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妻子-刘松林现况
原名刘思齐 1930年出生于湖北,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与毛岸英的婚姻生活虽然不长,但他们两家却有着深厚的渊源。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是毛泽东的革命战友,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见到张文秋,知道她结婚才3天,就开玩笑说:如果你生了女儿,我们就要"对亲家"。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成了事实。不仅刘思齐与毛岸英喜结连理,她的妹妹邵华与毛岸青后来也组建了家庭。
1946年,毛岸英秘密回到延安。不久,他遵照父亲的嘱咐,去乡村劳动。因胡宗南进犯延安,毛岸英才回到毛泽东身边。建国后,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支部副书记。1949年10月15日与刘思齐结婚。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参加志愿军赴朝,1950年11月25日不幸牺牲。同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儿子一样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要求去朝鲜前线。但是毛岸英对刘思齐说的却只是去执行任务。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毛岸英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可是自始至终,刘思齐一直蒙在鼓里,直到三年后,她才知道毛岸英当时出差去的地方是朝鲜,而岸英已经牺牲在了朝鲜战场。后来刘松林请示毛岸英遗体如何处理,毛主席写的电文稿中引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的诗句,表明了他胸怀天下,不徇私情的对儿子遗体的处理意见。
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在毛泽东的同意下去苏联留学。1955年9月至1957年9月,刘思齐在莫斯科大学数学系学习。1961年秋天,她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某部从事翻译工作。1962年2月,刘思齐与空军学院教员杨茂之结婚。后来,刘思齐被分配到军科院工作,直至退休。
刘松林和杨茂之是在毛主席的关心下,于1962年结婚的。现在,他们有4个孩子。
大儿子是1963年10月生的,为了纪念去世的毛岸英,取名小英。现在在经贸部下边的一个公司工作。大女儿和二女儿,恰好都在今年考大学。小儿子,是林彪摔死后三天生的,今年要考高中了。忙事儿全集中到一块,这逼使刘松林的心掰成两半,一半给杨茂之,一半给儿女们。
毛岸英牺牲后, 她依旧在中学里上学,忙于自己的功课。脑子里只记住毛岸英临别时对她说的话:“我明天将要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出差,所以急急忙忙赶来告诉你。我走了,通信不方便,如果你没有接到来信,可别着急呀!”她信任毛岸英,料想他在远处正忙于自己的工作,不便给她写信。她还记得,毛岸英是在李克农那里做翻译工作的,想是他有什么特殊使命,保密性极强,她也就不多问。她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父母都是老革命,都做过地下工作,不该知道的就别问,这一点她懂。
然而,有时她也曾暗暗奇怪,从朝鲜战场归来的老首长、战斗英雄,见了她以后都特别客气,又相当谨慎。比如有一次开英模代表大会,她遇见了一些战斗英雄,这些英雄象是怕她似的,谈了几句话,就赶快躲开了。
三年之后,她知道了毛岸英战死这一不幸的消息。
1954年,她高中毕业了。为了进一步深造,恐怕更主要是为了让她换一个环境,毛主席让她去了莫斯科大学,就学于数学系。她不喜欢数学,身体又不好,两年后回国,又进了北京大学俄文系,一上就是四年。如果加上出国前上的一年俄专,她总共上了七年大学,到1961年方毕业。
在苏联,她是见过杨茂之的。那时他在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学习指挥,是1954年和张积慧等人一起出国的,比刘松林早一年。由于都是中国人,在集会时相互见过面,但没有说过话,更想不到这个人后来会成为她终生的伴侣。
那时,刘松林年纪已经不小了,她自己似乎还不着急,毛主席却在为她着急,想帮助她早点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好了却既作为公公又作为干爸爸的一桩心事。早在延安,毛主席就认下这个干闺女了。
刘松林丈夫杨茂之和两个女儿在一起
托了好些人,这些人也向主席介绍了好些人,可是主席听了都不中意。一天,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对主席说:“我们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有位教员,叫杨茂之,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这个人老实正派,我觉得可以,主席是不是……”毛主席答应了解一下再说,而且立即请人去作了了解。可见主席的确已经十分着急了,因为这时刘松林已经29岁。
经过了解,杨茂之的人品和刘震介绍的一般无二,于是主席马上走出“第二步棋”,叫刘松林与杨茂之来往一段时间,让他们相互了解。杨茂之那时已30出头,是个大高个,精壮结实,父母都是海边上的渔民,他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忠厚老实的品格。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刘松林点头了。
已经到了1962年的2月,爱情之花第二度结出硕果,那是刘松林毕业分到工程兵科研部搞技术情报翻译半年之后。婚礼是在她家的四合院里举行的,那院子座落在北京的南池子,隔墙是罗瑞卿的家。毛主席此时刚创作了《咏梅》词,给他们随手抄录了一幅,算作贺礼。还给了300元钱,叫松林代他买点礼品。老杨的父母远在海边,没能赶来,来的都是刘松林的亲朋故友,还有一些老一辈的革命者,如谢觉哉、伍修权、刘震,以及刘松林父亲的朋友,如董秋斯、孟用潜等人,当然也有空军学院老杨的朋友。前前后后足有上百人,把小院的房子全挤满了。当时毛岸青在大连,没有来,岸青的夫人、松林的亲妹妹邵华从大连赶来参加了大姐的婚礼。她和岸青是1959年结婚的,比松林的这次婚礼早了3年。
婚礼虽然隆重热闹,却又异常节俭,给来宾准备的是一大堆糖果,让他们也同这对新人一起甜甜蜜蜜。
《人民日报》5月27日刊登毛岸英烈士生前的妻子刘松林(即刘思齐)的文章说,在不久前毛岸英烈士亲属代表团访问朝鲜期间,她来到了朝鲜北方靠近鸭绿江的大榆洞,以完成毛泽东的嘱托。
这里是1950年10月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司令部的第一个所在地。岸英就牺牲在这里!爸爸生前就要我去看看岸英牺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