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王彬彬 文学批评前沿问题研究——南京大学举办中国现当代文学暑期研修班

2018-03-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包括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研究)已经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同时中国文学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文学的现实已经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包括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研究)已经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同时中国文学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文学的现实已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新世纪的中国需要新世纪时代特点的中国文学批评,并且将中国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走向国际,形成世界性的影响。

因此,如何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或前沿问题,既是中国文学创作、也特别是文学批评和当代文学研究必须思考与回应的问题;从宏观专业角度看,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思考与实践,揭示的是自身何以自处、自身的价值地位问题。

为此,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结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在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的支持下,联合多所高校于今年6月30日至7月7日举办了“文学批评前沿问题研究——2011年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暑期研修班”。

这期研修班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新世纪以来产生、出现的重大文学(批评)现象及其与当代社会背景或国际背景的联系,集中进行多方面的充分探讨,以期对之有较为丰富、合理的宏观认识与理论把握;其次,在学术上有意识、针对性地结合、借鉴具体的案例研究成果,探讨、提高文学批评、当代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及学术水平;其三,加快培养文学批评新人,促进其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具体实施当代文学批评的实际操作,撰写文学批评论文。

研修班的形式主要是专家讲座、专题研讨和论文报告。邀请多位著名专家和作家就文学批评前沿问题进行集中、连续讲座,并与学员进行现场互动交流;由专家主持、主要为(博士)研究生参与的专题讨论会,具体研讨当前文学批评的突出问题;要求学员提交相关论文、研究报告,由专家评议后集中报告,并在理论刊物上组织专辑发表。

研修班活动过程中,专家、学员普遍反映这种形式有利于各高校研究生在短期内集中亲聆著名学者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经受“头脑风暴”的洗礼,开拓视野,领悟新知,增广学术襟怀。通过理论和案例的研究讲座,使学员了解、学习、加强学术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特别是促使其融入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去。

专家讲座、师生交流和学员论文报告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将使学员充分收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表现自我的学术实效,推进其学术成长。通过以上环节,主办单位能够具体考察学术新人,酌情建立专家指导机制,保持长效性的学术联系和人文关怀,帮助年轻学者的养成。

研修班理论成果内容简介:

1、文学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问题

新世纪以来的文学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多样性、多元化的文学取向对文学批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理论认识不断深化的同时,文学现状中的某种“乱象”也相当明显,这集中体现为文学价值观的混乱。价值观的混乱说明的还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混乱,批评家丧失了或不再思考自身应当坚守的基本文化立场。

文学批评承担不了批判的职责,多是不加鉴别地跟风发言,难以彰显批评的力量。对此时弊,董健教授认为当下有必要重新认识、提倡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启蒙价值内涵,从根本上确认文学价值的基本诉求,加强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思想”品格。

丁帆教授则直接以“当代文学的价值观”为题,系统全面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指出文学批评必须具有一个时代的高屋建瓴的思想眼光和理论能力,对历史和现实资源进行充分、有力的鉴别和判断,从而为当下提供真正能够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思想动力,并有助于建构文明发展的价值观。

2、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问题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一直深刻、持续地影响着同时的文学批评实践,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院化研究的力量渐成强势,一方面文学批评的学术内涵显著深化,另一方面批评的概念化和模式化现象却也形成痼弊。

在文学批评中如何处理、把握文学史观与具体研究的关系,这是朱晓进教授讲座的核心论题。他以丰富的案例论证了历史观在一般文学研究实践中的多方面影响,强调文学史观对于具体研究的理论烛照作用。

王彬彬教授则主要从语言批评的角度分析了所谓理论实为僵化概念模式对于文学批评的消极影响,力图从常识还原语言艺术的基本生命所系,指出强调文学的语言艺术特征在文学价值判断中的重要性。一味看重理论模式、以作品迁就理论实为舍本逐末,文学批评应当首先对作品的文学性和语言价值做出评价;理论应当是批评自身的思想提升,而非只是一件临时披用的批评外衣。

3、中外文学互动中的文学批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已有论者敏锐指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步调与同时的外国文学汉译的直接联系,这种状况直到如今也未完全改变。这或许反映了后发国家文学的一种历史命运,同时也揭示了国别文学互动交流的必然性。著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许钧教授专门从近二十多年来的法国文学汉译的历史角度,畅谈了中国文学经由翻译的方式和途径进入世界文学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由此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显著影响。

外国文学翻译不仅为中国作家提供了借鉴资源,而且也拓展了中国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评价视野。

吴俊教授则主要以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的中国遭遇为出发点,着重从文学生产机制的改变、现代汉语的历史变迁特征和顾彬进入中国社会的过程,详论了中外文学互动的多方面意义,并检讨中国文学批评自身所欠缺的平和心理与思想能力。

4、作家、创作与批评家、批评的对话可能性

著名小说家毕飞宇是当代少数几位具有理论自觉意识的作家之一。他笑称自己当初是当不成学者才不得已写了小说。他以自己的实际经验,生动讲述了自己的作品遭遇批评的种种实况,认为理论兴趣、思想水平对于创作的至关紧要,文学的内涵取决于作家的思想素养和修养;同时也指出当下的批评状况并非令人满意,真正有力量、深入肌理的文学批评实在太少,这使得作家无形中对文学批评也丧失了期待。

这不仅是批评的悲哀,其实也不利于同时代的文学创作。一个时代的文学氛围应该是由创作和批评共同构成的。他说:“作为小说家,我真诚希望好的批评能够不断出现,因为这或许能够催生好的作家诞生。”

5、影视、传媒与文学和文学批评

美国布朗大学东亚系王玲珍教授专就“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和中国女性电影”进行了历史梳理和论述。海外中国文化研究者专治中国大陆电影的不少,在其视野里,中国电影既是一种专业技术或文化生产工业,同时更是一种中国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标本。

其中既蕴含了中国社会的世俗生活面相,也极富中国研究的前沿话题可能。虽然女性主义理论和中国女性电影并非新鲜话题,但王玲珍教授的细腻解读功夫,无疑使得中国女性电影的多方面价值获得了极为充分的彰显。事实上许多文化生产领域的发展,动因都有极为深刻的现代理论内涵,必须将技术分析与理论阐释圆满结合,才能对相关文化现象做出合理的说明。其中既有知识背景问题,也有理论能力问题。

同样作为传媒、传播内容视角的讲座,《文学报》总编陈歆耕编审从专业媒体和文学批评的双重角度,通过阐述其新近创办的《文学报·新批评》的定位和意义,强调论述了文学批评理论勇气和思想探索的重要性。从近期《文学报·新批评》刊发的批评贾平凹、郭敬明和王安忆的文章中,一种久违了的尖锐、豁大的批评新气象将由《文学报》带入当代文学批评界。

专业媒体的文学批评实践及其理论倡导,对于一个时代的批评影响,或许会超越单纯的理论呼吁作用。

“一个好的媒体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张和特色;媒体的话语权就来源于这种主张和特色。”《文学报》应该办成真正拥有文学(批评)话语权的专业媒体。这其实也是在挑战其他的媒体,在中国当下具有独特的意义。

6、有关“80年代文学”研究等批评理论个案

近年有关17年文学和80年代文学的研究已渐起高潮,宏观评价的分歧相当显著,具体个案研究也在不断深化。王尧教授就“八十年代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其中既涉及历史还原的困难,也关乎理论反思的基点,最重要的是当下的文学批评何以重新燃起重返80年代的学术激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代文学批评已经到了一个历史临界点,必须通过清理历史的积累问题才能找到解释现状、跨越前行的共识方式。

将80年代文学进行历史化的处理和研究,可以是文学史的一种书写方式,但更重要的是由此将当下置于历史的背景中获得更加充分合理和细致的观察,从历史中获得对于当下的判断。

历史研究因此具有了当下问题的前沿性。《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编审则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进入当下文学现场的困难和问题。

在貌似透明和平面化的现实中,文学现场的真相反而会遭到重重遮蔽,“开放”使得“进入”无门,文学现场由此充满了各种“意外”,文学批评也因之遭遇更多的困难,特别重要的是,文学现场的问题往往溢出了我们的有效视野,使我们面对现场时不能不感到茫然。这首先也就是文学批评的困境和窘境。再好的理论恐怕也难以完全解决这种现实的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