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拔群生平 小平百年寻访与追忆 韦拔群:家乡巨变今非昔比

2017-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桂网-当代生活报记者覃炳陆 黄萍强 通讯员韦义勇8月13日,记者一行来到东兰县武篆镇东里屯--韦拔群烈士的家乡.邓小平在东兰工作近两个月,

新桂网-当代生活报记者覃炳陆 黄萍强 通讯员韦义勇

8月13日,记者一行来到东兰县武篆镇东里屯——韦拔群烈士的家乡。邓小平在东兰工作近两个月,绝大部分时间住在东里屯,这里是中国最早开展土地革命的地区之一。

看今朝 今非昔比

如今东里屯已不再是往日的小山屯。从屯后半山腰韦拔群故居俯瞰整个东里屯,居民楼群鳞次栉比,俨然是边远山区一个发达小镇。绝大多数农户也住上漂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房,90%群众用上自来水,60%农户已安装电话,半数人家买了摩托车等机动车辆。村民陈远程告诉记者:“别看全村只有1200多人口,可是每天村里的屠户可以卖2到3头猪的肉,农民房子起好了,车子也买了,一家人一天买斤把猪肉也是很平常的事。”

忆往昔 往事厚重

因为东里屯是韦拔群的家乡,对于邓小平在这里工作的那段历史,这里的人大多能说个一二。

1930年3月,邓小平带着一班警卫战士,从左江经靖西、向都、赐福来到武篆,会见红七军第三纵队长韦拔群。当晚,两人长谈一宿,邓小平听取了韦拔群的汇报,又作了具体指示。第三天,邓小平出发寻找红七军军部,结果得知红七军主力已远去黔桂边打游击。邓小平决定重回东兰,领导地方工作。

为加强党对土地革命运动的领导,培训骨干力量,军前委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在武篆旧州屯,举办了一期干部训练班,邓小平主讲土地革命的方针政策和工农民主政府的建设问题。在此期间,邓小平与韦拔群、雷经天、陈洪涛等研究制定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两个重要文件,并亲自到韦拔群的家乡东里屯办起了右江地区第一个共耕社。

在这里,邓小平常常深入土舍茅棚,与群众谈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传土地革命的意义。在群众家里,邓小平同农民一起吃玉米糊、木薯、猫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群众无不感动地说:“邓政委像我们壮家人一样!”

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干部群众齐努力,东兰县各区乡苏维埃政府给群众发了《土地使用证》,东兰人民从此结束了几千年来多数人无地或少地的历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采访日记:2004年8月13日

韦拔群烈士故居在东里屯后山的半山腰,当年,房屋几经烧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建国后当地群众在原地按原样建起来的房子。

在韦拔群故居墙壁上,记者看到了邓小平于1962年写下的205个字的题词。邓小平如此赞扬韦拔群:“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直到晚年,邓小平仍在念念不忘韦拔群。

在韦拔群故居家门前右侧,一字排开的10多座坟墓是烈士家属长眠的“殿堂”。面对这些为革命献身的前辈,记者心情难以平静,然也感到释怀:山脚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日新月异,他们应该是欣慰、无憾的,因为,他们投身革命的目的,就是想要让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