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卡拉扬的代表作是什么

2017-06-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卡拉扬的指挥风格卡拉扬是奥地利著名的指挥家和导演,他本人并不作曲,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指挥演奏上,他的涉猎及其广泛,从巴洛克时期一直跨越到二十世纪,涵盖的出名作

卡拉扬的指挥风格

卡拉扬是奥地利著名的指挥家和导演,他本人并不作曲,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指挥演奏上,他的涉猎及其广泛,从巴洛克时期一直跨越到二十世纪,涵盖的出名作曲家包括海顿、舒曼、贝尔格等人。

卡拉扬旧照

卡拉扬的指挥风格也带给世人非常深刻的印象,背谱演出,动作幅度大但并不剧烈,另外卡拉扬在录音中很少加入剧情中的声响,他的演出是精确度与幻想的结合。虽然卡拉扬作品涉及面非常广,但不能否定的是,他指挥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德国和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为主,他录制过贝多芬的交响曲,瓦格纳的剧目,施特劳斯的歌剧等,卡拉扬光滑细腻的指挥手法在这些经典艺术作品中得以完美呈现,卡拉扬的指挥风格非常光滑华丽, 弦乐厚实,铜管粗壮,像是莫扎特的《女人皆如此》都是这个体系的代表作品。

1953到1954年,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的合作逐渐增多,他们不仅一起以新的手法来录制了贝多芬的曲目,还一起出席了音乐会,并且这些演出活动得到了当时乐评家的一致赞扬,其中一乐评人奥尔曼曾说:正是这些没有被传统所束缚住的作品里可以看出卡拉扬的指挥风格,原创力十足并且毫无遗漏,都能从清晰的画面中完整的诠释出来。爱乐乐团也在原创的带领下不断融入新的艺术风格,使得艺术品质不断提升。

卡拉扬逝世

赫伯特·冯·卡拉扬是将指挥艺术发挥到极致的著名指挥家,除了指挥他更专注于导演和录音,卡拉扬逝世前曾录制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其中风格上涵盖了从巴洛克乃至现代乐派的创作,卡拉扬在音乐界享有非常高的评价,被称为“指挥帝王”。

卡拉扬画像

他不仅是一名指挥技巧成熟的指挥家,还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每个乐手都喜欢和他一起演奏,他也尽全力指导年轻乐手演奏技巧。卡拉扬并不作曲,全身心投入到演奏创作上,他在舞台上成熟淡泊的风格也为世人所熟知,在录音中也很少出现剧情中的声音,他的演出是幻想度与精确的完美结合。

在卡拉扬逝世前的1926-1929年,卡拉扬最初学习钢琴弹奏但因手指腱鞘受伤非常严重转而学习指挥,并在18岁就担任乐队的指挥。在1934-1945年期间,卡拉扬成功担任德国最年轻的指挥总监,当时的他仅27岁,并因为纳碎党上台而成为纳粹党员,这期间卡拉扬不断在欧洲进行演出并开始在柏林扬名,而后经历了两次婚姻,并因为第二次婚姻而退出了纳碎党,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的失业。1945-1954年间,卡拉扬幸运的得到了李格和萨巴塔的帮助成功复出,并坚定了其不可撼动的“指挥帝王”地位。1955年顺利通过了试用期成为爱乐乐团第四任常任指挥,而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不断在世界各地进行指挥演出,1989年因心脏病突发卡拉扬逝世。

卡拉扬纳粹身份之谜

卡拉扬的一生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投机者,也有人认为他是纳粹分子。就现有的资料可以得知,卡拉扬确实是一个纳粹分子,存在争议的是他的入党动机。由此,卡拉扬纳粹身份之谜引发人们热议。

卡拉扬旧照

1934年,卡拉扬到达柏林,开始了他的指挥生涯。就他本人的说法,他加入纳粹是因为自身受到了威胁,加入纳粹能够让他的乐团继续存在,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卡拉扬的友人在回忆中指出,卡拉扬曾经说过只要能让他获得利益,什么他都愿意做。根据现存的关于卡拉扬的资料,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卡拉扬加入纳粹并非他所说的原因,他并未受到纳粹的威胁。这一点根据他加入纳粹的时间便可得出,当时希特勒上台不足三个月,正在发展的纳粹党不会花费太多的心血与精力强迫一个音乐指挥家。

纳粹博物馆也有相关的信件,表明卡拉扬曾经两次加入纳粹,如果第一次加入是受到胁迫,那么退出之后再次加入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怀疑。纳粹不会再次胁迫一个已经退出,并且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再次加入,由此可以得出卡拉扬加入纳粹更多的应该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因此,卡拉扬纳粹身份之谜中最令人费解的,便是他加入纳粹的原因。即便按照当下最主流的“利益说”,卡拉扬加入纳粹并非是受到胁迫,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人们心中仍然充满疑惑,他之前为何退出纳粹?既然退出,怎么会再次加入?卡拉扬纳粹身份之谜的最终答案,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卡拉扬的故事

卡拉扬的故事中介绍了卡拉扬是奥地利极负盛名的指挥家,曾经带领过很多顶尖的乐团演出,被誉为“指挥帝王”,卡拉扬非常精通指挥及技巧,他从18岁时就担任乐队指挥,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家更立志做一名很有作为的舞台导演。

卡拉扬旧照

卡拉扬的故事告诉人们,他起初因为在钢琴方面的高超技艺而被冠以“神童”,但后来因手指腱鞘受伤严重而不得不止步钢琴路,转而学习指挥。卡拉扬的故事还让人们知道,他在1928年赢得了乌尔姆市立剧院的指挥工作,这也是卡拉扬指挥事业成功的起点。他27岁时成为德国史上最年轻的音乐总监,并加入了纳碎党,借此在德国不断指挥音乐会,后因为第二任妻子祖父的原因退出纳粹党组织,并因此在短时间内一直是失业状态。

不仅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卡拉扬因为纳粹党员的身份被限制演出活动,后来因李格和意大利元老级指挥萨巴塔的帮助,卡拉扬成功复出,并慢慢成为欧洲音乐生活的中坚力量。卡拉扬在1955年被柏林政府任命为柏林爱乐乐团第四任常任指挥,卡拉扬带领爱乐乐团走向更远方。从1956年到1971年,卡拉扬在欧洲声名远播,不仅担任过巴黎管弦乐团的音乐顾问,更是成为米兰斯卡歌剧院首席指挥之一。个人方面卡拉扬一生共娶了三任妻子,在1989年因心脏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