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兴旺千人 千人计划专家邓兴旺:创业 只为难忘的乡土

2017-07-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把科学研究作好,出名,得奖,这个过程自然也是在为社会作贡献,但它主要还是属于个人的事业."邓兴旺觉得,当科学研究作到一定地步,实际上就可以去做些"超越自己的事

"把科学研究作好,出名,得奖,这个过程自然也是在为社会作贡献,但它主要还是属于个人的事业。"邓兴旺觉得,当科学研究作到一定地步,实际上就可以去做些"超越自己的事情",看看国家和社会需要什么,以自己的能力和精力主动提供帮助。

"对于中国而言,农业和农村可以大有作为。"在植物学领域深耕多年,邓兴旺找到了自己可以为之奉献的一方天地。

有人劝他说中国的农村是最落后的,邓兴旺的回答是:"越落后才越有机会。"

邓兴旺开始将越来越多的精力倾注在国内。1998年起,他在暑期回到母校北京大学开办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发育遗传学讲习班,越往后,回国时间越长,在中美之间的穿梭越频繁。

2003年,邓兴旺与生物学家王晓东一起,作为共同所长创建我国现代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并使其很快跻身国际前列。

在外人看来,邓兴旺回国后的近十年间,依然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生物学科教领域,似乎跟他心有所属的农村关系不大。

"做产业是回国之初就有的愿望,但是能不能做成,什么时候开始启动,一直是个未定数。"行事一向低调沉稳的邓兴旺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他此前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在为将来的"事业转向"作铺垫。这一盘大棋,很少有外人能够洞察到。

2008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换届改选,邓兴旺全身而退。半年后,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宣告成立,邓兴旺的创业大幕正式拉开,单纯作为科学家那清净而自在的生活也一去不返。

"对于科学研究,我个人完全可以把控。要是只做学问,不想农村的事,不想产业的事,我一星期工作两三天恐怕也就足够了,其他时间都可以陪家人、去休闲。但我觉得那是很狭隘的生活。"

对待事业同样的热情,同样的干劲,不同的是,邓兴旺体会到基础研究与创业中的技术研发有着天壤之别,巨大的挑战下,必须改变科学家的固有思维。

"农业技术产业化的研究,需要你多了解农民,多跟那些与农民打交道的一线企业接触,知道他们面前最难的问题是什么。这种研究思路,与是否得到世界科学界的认可一点关系都没有。"邓兴旺说,常人以为科技创业就是把最前沿的基础研究直接开发应用于产业,这其实有点"异想天开",学术期刊上那些"高雅的东西"很难适用于产业。

尽管告别农村已有四十多年,但邓兴旺的乡土情结从未在内心中消失。即便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几年,每次回国,他都要去农村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沧桑巨变他都了然于胸。每次遇到农村来的学生,他都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减少,这是很严峻的一个问题。以前种水稻,有人插秧除草、精耕细作,然而在今天却极不现实。"邓兴旺创业的第一项技术研发由此诞生,他带领团队在作物种子中设计了一种抗除草剂,农民撒种后无须再担心杂草丛生,也无须大量使用农药和肥料。

全国上千家的种子企业是邓兴旺前沿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他们并不直接将改良设计好的种子卖给农民。"让我向我父母亲一样的农民谈钱的事情,我开不了口。"邓兴旺说,他的产品只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让农民看到它很简单;二是能够让农村得到明确的收益。

前路艰辛

从科学家转型到企业领军者,邓兴旺在创业之路上备尝酸甜苦辣,经历的艰难险阻很难为局外人所了解。

"我是那种做事情三思而后行的人,不是凭借冲动就去做的。但我发现,要想在中国做成理想中的事情,碰到的很多困难是你根本想象不到的。"尽管邓兴旺对于国内艰险的创业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上路之后才真正体会到江湖险恶。

过去几十年,邓兴旺所熟识的都是科教界人士,环境相对单纯,而作为创业者在产业界打拼,不得不面对各色人等,其中不乏"心黑到不能再黑的人,甚至绝对没有底线的人"。

"面对这些人,你还要保持自己的道德和良心。"邓兴旺颇有些无奈,"但是你讲良心,可能就会被人家干掉。"

在象牙塔中安安心心作些研究不好吗?何必给自己找那么多的烦心事?

"我这个人就是这种脾气。一旦走出去,就不会回头,除非真的做不下去。"邓兴旺说,面对险恶时他也不会特别沮丧。家人不在身边,无法通过倾诉去缓解心情,他就去实验室讨论点纯粹理论研究的事情,调整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