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八字 一条领巾香八年 杨贵妃是怎么做到的

2018-0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焚香,听起来是一种蛮OUT的古代生活方式,其实,它一直渗透在我们的生活里.端午节马上要到了,很多人都会佩戴的香囊其实就是一种"合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己动手

焚香,听起来是一种蛮OUT的古代生活方式,其实,它一直渗透在我们的生活里。端午节马上要到了,很多人都会佩戴的香囊其实就是一种“合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己动手在里面装上驱虫的中草药以及好闻的香,这种习俗在唐朝的时候最盛行,一直保留到今天。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66件(套)唐宋时期的香具正在展出。唐代香具走“奢华土豪金”路线,多以金银器为主;宋人的熏香炉则更有小资情调,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以小清新的瓷器为主……关于香文化的研究,在杭州师范大学教师、中国美术学院在读博士若云看来,这是一件很有腔调的事情,这里面还有不少门道和典故。

香远益清·唐宋香具览粹

时间:即日至7月12日 地点:杭州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

香具发展到后来,慢慢有了让人放在袖子里或者别在腰间的玩意,这次展览中展出的唐代香囊(唐鎏金双蛾团花纹镂孔银香囊)就可以供杨贵妃这样的贵族男女随身携带随身香。

杨贵妃的领巾香八年

古人对香的追逐,早在先秦就已经开始了。《离骚》里有一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披上江离和辟芷(江离和辟芷都是香草的名字),把秋兰佩戴在身上。类似于今天阿姨奶奶们会在路边买一对白兰花别在纽扣上。

唐宋是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唐代时,佛教兴盛,域外香料大量输入,使焚香方式与香品制作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熏香炉也更上档次。西域经常进贡各种香料,当时宫廷用香非常奢靡,从化妆品到日常生活用品都离不开香。据说,著名的杨贵妃其实是有狐臭的,这怎么也不能让皇上闻到啊。史料说贵妃“每有汗出,红腻多香”,是怎么做到的?

杨贵妃沐浴的汤池中间堆叠着沉香和宝石,这种“浴池假山”与海上仙山瀛洲同名。杨贵妃沐浴完,还会涂上西域进贡的蔷薇香水,抹一些含有胭脂的香粉,出门时,再随身带很多香味浓烈的龙脑香。

有一回,杨贵妃带着交趾国(今越南)进贡的龙脑香,陪唐玄宗李隆基下棋。一阵风吹过,吹掉了她的领巾,正好落在宫廷资深乐手贺怀智脑袋上,在场人多,贺怀智没好意思立马归还,回家后,马上找盒子小心装好。安史之乱平息后,已是太上皇的唐玄宗回到长安,非常想念已经离世的杨贵妃。贺怀智觐见唐玄宗,呈上保存了8年的领巾,香味依旧,太上皇老泪纵横。

龙涎香和龙脑香。杨贵妃使用的是香料中最名贵的两种。龙涎香产于海上,是抹香鲸肠胃的分泌物,有“香料之王”的美誉,质地很轻,漂浮在海面上,浸泡越久越名贵。龙脑香来自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龙脑树,它分泌的树脂干燥后凝结形成白色的结晶体,加工成蝉蚕形状,像现在的樟脑丸。

龙涎香一般都是放在室内点,用的都是个头很大的金银器重型香炉。还有一种熏笼,是罩在香炉上的笼架,可以用来熏染被子和衣服。

北宋元祐二年墓出土的“狮子出香”(吉州窑绿釉莲瓣纹狻猊出香),也出现在这次的“香远益清·唐宋香具览粹”展中。它是小清新香具的典型,跟唐朝时候非金即银的土豪器具差别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