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吕祖谦阅读答案 春日田园杂兴|连文凤|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2017-09-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8.这首诗是怎样描绘春日田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8.这首诗是怎样描绘春日田园生活图景的?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分)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作者“自逍遥”的原因有哪些。(4分)

8.这首诗的颔联、颈联运用白描手法,选取春日雨后插秧、引泉浇药、登高放牛、柳下听莺等富于春天气息的场景,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田园劳动生活图。

9.远离官场的权势名利之争,没有世俗烦扰,内心清净;自然风光清新自然,作者沉浸其中;田园劳动生活忙碌充实、其乐融融。

赏析

    诗歌首联追叙自己弃官归隐的行迹,开宗明义表示了自己宁老死林壑也不乞禄于当朝统治者的态度,从东风、林壑等景物之中可体味其脱离樊笼、复返自然的感受。无心出市朝,就是坚决不与征服者合作。在亡国的创痛中,人们理性而克制地表达了自己的独立追求。

    中间两联正面描述田园生活,通过好雨、寒泉、秧、药、犊、莺、云、柳等意象,展现出一种生意盎然的春日秀丽风光。

    尾联化用谢灵运“池堂生春草”之意,以“生新草”这一具体事物来体现整个自然界一片万象更新、蓬勃滋长的生机。然细读就会发现,“生新草”是“见说”,以显示这一片生机与自己的感情是有隔阂的;又用“入梦”二字,更见这一片生机对自己来说是恍恍惚惚而游离于现实之外的。

    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叙写,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即含蓄委婉表达出自己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不愿与新朝合作的心态。同时也使整个南宋遗民群体那种宁愿老死林壑也不肯迈进蒙元“市朝”的共同心声得到了完整巧妙的表述。

    诚如一位学者所言:“宋遗民诗不仅是宋诗的鲁殿灵光,而且在整个中国遗民诗史上也是一块里程碑。”

补充资料

    “月泉吟社” 宋元后遗民所立诗社名。浦江吴渭,字清翁,号潜斋。宋时为义乌县令。入元后退居吴溪,立月泉吟社。延请乡里遗老方凤、谢皋、吴思齐等主持社事。至元二十三年春,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征五、七言律诗,次年正月得诗二千七百三十五卷,选中二百八十名,并将前六十名的诗汇为一卷刊行。

即名《月泉吟社诗》。集中诗多隐含故国之思,姓名均为假托,别注本名于下。如第一名连文凤改称罗公福之类。参阅清高士奇《天禄识余》下月泉吟社。

    月泉是浦江历史、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光辉一页(笔者以为远高于书画、剪纸等艺术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月泉俨然是浦江文化学术与知识分子人格的象征。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吕祖谦、朱熹“相与阐讲正学于月泉之上”。

“其时知县王霖龙因讲业创为书舍,祀二贤于其堂”,“为后学景行”,直至员元明时“柳文肃贯、吴贞文莱及宋文宪濂,皆宗依之。”大约与吕朱同时,力主抗金的陈亮也曾前往月泉传授学业,从之游者甚众。(以上见《光绪浦江县志稿-流寓》)月泉吟社是当时全国最有影响力并且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民间诗人组织,对后世的诗人结社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月泉吟社举办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浙、苏、闽、桂、赣等省吟士从之者以千数),并且可能是有史以来首次诗歌大奖赛(诗集后对获奖的人数和奖品及资助的团体和个人,都有详细记载)。

其编印的《月泉吟社诗》可能是有史以来全国第一部以田园诗为专题并且由众多诗人撰写的诗集。这次故宋遗民诗歌的大聚会,这本诗集最可贵的意义在于它以特殊的方式,反映了当时诗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正如清代全祖望所云:“月泉吟社诸公,以东篱北窗之风,抗节季宋,一时相与抚荣木而观流泉者,大率皆义熙人相尔汝,可谓壮矣。”(《鲒碕亭集-跋月泉吟社后》)

    月泉遗址,在浦江县城北县气象台旁。据传月泉视月之盈虚而长消。宋政和三年(1113),知县吴潮疏月泉为曲池,筑月泉亭。宋成淳三年(1267)建月泉书室。元初改名月泉书院。邑人义乌令吴渭入元不仕,退隐月泉,创月泉吟社。

    浦江的月泉吟社及其诗集《月泉吟社诗》是中华诗歌宝库中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