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芳下南京 河南豫剧《刘墉下南京

2018-04-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墉下南京>又名<刘公案>,豫剧传统剧目,豫剧唐(玉成)门代表剧目之一.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

《刘墉下南京》又名《刘公案》,豫剧传统剧目,豫剧唐(玉成)门代表剧目之一。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也确实在南京做过官,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

清朝乾隆年间的“刘罗锅”是人们理想中的清官,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其为官忠正、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播,后经文人墨客编写加工改造成戏曲广为流行。

豫剧、京剧、曲剧、丝弦、山东梆子、河北梆子、晋剧均有此剧目,流布很广,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常演不衰。已是豫剧红脸演员的必唱剧目,是红脸艺术中的一张靓丽名片。刘墉下南京分为五部:铡太师、铡西宫、下南京、会总督、双开铡。

剧情:讲述的是三十岁的刘墉之父当朝宰相刘统勋包打黄河完工回朝交旨,途经良乡县路遇被当地恶霸童三封抢占民女金萍、银萍二姐妹,刘统勋听完二人遭遇后收为义女代为告状,却被昏官打进监牢。

二女进京找刘墉申冤,被太师耶律红诳进太师府,后被刘墉查出,怒铡太师耶律红。该剧目最早由豫剧早期科班府八班(归德府八班衙役组建的科班)的著名艺人刘娃(刘芝兰)根据河南坠子改编,生动形象,轰动一时,广为传颂。

后经豫剧红脸宗师唐玉成大师加以借鉴改编,成为豫东唐门四代传承的优秀剧目。豫东红脸在传承上有虞城和柘城两路之分,两路各有特色,各红脸王自有丰韵。尤其是虞城路优秀红脸代表人物的刘新民,高亢明亮的唱腔为其赢得了“活刘墉”(有争议,一说杨启超)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