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鸿三星堆 三星堆文化“眼睛”符号的造物设计

2017-12-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三星堆文物中关于"眼睛"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鲜见而独特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形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文化人类学等

摘要:三星堆文物中关于“眼睛”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鲜见而独特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形式分析法、比较研

究法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对古蜀三星堆文化中的“眼睛”符号——这一被古蜀人赋予特殊意味的形式进行分析探讨。“眼睛”符号的造型设计是原始宗教情感、时代审美精神的物态反映,这对于研究原始造物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最原始、最本初的造物设计的讨论对于当下的设计创作亦会是有所助益的。

关键词:三星堆文化眼睛符号造物设计原始设计思维

一、三星堆文化中的“眼睛”符号:有意味的形式古巴蜀文化中的广汉三星堆,以极其丰富的青铜成果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设计卓越、制造技术精湛,异常神秘、奇诡、庄重、威严,又颇具永恒价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样态。几十年来,对三星堆的挖掘和考察一直倍受人们关注。

1986年7—9月,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掘,使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引起国内乃至全世界的轰动,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在出土的文物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表现人物“眼睛”的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地位显著。

学者巫鸿曾在文章中将三星堆青铜人面具、人面像的“眼睛”塑造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将他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杏胡状倾斜的巨目,其上部有粗阔的眉毛,下部有深陷的凹槽。最鲜明的特征是双目中央的一道横脊,使眼球变成有棱角的几何体。这一类型夸大了眼睛的尺寸和轮廓,突出了眼睛的不透明性。另一类“眼睛”,其瞳仁从眼球表面突出成柱状。凝视的目光成了一种有型的、雕塑的实体,向观者突射出来,似

乎在对观者施加一种颇为特别的压力。在三星堆二号坑出

或是他们的神。

二、形式探源之祖先崇拜

三星堆文化时期的古蜀人在设计创作人头像、人面

具、装饰部件和装饰纹样等时,为什么会选择采用“眼睛”这一特殊符号,并对之进行了突出的强调、广泛的运用和天马行空般的形象塑造及表现呢?这是古蜀人看到的世界?是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及情感外化?还是他们独特是审美观、认知方式在造物设计中的体现呢?

根据有关历史传说,譬如《华阳国志 蜀说》谓:最早的蜀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石椁为纵目人冢也”。因此,我们马上能够将“眼睛”符号在造物设计中的应用与古蜀人的“祖先崇拜”联系起来。

据目前研究来看,关于古蜀人祖先的说法主要是“蚕丛氏”说。在任乃强先生所著的《四川上古史新探》一书中考“蚕丛氏”之得名时论说道:“丛者聚也(《说文》)。自聚为集,被聚为丛,故丛聚之字并从取。蚕丛氏始聚野蚕于一器而采桑饲养之,使便于管理。

结茧于簇,则茧无遗佚。选蛾交配,则种可优良。产卵于皿,则卵不散乱而便于冬藏控制孵化。凡此种种,皆今世养蚕者遵奉之法而导始于聚饲者也。野蚕性不聚食,共初强之聚食,须经多次失败。

迨其成功,则使制丝之术成为一次飞跃,故世遵行其法者敬之,颂为‘蚕丛氏’。不言丛蚕而曰蚕丛者,羌语宾语在谓语后。盖其时蜀族仍为羌之一支,群羌称之如此。”邓少琴先生则在《巴蜀史迹探索》中引《诗经 圝风 东山篇》“蜎蜎者躅,蒸在桑野”时进一步指出说:“躅(躅通蜀)为野蚕,经蚕丛氏之驯养而为家蚕,此为古代蜀人大发明,故以蚕丛称之。

”于此知,古蜀人的祖先与驯养野蚕为家蚕的这一人物有关。另查文献知,我国典籍中的蚕桑之神大致有三。

其一为嫘祖娘娘。宋代高承《事物记原》卷九:“黄帝四妃西陵氏(嫘祖)养蚕为丝。”正是因为她教民养蚕缫丝,故而被祀为祖神。考有关文献材料,嫘祖娘娘已被证明为出生于岷江上游的氐羌-蜀人氏。

其二即为青衣神——蚕丛氏。《三教搜神大全》卷七载:蚕丛常服青衣巡行郊野,教民蚕事。其死后,乡人感其德,乃为之立祠祭祀。而冯鉴《续事始》引《仙传拾遗》则载:蚕丛,教人蚕桑,作金蚕数千头,每岁之首给民一蚕,“民养之蚕必繁孳,罢则归蚕于王。”其三为蚕花娘

土的三件神秘、威严的青铜面具都有第二种类型的眼睛表现。其中最大的一件青铜人面具宽138厘米,高65厘米,突出的瞳仁竟然长达16.5厘米,直径13.5厘米。

除了具体的附着在青铜人头像、人面像上的巨目外,还有许多的眼睛符号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出土于二号坑的71件眼形器,他们上面都有孔,可能是固定在其他物体上使用的;二号坑还出土了5件眼形饰,完整者带眼眶和眼

(2)球;又出土33件眼泡,与纵目面具凸出的眼球相近;还有

“眼形纹”被作为主题纹样设计、表现在重要图案的中心部分,比如三星堆的大立人像头顶花冠的两侧、身披法衣的双肩中心,就有一对巨大的“眼形纹”。由此可见,“眼睛”这一符号在古蜀三星堆文化中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特殊的含义,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此外,三星堆时期,古蜀国还没有文字。但在商代甲骨文中,我们发现“蜀”字作“”,其上部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巨目,下部是一个蜷曲的人的身体。可见,古蜀人对长有巨目的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是爱慕、敬畏、崇拜、还是臣服,或是诸者兼而有之。长有巨目的人的形象,可以作为整个古蜀国的象征,足见其身份、地位的重要、特殊和神圣,或是古蜀国的国君,或是可以通天的巫师,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