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让球事件和国人弱点分不开

2017-1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散粉思考者中国羽毛球女双组合于洋/王晓理因不想半决赛中和自己的队友相遇,在与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的比赛中,故意输球,失误频频,0比2败下阵来,引来全场一片

文/散粉思考者中国羽毛球女双组合于洋/王晓理因不想半决赛中和自己的队友相遇,在与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的比赛中,故意输球,失误频频,0比2败下阵来,引来全场一片嘘声。韩国人也领会中国人的意图,在随后的比赛中,另一对韩国组合河贞恩/金旼贞为了不想在1/4决赛和于洋/王晓理交锋,在印尼组合波利/焦哈利的比赛,同样消极比赛,故意输给对方。

这过程,就像多米骨牌似的连锁反应。中国队先开始故意输球,“聪明”的韩国也马上领会仿效,结果这四对女双比赛的选手被世界羽联取消了参赛资格。认为他们“未尽全力争取胜利”,违背奥运精神。

散粉思考者觉得羽毛球让球事件是和国人一贯的弱点分不开的: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爱耍小聪明,投机取巧,不爱遵守规则,反而爱钻规则空子,如此占了便宜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聪明等。很多人也把这种“小聪明”也带到国外的日常生活中,做了许多“猥琐”的事。

关键是很多国人觉得让球或者故意输球是战略战术,很正常的事,为了达到获得金牌,甚至包金包银的目的而采用的小技巧,没什么大不了。因为上述的国人弱点太广泛了,都成为处理问题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了,把不对都当成理所应当了。

其实中国队让球不是一次两次了,不仅羽毛球,排球还有乒乓球都是如此。运动员不去按此执行甚至会遭到打击报复。当年何智丽因为不听安排,没有让球,虽然取得骄人成绩却被惩罚,没资格出席奥运会。结果她不得不退役。

后来嫁给日本人,变成小山智丽,喊着”呦西”战胜邓亚萍为日本取得金牌,虽然证明了自己出了口气,但也变成了“民族败类”被国人唾弃。从这点上来说她最终也没赢。偷鸡也有蚀把米的时候。当年乒乓球男队也因为耍让球术,结果丢了金牌。而大家讨论的不是让球这种做法不对,却是谁该让给谁才会拿到金牌。

这类作法虽然可能赢得了比赛,但是为金牌而金牌不惜发挥国人“小聪明”到极至的做 法却戕害了体育精神和道德,赢也赢得不光彩。

看到有些人因此指责中国运动员,说他们要跟上祖国前进的脚步,说什么要用和祖国相匹配的大国气度,出现在奥运会,这一最能展现你们“人品”的舞台。散粉思考者倒觉得运动员最可怜了。这个事件不该把他们当靶子踹,他们其实已经是最大的受害者了。

苦练那么多年,日日夜夜,梦想被人一句就撤销了。我国运动员很多平常收入并不高,尤其冷门项目就指着奥运出头露面,以后生活养家糊口。运动员被教育的就是怎么拿金牌,上面也让他们玩策略,一直如此都没受过什么体育精神奥运精神的教育,结果什么黑锅都得背。

金牌和利益联系,受益者上至体育局领导,教练,下至运动员及其家人。获得金牌大家以后获得的资源分配就多,所以造成了这种金牌至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忘却和违背体育精神的现状。这不仅仅是运动员的问题,是整个利益链上所有受益者的问题。大家都该被重新教育,一个民族该怎样体现自己的尊严和品格而不是金牌和利益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