贤 “没有《激战》就没有《破风》” 导演林超贤谈投资难 内地资本曾要求接地气

2017-07-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时光网特稿 林超贤把<破风>称为"青春版<激战>",但<激战>与<破风>的渊源又不仅仅在此.       从2000年的想法雏形,到2015年8月

       时光网特稿 林超贤把《破风》称为“青春版《激战》”,但《激战》与《破风》的渊源又不仅仅在此。

       从2000年的想法雏形,到2015年8月7日即将上映,《破风》等了15年。随着时代变迁,技术进步和导演林超贤本人的际遇起伏,《破风》的命运也发生着奇妙的变化。运动题材曾遭遇投资难,林超贤也曾被资本束缚,在内地投资方要求的“接地气”范畴里裹步不前。直到《激战》的成功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幸运。

       《激战》为林超贤打开了警匪动作招牌之外的另一片运动题材的领域。《破风》讲述了4个年轻人加入单车队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故事。而所谓“破风”,指的是在高速骑行下,自行车手需要通过前面一位领骑自行车手的配合下,减小空气阻力,节省后面自行车手的体力,是比赛中团队精神的体现。

       在自行车团队比赛中,“冲线”的人永远只有一个,这个人最后能站在领奖台上享受所有的荣誉,但在他背后,真正牺牲的是叫做“破风手”位置的人。

林超贤认为,愿意去牺牲的人,永远比站在前面的所谓成功的人,心里的状态更高。而在骑行的过程中,所有的选手也都要经历“我行不行”的内心拷问和恐惧。这些在他看来,也正如人生的起伏,每个人都能懂得和体会。

       以往,很多人熟悉的林超贤,是激烈火爆的港产警匪片招牌,但曾拍过《证人》《线人》《逆战》《魔警》等多部警匪片的林超贤自己却觉得——拍了太多“人的负能量面”。从《激战》开始,林超贤用“怕,就会输一辈子”的拳击精神,以及主演张家辉、彭于晏戏里戏外的特训过程,成就了《激战》不折不扣的励志范本。

       这一次,林超贤再度合作彭于晏,在新片《破风》中锻炼体能,挑战极限,这部电影从创作雏形到拍摄成型,又何尝不是一段“破风”之旅?

↓点击播放《破风》先导预告片↓

没有《激战》就没有《破风》? 运动题材遇投资难 内地资本曾要求“接地气”

时光网:上回《魔警》的时候采访你,你说接下来的新片是温暖和励志,不搞动作戏了,说的应该就是《破风》吧?当时你说希望通过新片来改变自己,你所谓的改变自己是什么意思? 林超贤:我创作每一次都希望可以有突破。以前比如说《魔警》也好,之前的警匪片也好,人的负能量比较大。但《破风》不一样的就是,我让所有的东西都是从一个正能量去想,所以这一次多了很多爱情的部分。

时光网:我们以前一直熟悉你的风格是火爆激烈的警匪枪战戏巨多,现在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减少动作戏? 林超贤:我对动作还是有我的热情在里头,要不然我不会前面拍这么多动作。拍动作其实也是挺讲故事背景的,有没有空间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好多警匪片都有一样的元素在里面,没有新鲜感了。观众其实也期待新鲜感,我自己做创作原则是先让自己兴奋,我都不兴奋,出来后大家也差不多,那就不行。

时光网:据说《破风》这个题材的想法你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了,直到今天才实现,中间经历了什么? 林超贤:当时有好几个问题,首先自行车很难拍,当时特效没有这么成熟。还有以前是用胶卷拍的,机器活动的能力比较低。

最重要的是,当时拍运动题材很难。其实当时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比较香港本土的背景,结果后来觉得没办法展开,就放下了。然后到2008年的时候,又有一个机会曾经找过我,当时是一个国内投资,投资方在故事上的要求我有点抓不到,他们希望要一个纯内地的题材,然后就再次放下了。直到《激战》之后,让我觉得可以再想这个题材了。

林超贤:很幸运,我碰到一帮做单车事业的人,他们知道我想拍这个电影,然后帮我安排了很多赞助。一双鞋子三千块,加上那么多车,一台车就要两万多,起码两千万,他们帮我省了很多钱,让我可以把所有的预算空间都放在制作上,去了很多地方拍,要不然我拍下来预算可能承受不了。

而且,你看预告片里面说有一个世界冠军,那个是真的意大利的世界冠军。因为赞助我的人,他也赞助意大利车队,所以他可以给我找这个世界冠军来拍。有了他的想法,我感觉整个故事可以很国际化,好像那个真的赛事一样,从三级到二级到一级,我们最后的部分去意大利拍的全世界的一级比赛,那个以前我从来没有可能去想过。

所以它是缘分,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整个故事让我重新看到不一样。

时光网:所以这一切的梦想成真,从根本上来说,是《激战》的帮助?

骑车也像人生的起伏? 为自己,事情永远不会做得更好

时光网:说起来,单车赛事哪里吸引到你,让你会想要对它进行戏剧创作? 林超贤:2000年的时候,我自己开始去骑车,那个时候就已经很想拍一个年轻人的故事。比如说,你跑步、游泳,你体能不好,你可以跑慢一点,你还是继续会做这件事情。

但是骑车的精神不一样,有的时候会上坡,上坡那种挑战是最艰难的,如果你放弃的话,就根本没有办法再上去,你就停下来了,这有点像人生的起伏。有时候,我们骑车看到坡很陡会恐惧,然后问自己,我行不行?这个跟我们出来工作的那种心态很像,去跟别人去竞争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有这种状况出现,跟人生一样很有意思,就是从那个点开始,我就很想拍这样一件事情。

时光网:你刚刚说的单车赛事好像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会不会少一些戏剧冲突的东西?

林超贤:其实会有很多,单车赛事是一个团队的比赛,他们有六人、九人。其实自行车比赛永远都是“冲线”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然后他冲完线以后,他能站在台上,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最好的。

时光网:听起来这个“冲线手”好像更重要,可你却是用“破风手”来做片名。 林超贤:其实愿意去牺牲的人,永远比站在前面的所谓成功的人,心里的状态更高。其实很多人都在一个团队里面工作,如果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话,事情永远都不会做得更好。但是有没有人愿意去想一下,我是为团队,或者说是为别人,能去做牺牲的这份精神。如果你能打开自己这种心态的话,最后胜利的一定是这个人。所以破风手其实比冲线的那个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