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圣和 第四章 昏黑的夜色中 傅崇碧和徐信亲自到临津江边探查水情 3

2017-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四月二十日夜里,在临津江北岸的崎岖山路上,一行人匆匆奔向江边.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带领担任突击任务的一八七师师长徐信和几个团长前去江边勘察水情.星光稀薄,夜路黑黝

四月二十日夜里,在临津江北岸的崎岖山路上,一行人匆匆奔向江边。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带领担任突击任务的一八七师师长徐信和几个团长前去江边勘察水情。

星光稀薄,夜路黑黝黝的。谷雨时节的风从临津江上吹来,清凉而咸腥。傅崇碧跟在一个带路的朝鲜老汉后边走着,迈动着一双长腿,显得干练而敏捷。

突击的任务交给了一八七师,他是放心的。师长徐信虽说刚提拔不久,但这个人指挥作战爱动脑筋、想办法,有勇有谋,是个将才,又加上四次战役末尾让一八七师赶上了——这个师在临津江以北阻敌二十天,初步熟悉了美军的作战特点。可以说,这二十天的防御战让一八七师练了兵,对马上开始的攻击作战大有好处。

本来,按彭德怀原定的计划,六十三军的防线在临津江以南。二月下旬,六十三军在开进途中,遇到彭德怀司令员,彭总是准备回国向毛主席汇报朝鲜战事的,途中与六十三军相遇。当时,彭总命傅崇碧带领六十三军在议政府、东豆川一带设防,以加强二线纵深配备,准备迎击敌人。

接受任务后,傅崇碧带着各师师长,乘车先行,到议政府一带去看地形。议政府一带是朝鲜人民军一军团的防区,傅崇碧准备先与一军团取得联系。那天,他带着几个参谋乘着吉普车向汉城方向前进,一路寻找一军团指挥部。

正行进间,突然传来隆隆的坦克声,南方卷起滚滚烟尘,空中有十几架敌机超低空扑来,傅崇碧大吃一惊。这时,恰好遇到几个朝鲜人民军一军团的战士,傅崇碧让翻译小金上前询问,才知道情况有变,一军团已经撤退了,敌人正在反扑。

说话间,烟尘滚滚,敌人坦克已快到近前了,傅崇碧等人处境十分危险,只好当机立断,跳下车来,由一军团战士领路,由小路上山,安全转移,弃车脱险……由于敌人迅速向北推进,六十三军未及时赶到预定防御地,于是就在临津江以北、市边里一带集结,日夜紧张构筑阵地,阻住了北进的敌人。敌人发现了我新入朝部队主力,随即停止进攻,在临津江以南就地防御……

现在,大反击即将开始,六十三军担任右翼十九兵团的突击任务。这次要给敌人一个突然反扑,以报上次险入虎口、不得不弃车而逃的一箭之仇,打出六十三军的威风来。

夜空寂静。江岸方向传来一阵阵的浪涛喧哗。一行人的脚步声在山路上“嚓嚓”作响。

转过一道山弯,临津江宛如一条银色绦带出现在眼前。江风更猛烈了。

傅崇碧等人隐蔽接近江边,在茂密的苇草中向对岸观察。

江北岸山势险峻。江流湍急。淡淡的星光下,江流似银色的液体旋转着流动。傅崇碧觉得这一地段恐怕难以徒涉,一旦部队被深流阻于江中,对岸隐蔽的敌人火力点可就逞威风了。

朝鲜老汉非常肯定地告诉傅崇碧:“这一段江水浅,没问题,最深也就是一米多些……看着有浪,实际上不深……”

“军长,我带人趟一遍!”徐信说着,带着几个团长和参谋猫腰接近江水。

朝鲜向导提供的情况相当准确。经过实地探查,这一地段几百米内均可徒涉。

一个小时后,实地探查圆满结束。对岸敌人毫无察觉。当徐信几人一身水淋淋地站在傅崇碧面前时,后者大为感动:有这些身先士卒的指挥员,敌阵何愁不破?

“标记做好了吗?”傅崇碧问。

“没问题,”徐信答,“东边从那棵老槐树起,西边到一个山豁口止,这一段都能徒涉。”

“要争取在总攻开始前,让连、排指挥员都实地蹚一遍,熟悉地形和水流……还有,朝鲜老乡说,后半夜江水会涨,江面会宽出几倍,总攻发起后,要不惜代价,迅速突破,抢占滩头阵地。”傅崇碧叮嘱道。

“我保证十分钟突破临津江!”徐信向军长保证,“我想,在总攻发起前,就让突击团隐蔽埋伏在江北岸,缩短渡江时间,增强攻击的突然性……”

“好!”傅崇碧望着徐信那刚毅的脸庞,赞同地说,“这个办法好,要注意不被敌人发现,夜里埋伏在江边,白天隐蔽好……你们师的行动至关重要,兵团首长把突击任务交给咱们军,军里又把突击任务交给你们师,成败攸关啦!”

“请军长放心!”徐信和几个团长异口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