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院系介绍: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7-07-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源于1973年成立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历经重组与整合,经过近40年的建设,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科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源于1973年成立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历经重组与整合,经过近40年的建设,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大力提升。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物联网与电子工程系、信息基础科学系5个系,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知识工程研究所、先进网络技术与新业务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以及"材料领域知识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学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的一流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专任教师9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教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7人)、副教授37人。

还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刘明博士领衔的20余名国内外知名教授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

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始终紧紧围绕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3个工程硕士点,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5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150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0余人,留学生100余人。

多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等100余项,学术研究方向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与通信、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信息技术的国际前沿领域。

这些研究方向为同学们开阔学术视野、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就业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优势条件。学院科研成果丰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其中,以"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成"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攻克了钢铁生产计算机控制、智能优化调度、表面检测信息等技术难题,为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和国家冶金材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诸多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保持着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联系与交流。开设"计算机与通信前沿技术名家讲坛",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努力为学生创造接触大师的机会,感受大师风采,身受大师熏陶。

学院十分注重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努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近年来学院与英国邓迪大学、法国图尔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国际合作协议。

积极选派本科生到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英国邓迪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进行"2 2"、"3 1"或"3 2"等模式的联合培养与国际交流,每年均有20余名本科生参与了这些项目。

学院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物联网与科技强国》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高教学会教学成果论文一等奖、北京高教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励多项。

学院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积极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依托学院传统本科生科技社团——索思科技协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学术实践活动。

仅2010年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就有38项,其中有10项被列入校级科技创新项目,有2项入选北京市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我院学生在历届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

随着国家建设信息强国目标的确立,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向纵深化发展,必将为我们培养的创新拔尖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院毕业生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应用研究能力强、工作踏实肯干、为人朴实诚信等特点而赢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很多毕业生已成为IT行业领军人物、业界精英和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