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社会实践 出大作出大家

2017-07-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黄允,女,193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49年起就职于南通江海报社.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958年在上海电视台工作直至

黄允,女,193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49年起就职于南通江海报社、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958年在上海电视台工作直至离休,一级编剧。前期主要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后期担任编剧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起从事电视剧创作,主要作品有:《永不凋谢的红花》(张志新之死)、《你是***员吗》、《家事》、《故土》(合作)、《秋海棠》(合作)、《他把希望留下了》、《深深的大草甸》、《她在人流中》、《亲属》(中日合拍片)、《结婚一年间》、《离婚前后》、《上海一家人》、《若男和她的儿女们》等。

其作品主要出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时采用了双层结构,“表层有可看的故事、有鲜活的人物,内核有可咀嚼的东西”,“一定要拥有观众,但不能失落自己”。由于作品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符合大变革中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绝大部分作品赢得观众和专家们的好评,坊间称之为“只只响”。作品6次获“飞天奖”、“金鹰奖”或双奖,1次获国际电视节奖;她本人多次获剧本创作奖,2次获最佳编剧奖,曾获上海优秀艺术家、全国百佳老艺术家工作者称号,获两届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提名、建国60周年获中国电视剧突出贡献编剧“飞天奖”。

舒适,男,191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舒适辍学,参加了于伶的青鸟剧社,演出过《雷雨》、《日出》等,还在晓风、中法等剧社演出过《武则天》等40多部话剧。后正式加入国华、金星等影片公司。影片《李三娘》是其成名作,他因出色扮演“偷鸡贼”刘智远这一角色备受好评。此后,又在“国华”主演了《新地狱》、《七重天》、《董小宛》、《孟丽君》等片。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等影片公司主演《白衣天使》、《银海春秋》等影片。1946年赴香港,相继在《长相思》、《清宫秘史》、《春之梦》等影片中饰演主角;并编写电影剧本《地老天荒》等。1949年,参加组建上世纪50年代影业公司,并导演《神·鬼·人》等影片。1952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与导演,先后参加《鸡毛信》、《为了和平》、《情长谊深》等影片的拍摄,并导演兼主演《林冲》。在影片《红日》中扮演了***军队师长张灵甫,这是他从影以来塑造反派人物中最成功的一个。后导演故事片《绿海天涯》和戏曲片《双珠凤》及《龙女》等。舒适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第五届名誉理事。

戴铁郎,男,1930年10月生于新加坡,1940年回国,中国著名动画艺术家,一级导演,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同年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现任国际动画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家学会理事、中国美院传媒动画学院客座教授以及中央电视台动画部艺术顾问,享受***政府特贴。

他自幼酷爱美术,早在1948年就创作了木刻画《台湾村景》。在长达40余年的美术片创作生涯中,曾参与担任了《黑猫警长》、《小红脸与小蓝脸》、《我的朋友小海豚》、《骄傲的将军》、《牧笛》、《小蝌蚪找妈妈》、《过猴山》、《美丽的小金鱼》、《草原英雄小姐妹》、《九色鹿》等几十部作品的人物设计、动画设计、导演和总导演。这些作品获得多项国内外电影节奖。上世纪90年代初,与中港合资电脑公司合作完成了40集电脑动画片《卡通先生》,出片后好评如潮,多家电视台连续播放。他还担任了中央电视台动画片《哪吒传奇》的艺术顾问。尤其是他导演、美术设计的动画影片《黑猫警长》获得很大成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黑猫警长”的形象被小朋友们誉为“动画明星”。以其故事和形象制作为儿童用品、音像、图书、游戏等也畅销于市场。

王文娟,女,1926年12月出生,籍贯浙江嵊州,中共党员,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艺术顾问,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数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和上海市***委员,1985年起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

王文娟善于塑造各种艺术形象,表演精湛、个性突出,不追求花哨,朴实中见华彩,委婉动听的唱腔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流派——王(文娟)派,在全国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代表作有:《春香传》、《追鱼》、《则天皇帝》、《红楼梦》、《孟丽君》、《忠魂曲》等。《追鱼》、《红楼梦》在1959年和1962年被摄制成戏曲艺术片,还拍摄了10集越剧电视片《孟丽君》。曾赴前苏联、美国、朝鲜、越南、泰国、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进行文化交流,载誉海内外,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曾荣获朝鲜劳动党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和志愿军二等军功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表演一等奖”、“金唱片奖”及“百年越剧特殊贡献艺术家奖”,1955年缅甸总理授予她金质奖章,1958年被评为全国青年积极分子,1978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8年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王玉振,男,193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杂技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40年王玉振拜杂技艺人邓国庆为师学艺,1949年参加王忠英技术团,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杂技团(上海杂技团前身),是上海杂技团建团元老之一。

王玉振是杂技舞台上的多面手,曾表演过许多高难度节目,如《大跳板》、《晃梯》、《倒立技巧》、《刀火门》、《扛杆》、《三桌酒碗》、《口技》等。

王玉振表演的《大跳板》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其作为第二代演出跳板的演员,发挥了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王玉振的另一代表作《倒立技巧》难度高,“倒下三层”、“劈砖”、“砸脖顶”都属高难技巧。他不仅在杂技方面是多面手,而且在口技方面也有显著的成绩,1976年他和周继泰表演的口技《百万雄师过大江》在全国杂技调演中被评为优秀节目。

在他退出杂技舞台后,继续培养杂技接班人,向青年人传授他的技术和舞台表演经验,创作了《双人技巧》、《倒立》、《飞天》、《女子大跳板》等节目,其中《女子大跳板》在第15届巴黎“明日”国际杂技节上荣获最高荣誉——共和国总统奖。

王玉振作为海派杂技的传承人,为海派杂技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盘声,男,1923年6月出生,从事沪剧表演艺术70多年,是深受沪剧界专业人士和沪剧爱好者敬重的沪剧表演艺术家。他是沪剧“王派”唱腔艺术的创始人,其唱腔特点为唱法自然、润腔丰富;节奏多变、疏密得当;旋律舒展、抒情动人。王盘声将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了沪剧唱腔的创新发展和研究上,不仅编唱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唱腔,而且对沪剧音乐程式的发展做了很多原唱性的贡献。例如:在“长腔长板”的板式类型上,他扩大了赋子板的表现内容,丰富提高了它的表现力;创新了“特慢板”——七眼板,使沪剧基本调的表式更趋完善,并且丰富了它的乐汇和表现手段。在副调变化上,他的“干板”部分大胆吸收了女腔的旋律,形成了男腔中大段转入上五度副调系统的处理。创作了“反调基本调”,提高了男腔的音乐表现力。在篇式结构上,他首次编唱了多种声腔,多种板式联套的“成套唱腔”。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2008年,编著出版了《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一书,此书集中了“王派”唱腔的精华,从沪剧音乐发展的高度来探索唱腔的艺术规律、经验、演唱要求以及要注意的问题,是一本学术含量较高的工具书。王盘声擅长表演和塑造人物,他既重声音的美感,又重感情的真切,其唱腔吐字华丽、字正腔圆、刚柔兼备、声情并茂。在沪剧界素有“十生九王”之说,可见“王派”的影响力之大。

叶长海,男,1944年5月出生,浙江永嘉人,无党派人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1962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校。曾在温师附小(1962年)、温州第六中学(1971年)等校任教。1979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1981年留校任教至今。

1990年起任教授。曾任学报《戏剧艺术》副主编、戏文系主任。现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中国戏曲史》负责人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戏剧学史稿》、《中国艺术虚实论》、《戏剧:发生与生态》、《当代戏剧启示录》、《愚园私语》、《画语曲律》等。

曾荣获首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1984年)、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5年)、首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1999年)、首届文化部直属艺术院校优秀专业教材奖二等奖(1992年)等。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3年)、“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2006年)、文化部“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2009年)等荣誉称号。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刘元声,男,1942年3月出生,教授,从事舞台设计创作、教学40余年。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当代中国戏剧舞台上的中、青年舞台美术家和教师。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上海优秀教师奖。舞台设计作品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精品工程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现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著:《舞榭歌台》(刘元声舞台设计集、文集、画集三册)。舞台设计代表作品:话剧《培尔金特》、《俄狄浦斯王》、《桑树坪纪事》、《洒满月光的荒原》、《沙州坪》、《鱼人》、《长恨歌》、《活着还是死去》、《郭双印连他乡党》、《浮士德》,戏曲《偶人记》、《青衫红袍》、《西施归越》、《长生殿》、《北京人》、《牡丹亭》、《秋色渐浓》、《雷雨》、《风雪渔樵记》,舞剧《末代皇帝》、《木兰》,歌剧《霸王别姬》等。

陈为群,男,1943年10月出生,上海木偶剧团***演员、编导,一级演员。塑造的木偶人物无论男女老少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为人物设计细小的动作是对传统杖头木偶表演的挑战,陈为群凭借着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总是把自己精心设计的细小动作来作为刻画人物的个性关键。尤其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其饰演的孙悟空更是有血有肉、爱憎分明。把传统京剧身段结合以杖头木偶表演的方式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使得这一角色成为杖头木偶表演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人物之一。其表演功力也成为杖头木偶表演的传奇,全国各地的木偶演员纷纷前来拜师学艺。

1978年由他编创的木偶儿童剧《sT0op—熊》,巧妙地运用楼上楼下空间转换的独特舞台,1983年,他导演的木偶童话剧《木偶奇遇记》,突破传统固定舞台格局,创造了立体浮雕圆筒式布景,使之沿着圆形轨道旋转,加强了连贯性。1999年,他在人偶科幻大戏《天使的玩笑》中,利用道具布景巧妙地隐藏了操纵演员,真人和卡通形象小木偶完美地结合,充分展现其时尚而充满童趣的海派木偶戏特色。1999年他与造型设计师几经努力创作的《布拟》,成功地以布拟横挑木偶的表演种类出现,以布为偶变幻出多种写意的偶形造型,大大丰富了海派木偶的表达方式。其创作理念先进,思维开阔,创意巧妙,拓宽了木偶的表演范畴,同样也吸引了无数各种年龄层次的观众。

陈希安,男,192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演员。陈希安是上海评弹团目前健在的、最年长的老一辈艺术家。作为评弹“沈、薛”流派的第五代传人,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并被评为2009年度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他曾任上海评弹团副团长、上海曲艺家协会理事,是一个非常有造诣的艺术家,上世纪40年代后期曾被社会上公认为“七煞档”之一。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为首批入团的18位演员之一。在艺术实践的积累中,陈希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退休后他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培养年轻评弹演员的工作中,并将自己几十年演出的传统长篇弹词《珍珠塔》,整理出100多回手抄本,无偿送给了青年演员。在其高徒评弹新秀***文的身上,我们便可领略到陈希安的神韵及做人的品格。

为传承评弹艺术,近几年来陈希安又担任起上海评弹团在上海戏曲学校评弹专业班的艺术老师,孜孜不倦地耕耘在评弹教学的第一线。在教学工作中,他不顾年事已高,将自己的舞台经验不遗余力地悉心传授给年轻一代。他录音、记谱,并亲自演唱示范给学生们听,为评弹的传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明兰,男,1931年2月出生,上海木偶剧团***退休演员,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木偶世家(上海木偶剧团嫡传祖辈)“全福堂”传人。1943年起跟随其父学艺,学习京剧木偶操纵,主工须生,兼武生。其嗓音洪亮、韵味纯正,操纵基本功扎实,塑造人物细腻传神,可以出色地把戏曲表演动作转化为木偶表演。1953年参加红星木偶京剧团,积极参与木偶改良活动,在《小放牛》等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其对海派木偶表演在探索期表现出来的热烈的追求精神和崇高职业操守,使其木偶表演技艺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为日后海派木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其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中成功饰演猪八戒,成为饰演猪八戒的“专业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1980年获上海市文化局颁发的“创作演出奖”。1981年又获全国第四届木偶皮影汇演颁发的“演出奖”。

他非常关心青年演员的培养,目前活跃在海派木偶戏一线演员中有许多人曾经得到过他的真传。他还受天津戏曲学校木偶班之邀,赴天津讲授杖头木偶操纵技巧,传授了许多海派木偶戏表演的理念。曾赴日本、芬兰、丹麦、比利时、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进行商业演出和艺术交流演出。

陈明正,男,193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戏表演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他从教60年,致力于表演教学和舞台创作,培养了焦晃、杨在葆、张先衡、李家耀、刘子枫、郭达、尤勇、尹铸胜、田水、陆毅等众多优秀演员,导演了70余部戏剧作品,被首都话剧界誉为“南方话剧的一面旗帜”,被新加坡同仁推为“华语戏剧的先导”。

他导演的作品,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由上戏首个内蒙古班演出的《黑骏马》(1986年),融歌、舞、诗、剧为一体,北京专家认为该剧“可以代表中国冲出亚洲”,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90年他导演的《白娘娘》被誉为“海派话剧的代表作”、“空灵诗化戏剧”。

他的作品影响波及海内外,如《小市民的婚礼》(1985年)大获成功,原创探索戏剧《庄周戏妻》(1994年)赴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等参加艺术节。改革开放之后,他排演了《大桥》、《苍天在上》等20余部反映现实生活的原创作品。他执导的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思想立意和美学风格。

他排演的话剧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如文华奖“文华导演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1993年与1995年,陈明正两次获得上海文化艺术奖“杰出贡献奖”提名。

陈薪伊,女,1938年1月出生,著名戏剧家,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回聘导演,一级导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命名为“国家有特殊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陈薪伊迄今已有舞台作品80余部。早期作品《女人的一生》、《奥赛罗》撼动剧坛。代表作有中国原创话剧《商鞅》、《寻梦》、《白居易在长安》等;中国经典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家》、《雷雨》、《原野》等;歌剧《张骞》、《巫山神女》、《赌命》、《鼻子》等;京剧《夏王悲歌》、《贞观盛事》、《梅兰芳》以及各类地方戏、儿童剧等。她的作品12次获文化部文华奖,其中获文华大奖4部,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及各省市戏剧节等各类戏剧奖项;《贞观盛事》和《商鞅》同时入围2002-2003中国首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儿童剧《红领巾》入围第三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京剧《贞观盛事》、《梅兰芳》获得第三、第四届中国京剧节金奖。陈薪伊还著有黄梅戏《徽州女人》(获2000年中国戏剧曹禺文学奖)、儿童剧《安徒生》、话剧《红楼梦》。出版戏剧专著《陈薪伊导演艺术研究》和《生命档案》等。陈薪伊作品多次赴海外演出,参加各类国际艺术节,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何双林,男,1945年6月出生,江苏建湖人,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团)演员,一级演员。

出生淮剧世家,随父何叫天从艺,12岁进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学艺,曾担任过《秦香莲》等剧中娃娃生的角色。主演过《海港》、《红灯记》、《焦裕禄》等多部剧。曾在淮剧团学馆任教,排过《小刀会》、《劈山救母》等剧。

1980年进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进修班学习。执导过《母与子》,获得上海首届戏剧节导演奖。

1993年在《金龙与蜉蝣》一剧中饰演金龙获全国地方戏曲交流优秀表演奖,同时获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1994年《金龙与蜉蝣》四集戏曲连续剧获第十一届全国戏曲电视剧“ST0V杯”优秀奖。2014年任《百年淮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导演。

李青,男,1932年2月出生,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上海滑稽剧团***退休演员,一级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滑稽戏、独脚戏代表性传承人。师承滑稽泰斗姚慕双、周柏春,与吴双艺、童双春、王双庆、翁双杰齐名,是滑稽界著名“双字辈”成员之一。

曾主演滑稽戏《性命交关》、《路灯下的宝贝》、《阿混新传》等。1980年代后与童双春拼档,成为滑稽界少有的“黄金搭档”之一。

1979年受美国戏剧大师鲍勃霍普邀请参加中国对外合拍公司第一部纪录片《中国之行》,在美国上映引起轰动,又曾前后5次受邀出访美国,最后由伍德柯克(当时的美国驻中国大使)发出邀请函,在美国独立节200周年之时再次受邀参加了在北京首都剧院举行的专场演出,与袁一灵、翁双杰表演《剃头》,与世界各地艺术家、著名演员同台交流演出,各国驻中国大使馆官员均应邀出席观看。与日本戏剧表演艺术家桂三枝在上海电视台合作拍摄短片,与童双春表演了《日本越剧》;与意大利戏剧表演艺术家交流小品。1985年首次出访香港演出获得好评之后,先后7次到香港参加戏曲节演出,为滑稽走出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炳淑,女,194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京剧院演员,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当代杰出的京剧梅派艺术家。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班,先入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后随团并入《龙江颂》剧组。曾得到著名梅派演员言慧珠、杨畹农、魏莲芳老师亲授,深得梅派真传。早在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期间她就随团到香港等地出访演出,一出《杨门女将》使其初露头角,被誉为“国剧之后的后起之秀”、“上世纪六十年代最杰出的梅派青衣”。之后由李炳淑主演的《龙江颂》、《白蛇传》和《太真外传》等戏奠定了她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京剧界的领衔地位。她的演唱不仅继承了梅派唱腔流畅大方、雍容华贵、念白富有韵味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而且还扬其嗓音圆润甜美之长,唱起来委婉缠绵、刚柔相济。她的表演端庄大方、细腻深沉,在戏曲影片《白蛇传》中塑造的白娘娘形象和《龙江颂》中塑造的江水英形象,深入人心风靡海内外。

由其主演的《白蛇传》于1982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99年获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第十九届“亚洲最杰出艺人金奖(榜首)”。李炳淑热爱京剧艺术,退休后依然活跃在京剧舞台上,在演出之余还广教学生,经常到剧院手把手地教授青年演员提高演出技能,深受人们喜爱。

吴双艺,男,1927年2月出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滑稽剧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滑稽戏、独脚戏代表性传承人。师承滑稽泰斗姚慕双、周柏春,滑稽戏“双字辈”成员之一。

吴双艺演出过近百部大型滑稽戏,塑造了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物数十个,有工人、服务员、车间主任、厂长、志愿军、理发师、医生,以及伪警察局长、“***”爪牙等。

吴双艺塑造最为成功、影响广泛的是滑稽戏《满园春色》中8号服务员一角,他将一个服务态度“硬绷绷冷冰冰”、阴阳怪气、敷衍塞责的服务员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此外,他在《性命交关》中任贾一民一角,也十分成功(该剧获上海市文化局颁发的演出奖);参与创作滑稽戏《甜酸苦辣》,并在其中扮演工作认真、思想保守的车间主任劳国栋。该剧曾获首届上海戏剧节剧本创作奖。

吴双艺在滑稽戏理论方面也多有探索,曾发表《浅谈滑稽戏的特征》、《滑稽杂忆录》、《电影,你这个“冤家”》等多篇文章;2005年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其60余篇回忆和轶事短文组成的《吴双艺自说自话》。

吴宗锡,男,192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文联离休干部,研究馆员,诗人、作家、戏曲曲艺理论家。1994年起享受***政府补贴。

吴宗锡集艺术创作、理论评论、行政管理于一身,创作经验丰富、学术功底丰厚,以符合文艺特点和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工作,在评弹界和曲艺界德高望重、德艺双馨,是全国曲艺界的代表人物。曾主编《评弹文化词典》、《评弹小词典》,填补了评弹史上的空白,并主编《中国曲艺志上海卷》及《曲艺音乐集成上海卷》。1952年起担任上海评弹团领导工作,他以深厚的学术功力、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评弹艺术家一起探讨、积极推动评弹作品的创新、整旧及艺术改革。参与编写的《王孝和》、《芦苇青青》等中篇、《新木兰词》、《红纸伞》等开篇,成为评弹经典保留节目。吴宗锡被誉为新中国评弹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吴宗锡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及上海曲艺家协会的领导,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对繁荣上海的文化事业,发展评弹艺术、推出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促进文艺界团结和谐,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2012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吴宗锡终身成就奖,同年其所著的《走进评弹》一书获得中国文联第八届文艺评论奖著作类一等奖,2013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授予吴宗锡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和上海文艺创作优品奖。

余红仙,女,193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演员。曾任上海评弹团艺术指导、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上海市***第八、九、十届委员、常委。1952年学艺,1954年起上台演出,进入上海评弹团后先后与弹词名家陈希安、徐丽仙、杨振言、蒋月泉等合作,为评弹艺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如长篇弹词《双珠凤》、《描金凤》,现代长篇《党的女儿》等。历年来她还曾参加中篇评弹《人强马壮》、《王佐断臂》、《三约牡丹厅》、《战地之花》、《红梅赞》、《夺印》、《晴雯》、《点秋香》、《三盗芭蕉扇》等演出。上世纪50年代末,余红仙弹唱为***诗词谱曲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将评弹艺术传遍了大江南北。余红仙演唱的《蝶恋花》和《浦江两岸沐春风》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王熙凤》获得“长治杯”全国曲艺表演奉献奖,1992年获得***为表彰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而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被选为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

余红仙把评弹事业视作第二生命,目前是上海市、国家非物质遗产评弹艺术传承人。

严顺开,男,193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民盟盟员,上海滑稽剧团***退休演员,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滑稽戏代表性传承人,曾任上海市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享受***特殊津贴。1981年,严顺开凭借《阿Q正传》获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二届瑞士维威国际喜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拐杖”奖,《阿Q正传》也成为戛纳电影节第一部中国参赛影片。1983年,他担任第三届瑞士维威国际喜剧电影节评委,并成为到卓别林家中作客的第一位中国人。严顺开先后主演、导演和参与创作了《出色的答案》、《性命交关》、《独养女儿》等几十部滑稽戏,以及《阿谭内传》、《阿混新传》、《新七十二家房客》等十几部喜剧电影、电视剧。其中《GPT0不正常》获文化部“晋京演出特别嘉奖”、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90年十月话剧展演”特别奖、“七一”现代戏剧展演优秀演出奖。他还获得了第八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严顺开是“南派小品”代表人物之一。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他的作品《难兄难弟》、《张三其人》、《大丈夫下厨房》等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曾荣获全国第三届专业小品比赛“最佳男演员”称号。

张如君,男,1932年9月出生,上海评弹团演员,一级演员。18岁学弹词,师承弹词名家赵湘泉、凌文君,得师真传,以说唱长篇弹词《描金凤》、《双金锭》见长,擅唱夏调,进入上海评弹团后,受弹词名家刘天韵现实主义表演风格、朱介生表演细腻和姚荫梅白话艺术描述等熏陶,以《描金凤》、《双金锭》和新书《李双双》、《春梦》等书目为平台,以钱志节、戚子卿、小二官、孙喜旺等艺术人物为载体,传承夏、凌弹词艺术幽默诙谐表现社会人生的表演风格,并成为目前苏州弹词代表性艺术风格之一。

除了评弹演员的本职演出工作外,张如君向团内评弹大家学习,积极参加书目改革,在演出中对《描金凤》、《双金锭》进行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改进,积极参加评弹艺术创新,其中篇评弹作品《老地保》、《大生堂》、《暖炉为媒》、《李双双》、《春梦》等受观众热烈欢迎。

退休后,张如君还不忘发挥余热,编写的长篇弹词《弦索春秋》,是一部记录了评弹艺术发展史的佳作,既有文学性,又有可听性、趣味性,既能使后辈们了解前辈创业的艰辛,也使得评弹书目库增加一笔财富,使听不懂评弹艺术的人,通过本书了解评弹艺术的内涵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