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石评梅 读书随笔 雁儿不衔红叶来—品读石评梅《流水落花一瞥中》

2018-0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用两句情诗为我的文章开篇,叙浪漫的相遇为悲伤的结局铺垫. 枫叶上的情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天辛采自西山碧玉寺十月二十四

用两句情诗为我的文章开篇,叙浪漫的相遇为悲伤的结局铺垫。 枫叶上的情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天辛采自西山碧玉寺十月二十四日 墓畔的哀歌:“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织缀成绕你玉颈的围巾。

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的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石评梅 高君宇(即天辛),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石评梅,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优秀的女诗人,女作家,与吕碧城、张爱玲、萧红并称“民国四大才女”。

评宇之间的生死恋,曾在古老的北京城,街谈巷议,相互传颂,经年不衰,传为佳话。 故事这样开始了: 1919年,“五四运动”将刚刚读完师范的石评梅召唤到古都北京,并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

在“五四”高潮的岁月里,她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庐隐、陆晶清等思想先进的女子们,常聚在一起“狂笑,高歌,长啸低泣,酒杯伴着诗集”,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

此时,高君宇由山西考入北大,接触了马列主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在北京山西会馆的一次聚会上,他们相识了。君宇被评梅冰清玉洁的气质和文采过人的风范所吸引,评梅亦被君宇大气凛然和敏锐透彻的言谈举止所打动。

但此时的君宇己陷在封建包办婚姻的牢笼中,家乡已有一位被父母逼迫而娶来的妻子。而评梅在北京求学时,父亲委托在京学子吴念秋关照爱女。

在吴念秋强大的爱情攻势下,石评梅掏心掏肺的初恋开始了。 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 吴念秋隐瞒了一件事:他是个有家室的人,而且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谎言总会被时间戳穿的。终于有一天,吴的妻子携子进京探亲,评梅知道后悲痛悔恨。

这个感情脆弱、多愁善感的女子离开了她深深爱过的男人,但她无法从过去的阴影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感情紧紧地锁闭,对爱产生了抵触和不自信,并抱定了终身不嫁的独身主义念头。

君宇经过艰苦抗争和努力,终于解除了不幸的婚姻。他深深眷恋着评梅,并在枫叶上题诗以表达爱慕之情。评梅看到后,“平静的心湖,悄悄被夜风吹皱了,一波一浪汹涌着像狂风统治了的大海。我伏在案上静静地想,马上许多的忧愁集在我的眉峰。

”再三思索后,评梅以“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婉拒了君宇的倾慕。君宇收到后,很困惑,也很痛苦,他说“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都是属于你的,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是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

” 命运的齿轮最后一次转动。 由于长期奔波劳累,君宇积劳成疾,带着对评梅深深地爱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29岁。君宇的死,使评梅痛悔交加,整日在回忆中渡过。

她后悔没有给君宇一个满意的答复,“君宇是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而这个遗憾是我造成的,我将用我的余生去忏悔我犯下的错。”评梅常在孤寂凄苦中,前来墓畔,抱着墓碑悲悼哭泣。她一边忘我的工作,一边熬夜整理着君宇的文集,终因悔恨忧郁成疾,也离开了人世,年仅26岁。

她死后,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曾表示的与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于君宇墓畔。 评梅的诗大多哀婉,最得我心的是《雁儿啊,永不衔一片红叶再飞来》,摘录下来,以飨读者。

秋深了/我倚着门儿盼望/盼望天空/有雁儿衔一片红叶飞来! 黄昏了/我点起灯来等待/等待檐前/有雁儿衔一片红叶飞来! 夜静了/我对着白菊默想/默想月下/有雁儿衔一片红叶飞来! 已经深秋/盼黄昏又到夜静/今年呵/为什么雁影红叶这般消沉? 今年雁儿未衔红叶来/为了遍地红叶莫人采/遍山红叶莫人采/雁儿啊,永不衔一片红叶再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