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章伪科学 朱汉章与针刀医学

2017-07-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朱汉章生于苏北沭阳县.他8岁那年,父亲因病谢世.在饥饿逼人的日子里,母亲含辛茹苦,想方设法供他上学.他敏锐而争气,小学5年级,一本<新华字典>就翻熟了,高中时啃

朱汉章生于苏北沭阳县。他8岁那年,父亲因病谢世。在饥饿逼人的日子里,母亲含辛茹苦,想方设法供他上学。他敏锐而争气,小学5年级,一本《新华字典》就翻熟了,高中时啃了清代皇家编的120卷的《医宗经鉴》和《资治通鉴》。

在学校,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啃读了他所能找到的文学、历史、政治、哲学、医药学的所有书籍。 十年动乱期间,朱汉章被迫辍学。在心灰意冷、痛苦和徘徊中,他读到了一本介绍李时珍的书,李时珍为黎民百姓解救疾病痛苦,为发展祖国医学作出的巨大贡献,照亮了他的未来之路。

他买了几根银针,借到几本医书,开始了自学中医的漫长求医之路。酷爱加上勤奋和刻苦,使他无师自通。 1968年,大队干部看朱汉章塌实好学,对人热情,治病不要报酬,就推荐他当了赤脚医生,又拨给两间破草房作为医疗室。

条件虽然简陋,但朱汉章高兴极了,毕竟他也是“医生“了。从此,他更加发愤地钻进了医学的迷宫。 朱汉章行医的第二年,淮阴地委的一位老干部被上海某大医院确诊为肺癌,病断定活不过20天,有人提议:“沭阳有个小青年,看病蛮灵光“,于是,朱汉章被接到了地委。

经过认真查看拍片和深入分析,他得出结论:“不是肺癌,而是20多年的气管炎造成痰郁于肺,吃吃祛痰药试试吧!

“于是,在服用了朱汉章的中药后不久,老干部重新拍片,“癌肿“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从此使他名声大振,他由大队卫生室调到了县医疗站,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送给他一个响亮的绰号:“小神仙“。

.小针刀的诞生 在1976年的某一天,一位木匠在干活时,手掌不小心被砸伤。当时,手掌明显肿胀,经医院治疗后,肿虽然消了,手掌伸展和抓握功能丧失,经一些医院检查后,认为手掌内部粘连、结疤,需要手术,但不能保证没有后遗症。

这对于一个木匠来说,无疑是很不幸的,因为,这意味着他可能不能再干木匠或其他工作,那么他一家人的生活也久无着落。于是,他到处寻求保守治疗的方法。后经人介绍,他千里迢迢地找到了当时在江苏沐阳农村的年轻医生,被人们称为“小神仙“的朱汉章大夫。

朱汉章大夫接待了这位病人后,绞尽了脑汁,终于再第二天,他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于是用一枚9号注射针头,直刺病人手掌(患病的)蚓状肌和掌部屈肌交叉点,反复剥离几下,出针后,又将病人手掌被动地进行多次握拳和伸掌活动。

虽然病人当时疼痛难忍,但尔后,这只原来不能伸直和握起的手,终于能够作屈伸活动了。再经过几天的康复治疗,基本上恢复了功能。

这一成功的尝试给了朱汉章大夫一个全新的启示,他认为:完全可以用闭合性玻璃的方法代替“大松解术“。于是,“小针刀“在他的脑海里也萌生了!他自行设计了一张图纸,将针灸针加粗,下端制成刀刃状,用以切割疤痕和玻璃粘连;上端安上一个扁平的柄,以便控制刀口运行的准确位置和方向,其形状象“凿“。

他将这张图纸寄到北京人民手术器械厂,生产出了第一批“小针刀“。这个将针灸针和手术刀融为一体的微型医疗器械,就是我们今天正在使用的“针刀“。

此项发明于1988年获得第三十七届布鲁塞尔国际科技新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牌奖。朱汉章本人获得了《军官勋章》的殊荣。当时在中国,同时获得如此两项殊荣的,仅此一人。 针刀疗法的形成 小针刀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便开始了不平凡的艰难历程。

伴随着朱汉章大夫的艰难探索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终于在1978年,这一全新的探索领域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了重点科研课题。1979年,朱汉章把自己的探索和经验写成了15万字的《小针刀疗法》初稿。

1980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江苏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南京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等几家大医院对小针刀疗法进行了严格的临床实证检验。1984年通过了专家鉴定,从而标志着“针刀疗法“的正式诞生。

同年,朱汉章大夫在江苏省卫生厅、省科协和省科技报的支持下,在南京玄武湖畔创立了以“针刀疗法“为特色的“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从而也开始了它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机理探索阶段。

1987年,在南京举办了第一期全国小针刀疗法培训班,针刀疗法开始向全国正式推广应用。从1987年开始到1996年底,先后举办全国及地方性培训班100多期,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近万人,遍布全国(包括台湾在内)31个省、市、自治区,至2001年底,更达到了3万多人。

有些省、市还成立了“针刀治疗中心“和“针刀专科医院“。1991年以来,这项新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也走出国门,开始为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朱汉章及其学生通过出国讲学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很快在港澳、台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墨西哥、意大利、智利、巴西和南非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针刀治疗中心和医疗点,并培养外籍医生500多人。

在全面推广应用和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朱汉章大夫及其所著《小针刀疗法》一书,三易其稿,于1992年6月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出版发行。

2006年2月,香山科学会议第272会议以“针刀医学发展与中医现代化”为主题,交流总结针刀医学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科学理论和不断持续发展的诊疗技术,以期推动针刀医学这门由我国自主创立的新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次大会上,很多国内著名专家对针刀医学给予了科学的评价,我非常赞同。作为这次大会的执行主席之一,我在发言中提出:“针刀医学是有特色的中医疗法,疗效好、安全性好、没有污染、没有毒副作用,便于掌握而且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深受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与党中央大力提倡原创性发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十分吻合,应该大力将针刀医学推广到农村和城市的社区中,大力为基层医疗事业做贡献,为我们的医药健康事业多做贡献”。

我的讲话,既是我对针刀医学的真实评价,也是再一次对朱汉章先生创立的针刀医学的成就给予了肯定。 这是我10多年来对针刀医学所持的一贯观点,也是我积极支持针刀医学发展的基本原因和动力。

1993年,朱汉章先生在当时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办班组织全国针刀疗法专业培训。当时我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通过深入调研和专家论证,了解到针刀疗法具有疗效好等各种优势后,我认为“中医临床是中医基础理论产生的源泉,临床疗效是评价中医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针刀医学是一个值得扶持和发展的新兴学科,不仅对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对中医理论基础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了解到朱汉章先生的困难后,为了支持他搞好针刀医学临床和基础理论研究等,我力主将中医研究院在昌平政府街15号的一个项目用地,作为针刀专科医院的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

我调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以后,鉴于针刀医学的发展急需有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需要提高其科学内涵,在我的支持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决定由朱汉章先生负责的科研项目——“针刀治疗颈椎综合征”首次作为部局级课题立项,并拨给科研基金5万元。

其后,根据针刀医学发展需要,我通过协调各个方面并做了大量工作,将朱汉章先生调入北京,后又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国内27所知名大学的29名著名专家参加的“针刀疗法的临床研究”听证会顺利召开,通过专家认真讨论,会议将“针刀疗法”界定为一门新学科,并建议正式命名为“针刀医学”。

2003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后,为支持针刀事业的发展,于2004年成立了针刀专业委员会,世界上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成立了针刀医学会。

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主持了朱汉章教授《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实验研究》同行专家评审会,取得了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我主持2005年度973计划《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课题论证会,经过专家严格评定,该课题终于列入了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

几年来,针刀医学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中医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典范。

针刀医学的发展为中医药科学的发展提出许多新课题,它说明中医科技创新的源头在临床,临床研究的成果就是要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学科建设必须遵循基础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这一规律。科技并不神秘,很多人只是没有穷其真理,与之擦肩而过。

世界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针刀医学通过创新与发展,终于走向了辉煌,成为对医学科学事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贡献,正是一个成功的事例。实践证明,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发展学术,基础理论是学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的核心价值,所以学术发展应当把理论创新作为重点,针刀医学的发展对推动理论创新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学科建设应以人为本,应强化机制,重视方法,重视硬件建设,把教研室、研究室、师资力量以及教材和专病专科建设等相互结合起来,针刀医学的发展对学科建设的要求使我们拓宽了思路,更明确了目标。

朱汉章教授的医学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自1976年朱汉章先生发明“小针刀疗法”后,毕生致力于其发展,在推广应用中,经30年的不懈努力,培养了全国从业人员达十多万人,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加拿大、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成立了针刀医学会。

在学科建设中,他在教材编写、学术著作出版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1991年至2005年间,相继出版了《小针刀疗法》(迄今已再版12次),《针刀医学原理》、《针刀医学系列教学片》、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针刀医学》(上、下册)、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刀医学系列》(5本),以及《传统手法180种》、《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等多本具有影响力的专著或教材。

在科学研究中,近年来,“针刀医学(小针刀疗法)”和“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机理的临床实验研究”获同行专家好评,“针刀松解疗法的基础研究”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资助课题,这些成果的主要负责人、主持人都是他亲自承担,在斐然的成绩背后,是他全身心的投入。

在总结他成就的同时,他光彩照人的医学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他勤奋努力,为针刀医学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了全部的心血。 他创新思维,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勇于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类健康为目标,以临床实践为突破口,不仅原创了独特的针刀疗法,他以深刻的悟性和理解力,总结并诠释针刀医学理论,使针刀医学成为中医继承、创新、发展的范例之一。

他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思想,把解除病人的病苦当作自己最大的追求、最大的乐趣来享受,既体现了我国数千年中医大家大医精诚的思想,也实践了现代医学家的崇高追求。

他开创了一个学科——针刀医学,靠着自己的坚韧执着,培养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成果研究、开发、市场化转化、人才培养、医疗实践、科学推广等比较完整的体系,促进针刀医学的发展,铸就事业的辉煌。

他短暂的一生,是为针刀医学奉献的一生,为我国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努力奋斗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地纪念和学习!

朱汉章教授不幸离开了我们,但他开创的事业和他献身事业的精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留给了后人。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学习朱汉章先生的优秀品质,为针刀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