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豪评价 这次不谈梁祝!何占豪:所有评委都是不公平的

2017-08-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这不是何占豪第一次来青岛,在他的身体还可以承受那些频繁的长途往返之时,他曾经在这座城里讲过学,演过出,也记得音乐

中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

这不是何占豪第一次来青岛,在他的身体还可以承受那些频繁的长途往返之时,他曾经在这座城里讲过学,演过出,也记得音乐厅外那片推开门就能看到的海。但这却是他第一次有相对宽裕的时间得以仔细地观察它,用音乐家特有的敏感去辨识和拼合固有的好印象。

他说“青岛是二级城市里艺术氛围上佳的一个”,是自己外出演讲时常举的正面例子,我说“宣传部长听到这话会欣喜若狂的”。老人笑了,搭着染过的黑发,丝毫不见83岁的疲态,大概与艺术为伍的人总有种别样的活力吧。而放在何占豪身上,他与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便是一对“经久不衰”的伙伴了。

由于这次到访是为了给一场全国级的青少年文艺选拔赛站台,我们对何占豪的提问重点也就落在了青少年的文艺培养上。不知道是不是受访经验太过丰富,他思路敏捷得有些可怕,即使是叠加式的问题也几乎可以一次性地回答完整。正如我初见他时的开门见山:“何老,有几个问题想采访您一下。”“来吧,车上采就行。”他理了理身上的酒红色毛绒西装。看来,我们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乘坐快艇的何占豪,比担心风浪,而差点儿没敢上船的两位年轻俄罗斯音乐家要淡定许多,他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划船。

郎朗的故事让很多家长觉得成才靠打,然而没有天分的孩子打了也是白打,那个叫家庭暴力。

记者:很多年轻父母爱晒娃,也乐于让孩子借助多种方式出镜,怎么辩证地看待这些有表演天分或表演欲的孩子面临越来越多的曝光?

何占豪:父母都希望儿女出类拔萃,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擅长的领域未必和家长期待的一致,还是要多照顾孩子的爱好,把文艺学习作为提高孩子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工具,是送给他们一个精神伴侣。比如在上海,我们做过实验,让某个学校的孩子每人学一门乐器,结果后来发现他们就是比其他学校的孩子相处得融洽,很少打闹吵嘴。

这就是音乐展示和传递人类美的情感的具体表现,它能潜移默化地自然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帮助人形成世界观,加速社会化。我们讲以琴会友、钟鼓乐之就是这个意思。

再者,音乐也反映跟表达社会现实,带有时代特点,孩子们可以借此了解历史。家长还是应该避免急功近利,把眼光放长远,心态放平和,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吃艺术这碗饭。全国范围的文艺普及首先是对整个民族的素质进行提升,在这种大观察下,我们再去发现有天分的孩子来专门培养、严格要求,举全国之力也不过分。你说我们是在造星么?我觉得现在中国真的很需要一些文化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了。

建国前,上海有届钢琴曲比赛,评委一批全洋班,一批全华班。最后外国评委选出的第一名是《牧童短笛》,而中国评委选的第一名,那曲子后来再没人听过。

记者:最近超女某评委在点评一名选手时,说了“那你别唱了,滚吧”。此视频被曝光后,众多网友开始讨伐这名评委,最后她公开道歉并被节目组辞退。现在有不少评委都挺毒舌的,你觉得评价言论有没有基本的规则要遵守?

何占豪:首先,评委要把自己和选手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爱护选手,尊重选手,不要为了炒作或者其他原因对选手恶言相向。再者,评委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审美取向和点评风格,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所以比赛才要把这些不公平集合到一起,平衡出一种相对公平。但评委不要装作什么都懂的样子,打一个分数你要讲出理由。至于选手认不认同,不那么重要,因为一场比赛的结果只能反映这场评委的水平,这也是我建议选手心态平衡的原因之一。

比如很多年前,有场唐诗宋词谱曲比赛邀我参加,我拿出《相见时难别亦难》参赛,大概得了个三等奖还是鼓励奖什么的,我也没觉得很挫败。那后来证明这曲子的流传度还是很广的,也许当时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它得不了奖,我们不去猜测这个。最后的裁判是人民大众,真正的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而非几家之言讲出来的。

有些和我同龄的老艺术家一看电视上播出的选秀比赛就生气,说一些选手唱得简直是是“鬼哭狼嚎”。我就跟他们说,把它当娱乐节目看,就是件全民都乐呵的事儿了。

记者:现在各种各样的艺术选拔赛有很多,家长也比较热情,拉票刷票的行为屡见不鲜,主办方为了吸引人气也往往采取默认态度。在你看来,怎么去合理界定一个比赛的正面导向性?

何占豪:由于虚荣心和其他的利益驱使,这种拉票的行为很难杜绝。不过比赛总是分为专业和非专业,严肃和非严肃的。纯粹的艺术赛事,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来评断它,侧重评委意见;那非专业的选秀活动,抱着宽容、娱乐的心情去看待就好。这个时代需要艺术,也需要娱乐,多角度看,会少一些排斥和否定。

当然,无论是专业艺术比赛还是商业选秀,实力都是选手最后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我也常遇到一些后辈,他们喜欢和老艺术家联络感情,其中一些意图我们都心照不宣。这时候,我就会和他们直说,咱们就好比风和风筝,你本来默默无闻,需要一个推手,我捧你,你可能就“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了。

但光有我这个风,你没本事也是白搭,我给你吹上天,你稳不住,最后还是要飘走的。所以说到底,还是要以一个淡定的心态去学习艺术,通过它你更懂得热爱生活了,这就很好。

跟着何占豪在栈桥一带游走的时候,他和那些来青的游客并无什么不同,也拿出了手机请同行帮忙拍照。由于海风有些大,他披上了夫人提前准备好的运动夹克,笑着跟我说应该采采他如何养生才对,之前上海和香港的媒体都曾录制过。颇为有趣的是,他还拜托我讲几句青岛话来听,这可有点儿难到没有老乡搭腔就讲不出正宗味道的我,最后酝酿了半天,我憋出一句“这个时候来青岛海边玩的都不是本地人”,“这就是山东话啊!”他大笑道。

(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周婧 摄/王涛)

更多专业报道,请前往各App商店搜索下载“界面新闻”,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