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 本立而道生——青年画家林清泉先生壁画赏析

2018-04-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8年秋天,青年画家林清泉先生在他的家乡--书圣王羲之的故里成功举办了他的第一次壁画展.用林先生的话说那是他在京主攻壁画12年的"小结",是他向家乡父老交的

2008年秋天,青年画家林清泉先生在他的家乡——书圣王羲之的故里成功举办了他的第一次壁画展。用林先生的话说那是他在京主攻壁画12年的“小结”,是他向家乡父老交的一次“作业”,他不是在展示他的作品而是在请家乡的父老“批改”作业。

那次展出的80余幅作品全部为壁画,所有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我们参观了不少的书画展览,但参观壁画展览还真是第一次。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参观者无不这样认为,“我们没到过敦煌和永乐宫,但看了林先生的壁画就象到了敦煌和永乐宫。

佛像、菩萨像、飞天等临摹得精到,线条刚劲有力,设色厚重,形象端庄肃穆又亲切慈祥,尤其那年深日久‘斑斑驳驳’的‘剥蚀’和‘陈旧’,给人以 久远的‘沧桑感’和‘古旧感’,仿佛把我们带回了一两千年前的岁月。

”林先生的佛教壁画颇富感染力,不但能给观者心灵的洗礼,感情的交流,而且能给以智慧的启迪与善意的诱导,甚至还能使观者联想到在一两千年的岁月里“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挎革囊”, 朝代更替,给壁画带来的灾难。那次展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那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全部被收藏家和壁画爱好者收藏。

2010年夏天林先生又在他的家乡成功举办了第二次壁画展,这次画展在社会上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参加隆重开幕典礼仪式的不但有家乡有关部门的政界领导、文学艺术界领导、书画界名流、企业家、商界巨子和收藏家,还有远从甘肃、山西、江苏、济南等地赶来的壁画爱好者和收藏家。没等7天的展期结束,大部分展品就被抢先收藏。

林先生于2008年底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作品集——《林清泉壁画作品集》,2010年出版了第二本作品集——《林清泉壁画艺术》,他的这两本壁画作品集在今天的壁画临摹与研究方面占有重要位置,家乡的不少中小学美术教师把它作为美术课教学的参考资料和学生欣赏壁画的材料。

林先生在壁画方面取得的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并不是偶然的,是他15年心注一专,寒灯夜读的结晶,是才气、勇气和毅力的结晶。林先生自幼酷爱绘画,小学、初中阶段美术是课他的最爱,他的美术作业每次都要受到老师的表扬,每次都要在全班传看,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他有作品展览,老师还常把他的作品送到县里展览。

这一阶段美术教材的内容并不能满足他在美术上特别的“需要”,《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连环画便成了他的临摹范本,梁山一百单八将的英雄形象、孙悟空的神通、猪八戒的憨态、关羽的大义凛然、张飞的刚烈勇猛、诸葛亮七擒孟获的韬略-------不知给了他多少激动,也不知他临摹了多少遍。

15岁那年他初中毕业了,他该升高中了。升学前他把邻居大哥高中的书借来看了看,他发现他最爱的美术课本没有了,他到附近全县最好的高中去打听了一下,说该校高中没有单开的美术专修班,学美术的学生也不多,他们要么去外地学,要么在本地单独拜师学,怎么学那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他再看看其他科目的书,他发现有些课程对他来说学了用处也不大,有些课程他完全可以自学。高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他觉得不适合他。鉴于此,他觉定不考高中了!

他决定专心学习画!他的这一举措不少人对他不理解,认为他年轻幼稚,是凭着“捷径”不走而走“弯路”,但是“知子者莫如父母”,还是他的父母最了解他,支持他这一“与众不同”,而且是“适合他自己”的选择。

林先生专心画画了,在他15岁的时候,也正是古人说的“15岁志于学”的年龄。他到书店买来一大摞美术和经子史集的书籍,从此,他像一个饿汉走进面包房,用他那心爱的“面包”填充他那永不知饱的“肚皮”。家里养的鸡、鸭、鹅、猫、狗、羊、兰花、月季、石榴;田间的玉米、高粱、大豆、棉花;菜园里的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等都是他写生的材料;邻居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兄弟、姐妹和小孩子都是他的模特;建筑工地、农贸集市、学校体育场、街上打拳卖艺的、泰山、蒙山、天宝山、曾子山等都是他写生的经常去处。

雨天他画雨天的景致,雪天他画雪天的景致,伏天他画伏天的气象,九天他画九天的气象------五个寒暑轮回1800多个日日夜夜他手中的画笔从没停止过一天,每天都要画十几个小时,经常画到深夜,即便是春节期间他也是闭门画画。在5年的时间里他的素描、白苗、速写、慢写、工笔、写意等写生稿竟达10000余件。

就这样林先生独自在家里专心画画,亦无老师指点,亦无同道磋商,他觉得他像一个在漆黑的夜里在无路的田野里行走的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路坎坷而陌生,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一次终于有了和当地美术界的几位同仁相聚会的机会,一位朋友说小林的基本功已经相当扎实了,应该向更高层次发展了,不应再在家里这样画了,到北京去吧。

其他同仁也一致这样认为,同仁的一席话不但给林先生以后的路指明了方向,也为他去北京树立了信心,坚定了信念。

1997年的冬天,林先生打点起简单的行装,顶着刺骨的北风,踏上了“北飘”征程。到北京之后他没立即动笔画画,而是先作 “考察”,他不能再“全面地”“杂乱地”画下去了,他应选择一个既要适合于他,又要有文化品位的画种或者叫发展方向画下去。

北京大家林立,画家成群,流派纷呈,画种多得叫人无法辨别,他走在车如潮水的大街上,路两边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夜幕下的北京火树银花,如同白昼,但他却看清眼前的路程,他举目无亲,他茕茕孑立的身影,渺小的简直像一粒尘埃,谁都看不见他。

他到北京后的起点在哪里?他又该往哪里发展?偌大的北京找不到答案。一次他到法海寺参观,法海寺的壁画使他眼前一亮,他在法海寺壁画前凝视良久,他发现壁画线条、颜色、造型、场面与立意等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其“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功能,是其他人物画所无比拟的。

他又到了荣宝斋、潘家园、宋庄画家村、中国书画研究院、中央美院和北京的其他高等美术院校了解了有关“壁画”方面的情况,了解中得知当时涉足壁画的画家不多,专门从事壁画的几乎没有。

他也了解到壁画大体可分为宫廷壁画、寺庙壁画和古墓室壁画等,宫廷壁画因改朝换代已荡然无存,寺庙壁画几经浩劫所剩无几,故墓室壁画发掘的也很少。

古代壁画是古代统治者组织当时具有最高绘画水平的画家和工匠,在特定的墙壁上,以特别的立意,以最好的材质创作的作品,应该代表着当朝的最高水平,历一两千年之后更显其不可代替的艺术价值。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没有人搞呢?林先生心想。

壁画太让他喜爱了!简直让他爱不释手!“我要画壁画!”林先生暗暗地下了决心。后来在他请教北京的几位资深画家时,他们都劝他不要画那东西,壁画好像戏剧中的“京剧”,要求严,难度大,有的线条一米多长,非有特别才气和特别功力的人不能画,再说构图复杂,场面宏大,多为命题立意,文化内涵深,音高和者寡,喜欢的人不多。

画那东西是出力不讨好,还是画大众喜爱的题材,画卖像好的画实惠。

听了他们的劝诫,林先生动摇了,“画有人买,画家才能养活自己啊,画的画再好再雅没人买,事业怎能发展呢?但是只要是好东西社会早晚会认可,并且一定会认可。林清泉啊!林清泉!你决定要做的事你何时动摇过?朝三暮四,动摇不定那不是你的性格!”林先生在极其矛盾中做出了抉择。

林先生决定要攻壁画,他决定要攀画坛中的“珠穆朗雅峰”,他除了买了壁画书籍外,他还到甘肃敦煌石窟,山西芮城永乐宫和北京法海寺临摹,寒来暑往,林先生“面壁”15个年头,15年来他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与孤独,甚至冷嘲热讽,白眼和诬视,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甚至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居“破庙”,睡地板,他把金钱、名利,甚至家庭幸福置之度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5年的辛勤与汗水,林先生终于在壁画临摹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林先生在研究练习壁画的勾线,染色,造型,构图的同时,他还认真研究每一壁画的文化立意和社会背景,阅读大量佛家、道家、儒家经典著作和相关历史书籍。有了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支持,林先生壁画就特别耐看,也特别经得起推敲。

林先生临摹壁画,坚持“信、达、雅”的原则,所谓“信”就是一定要终于原作,章法布局,人物造型,线条和颜色的运用等一点都不能走样,不能随意取舍,不能添加自己的意愿,要画旧如旧;所谓“达”就是线条、构图、造型不能板,不能滞,不能飘,不能浮,要与原作那样流畅,那样顺达,那样沉着;所谓“雅”就是路子要正,技法要正,心思要正,要画出当时那种“正统主流”艺术的“正大气象”。

有人说临摹不是创作,不能算为艺术。笔者认为临摹确是不是创作,临摹的不好也确实不能算艺术,但临摹的好就是艺术。当年张大千、林风眠等临摹的壁画不是都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吗?林先生在壁画表现得特别的天赋、兴趣与成就已得到较为广泛的人可,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壁画收藏家,中国人权基金会、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一些博物馆、大型企业、文化学者和收藏家都喜欢收藏林先生的壁画。

对于林先生生在壁画方面的探索与追求,我们有许多的感慨,但更多是佩服,佩服他“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对于目前的成绩,林先生说这只是他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在今后的壁画临摹、创作和研究上,他将一如既往,仍坚持边读书边临摹边创作边研究的路子,他将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