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的照片 王海峰:干部国家与中国建设:一个新的分析概念和框架

2017-07-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政党国家:中国国家建设的历史逻辑和国家形态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是走向现代社会与现代国家.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逻辑让中国建设现代国家踏上了一条党建国家

一、政党国家:中国国家建设的历史逻辑和国家形态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是走向现代社会与现代国家。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逻辑让中国建设现代国家踏上了一条党建国家和党治国家的道路,这条道路在革命后所展现的国家形态是政党国家。

在革命的历史中,通过有效的组织体系,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动员了革命中国广泛的社会资源;通过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通过高举解放劳动大众,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大旗,中国共产党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因此,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一个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和中国社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革命和建设国家的主体力量和中心支柱。这个政党建设国家的发展逻辑,也注定了在后革命时代国家形态的本质和形式,即政党国家。

正如刘晔在其博士论文最后的结论中所说:广泛而深入的政治动员为共产党的革命与国家建设提供了深厚的社会阶级基础,高度集权的政党组织则满足了革命与国家建设集聚各种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要求,共产党建立的现代民族国家顺应了中国现代化要求建立强大中央集权国家的历史趋势,中国的政治形态从传统到近代的发展则表现为“士人政治”到“政党国家”的逻辑进程。

①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国家与社会,党同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核心。对于国家建设来说,这种核心的实际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整合了社会。党通过其组织网络,把整个社会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其二,提供了领导。现代化需要领导核心,需要指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承担了这个使命,成功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三,保证了发展。中国共产党通过其组织体系、人才队伍和政策供给,有效保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作为领导核心,正是基于这三方面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支撑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力量,并因此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②中国也就在这种政党主导的格局下演绎着社会的发展,从传统帝国体系向现代国家体系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则以政党国家的国家形态展示着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政党国家这种国家形态是从中国国家转型的历史逻辑中生成和展开的。国家转型不仅仅是国家的民主化,而是国家的民主化与制度化的自然协调和有机统一,即国家的现代化。

这是一个复杂的、全方位的历史进程。在中国,推动国家转型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有两个:一是国家的文明形态转型,即古典国家转向拥有主权的现代民族国家,其核心是确立国家主权;二是国家的历史形态转型,即国家的经济基础从传统转向现代,其核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更替。

③那么,在中国,从传统的帝制国家迈向现代的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政党国家显然是在国家文明形态转型和国家历史形态转型的背景之中作为一种转型的、历史的国家形态而出现的。

然而,对于政党国家本身而言,它作为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一种特殊国家形态,在国家建设中,从它的兴起到生成、再从其自身的维系到它的发展,政党国家自身的内在权力运作结构是什么?政党国家自身的内在权力运行机制是什么?政党国家自身的运作而展现出来的具体形态又是什么?这是需要进一步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中国国家转型需要透视、考察政党国家的内在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因为从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公共权力的制度安排和实际运行是创造优良政治生活的关键。因此,政党国家自身的生成逻辑和运行逻辑一定意义上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

二、内涵与类型: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干部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无论是对政党本身而言,还是对当代中国政治生活而言,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结构,更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性和制度性的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从革命到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和运作在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几乎每一个领域。

干部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干部有着不同的含义,即使在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意义。“干部”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aDre”。在英语中,干部的词汇是“Cadre”,指骨架、支架、骨干,在军事上的英文释义则指可以扩充的核心组织,在英国和美国,干部多指军队中的骨干,不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文官。

在法语中,“干部”一词用“Cadre”或“Ossature”表示,也有框架、骨架的意思。法国的“干部”一词指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或部门负责人,并且引申指军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不包括文官。

在德国,干部(Kader)最早指军队中的中下级军官。后来泛指担任某种职务、负有一定责任的人员。在日语中干部用“かんぶ”表示,原意就是在公司、团体中居于要位且系事业活动的中心人物,与国家机关中任职的官员(公务员)无关。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干部”一词用的比较广泛,含义最宽泛,“干部”通常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党的机关、军事机关、公有制企业、工会、青年团、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现役军事指挥人员和一般成员,以及依法从事公职的人员,其范围比西方国家的文官、公务员范围要大得多。

在原苏联,凡是国家工作人员都统称为干部,包括党的干部,干部是和工人、农民相区别的,即:“(1)干部永远受国家委托并以国家名义从事活动;(2)干部要在国家机构中担任某种常设职务;(3)干部都要通过选举、任命或其它法定程序才能担任某种职务;(4)干部依其劳动的质和量取得报酬。

”④斯大林就直接指出,“因为我们是执政的党,所以他们也就是国家领导机关的指挥人员”。⑤《苏联大百科全书》对干部的解释是:“党的、苏维埃的、经济的、工会的、共青团的和其他组织中主要的、固定的、受过训练的工作人员,科学、文化、军队和国民经济所有部门受过训练的主要专业人员。

”⑥苏联官方给干部下的定义是:“苏维埃国家工作人员是在国家组织中工作,根据任命、选举或其他法定程序在其中担任职务,享有相应的职权,以国家名义并受国家委托为实际完成国家任务而进行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苏联公民。”⑦

这里要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干部与西方的文官、公务员区别开来。英国的公务员称为“文官”,根据《文官统计资料(年刊)》解释:“文官是以公民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未在政治(或司法)部门任职的工作人员;根据特殊规定担任某些其他职务的人员;以个人身份为王国政府服务,从王室的年俸中支薪的工作人员。

”⑧英国的文官,主要指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在英国政府系统中非经选举产生和非经政治任命的,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并且没有过失可以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又称常任文官。

它有特定的范围:包括上自常务次官,下至清洁工,不包括政务官(大臣、国务大臣、政务次官等)、企业文职人员、事业文职人员、地方自治人员、法官,特别是不包括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

美国把行政部门的官员统称“文官”,包括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独立结构的长官等政治任命官员和行政部门的其他文职官员,有时把政治任命官员除外的政府部门所有文职人员,称之为“职业文官”,其范围与英国的常任文官基本相同。

美国的公务员外延范围大于文官,除了文员和文官,还有武员,也就是警察、消防队员等,公务员也不一定是官,如公立大学的教授也是公务员。在英国和美国,由于干部多指军队中的骨干,所以文官和干部显然是不同的群体。

可以看出,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干部包括党的干部、政府官员、议员、法官、军官、科技人员、教师、医生等,由于这些人均由政府按行政级别支付工资,所以其干部的概念比西方国家公务员和文官的外延宽泛得多。工人是排除在干部行列之外的,但西方公务员中有时包括一些工人,如政府的公勤人员、电梯工等。

中国现代汉语中的“干部”一词译自日本,在使用干部的含义时,深受日本和苏联的影响。中国的大型辞书鲜有收入干部这一词条。《新知识词典》对干部的解释是:“干部指社会主义国家党组织、政权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中有一定训练的工作人员,以及科学和文化部门、武装部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种专业人员中的常备人员。

”⑨这一解释显然源自前苏联的解释。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干部”一词有两个含义:(1)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士兵、勤杂人员除外);(2)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

第一层意义统称所有的干部,第二层意义专指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使用“干部”这个概念是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中,党章在对当时各级党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规定时,规定每个机关或两个机关联合起来有两个党小组以上的,“由地方执行委员会指定若干人为该机关各组之干部”,“各干部,每月召集全体党员或组长会议一次;各地方由执行委员会每月召集各干部会议一次”。

⑩在此之前,一般称之为“指导人才”或“中坚分子”,(11)普遍地使用“干部”这个概念则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曾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对干部的含义作了明确的解释。

他说:“什么是干部——在党的各方面工作中担负着一定的负责任务的党员。”(12)毛泽东没有明确给干部下过定义,但对干部问题和干部政策曾经多次论述和强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干部是指“领导者”、“群众领袖”(13)。这种“领导者”和“群众领袖”包括军事、政治、文化、党务、民运各方面的“领导人材”,它是我们党的“骨干”(14)。在抗大和陕北公学的讲话或题词中,他把干部看作为教育群众和组织群众的“革命的先锋队”。

(15)他说:“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在一个四亿五千万人的中国里面,进行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如果领导者是一个狭隘的小团体是不行的,党内仅有一些委琐不识大体、没有远见、没有能力的领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

”(16)在1949年之前,中国共产党把党、军队以及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中担任一定公职,并从事军事、政治、经济、民运、文化教育等工作的人员都称为“干部”,这是一个非常抽象和宽泛的群体。

正如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Maurice Meisner)所说,“在观念上,干部是一个具有高尚的革命价值观,为实现革命目标而献身的无私的人;是一个能完成各种任务、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和要求的多面手;是一个又红又专的人,但首要的是政治上和思想上红以及潜在的专;是一个忠实地执行党的政策,而且能独立地主动地执行党的政策的人;是一个服从党组织的纪律,同时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人”。

(17)在革命战争年代,干部有着多种的分类。按其政治信仰,分为党内干部和党外干部;按其文化程度,分为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按其民族成分,分为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按其行政级别,分为高级干部、中级干部、下级干部;按其工作时间,分为老干部和新干部;按其工作地域,分为中央干部和地方干部,本地干部和外地干部,解放区干部和沦陷区干部,国统区干部;再按其工作性质,分为军事干部、政权干部、经济干部、党务干部、文化干部、民运干部、工青妇干部、理论干部、技术干部,等等。

(18)莫里斯·迈斯纳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干部这一概念有着比革命领导者更广的含义”,“干部是献身于革命目标和革命理想的人,干部不是一种职业或专业”。(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