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南京大学 院系介绍 |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018-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巍巍钟山脚下,滔滔扬子江畔,沐浴六朝古都的深厚底蕴,秉承百年名校的优良学风,历经数代学人的努力拼搏,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在薪火相传和稳步发展中已经悄然走过了九十

巍巍钟山脚下,滔滔扬子江畔,沐浴六朝古都的深厚底蕴,秉承百年名校的优良学风,历经数代学人的努力拼搏,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在薪火相传和稳步发展中已经悄然走过了九十个春秋。早在1902年,两江师范学堂的物理类科目中就开设了含有气象内容的课程;1921年竺可桢在地学系最早讲授了近代气象学课程;1924年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气象学专业;1944年在**大学地理系气象专业基础上建立了气象系,是我国高校最早成立的气象系。

2008年,成立大气科学学院,下设气象学系和大气物理学系;2009年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2010年建成现代化的南京大学气象台;2012年建成南京大学地球系统区域过程综合观测试验基地(SORPES);2013年联合7所高校和4个科研院所组建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

目前学院建有“教育部灾害性天气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南京大学-赫尔辛基大学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三个研究平台。

大气科学学院历经九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我国气象科学研究和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此期间,为国家培养了6000余名优秀气象科技人才和气象业务骨干,其中11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他们为气象事业、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科建设上,确立了“深化内涵、拓宽领域、坚持特色”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加强优势、发展应用、促进交叉”的建设思路。巩固了“中尺度灾害性天气”、“东亚季风气候变异”、“大气环境和化学”三个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雷达气象”、“卫星气象”、“城市气象”、“气象资源利用”等国家需求的应用研究方向,发展了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相互作用、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气候与全球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等新的交叉学科方向,深化了学科内涵,拓宽了学科覆盖面,提高了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形成了学科综合优势。

大气科学一级学科以“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三个二级学科为支撑,在2009年、2013年教育部的两轮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高校同类学科前列,成为南京大学金牌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

本院具有一个完整的包含本科、硕士和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大气科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和“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三个研究生专业。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 5 - 40名,博士研究生2 5–30名。“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大气科学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和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

近年来我院主持和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在中尺度天气、边界层气象、大气环流与季风、短期气候变率与预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和数值模拟、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及大气探测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和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符淙斌,男,中国气候学家。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院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气候和全球变化研究,是最早参与国际全球变化科学领域开拓工作的中国学者之一,并在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季风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气候突变及其对全球增暖的响应和区域气候模拟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

伍荣生,男,大气科学家。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党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大气动力理论方面作出了系统而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特别对边界层动力学与锋生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谈哲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大气动力学、中尺度气象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的研究方向为锋面动力学、大气边界层动力学与中尺度可预报性。提出新的非线性边界层动力学近似理论-Ekman动量近似理论,该理论已被国际、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被认为目前边界层动力学中比较完善理论模式之一。

杨修群,男,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所长,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长期从事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动力学研究,在国际主要SCI和国内主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2部。成果被10种国际主要SCI刊物上的论文多次引用,被国内同行论著大量引用。

薛明 ,男,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1989年获得英国Reading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气象系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冠名讲席教授。先后担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预报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多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著名的WRF数值预报模式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气象组织THORPEX TIGGE-LAM工作组成员等。

2011年作为****组织部千人计划获得者引进为南京大学教授。

该基地将通过3-5年的发展,将建设成为一个可以开展地球系统若干区域过程同步和长期集成观测、针对地球系统相关热点问题开展科学试验以及开展相应领域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根据东部地区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重点考虑人为活动的影响,南京大学地球系统区域过程综合观测试验基地在现阶段将主要关注如下四大过程:

p *  地表物理过程

p *  大气成分-气候相互作用

p *  生态系统-大气相互作用

p *  水文过程及水循环

移动观测平台以国际先进的C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为主体,装备二维视频雨滴谱仪、微降水雷达(MRR-2)、移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多种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等中小尺度观测仪器,形成天基-地基相结合的遥感观测平台,可实现对季风背景下云和降水系统的三维动力、热力和微物理精细结构的综合观测。

近年来,我院积极推动了一系列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逐渐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