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亮北京大学英语系 2015年北京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7-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外国语学院2015招生年度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指南学院介绍――――――――――――――――――――――――――――――1专业介绍――――――――――――――――――

外国语学院2015招生年度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指南学院介绍――――――――――――――――――――――――――――――1专业介绍――――――――――――――――――――――――――――――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综合考试说明――――――――――――――――――――――――――――3院系网站链接―――――――――――――――――――――――4(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名称以《北京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为准)学院介绍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实力雄厚。

它包含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十个二级学科,其中英语语言文学和印度语言文学为1988年和2002年两次审批的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9年6月,由原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和东方学系合并而成。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法语语言文学系、德语语言文学系、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化系、日语语言文化系和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系八个系和世界文学研究所,其中世界文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联合组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20个本科教学语种,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日语、阿拉伯语、蒙古语、朝鲜语、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尼-马来语、菲律宾语、印地语、梵巴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莱语;还有诸如阿卡德语等20多种语言的教学和研究资源。

同时学院还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全国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等二十一个学术研究机构。

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国外文学》、《语言学研究》和《东方研究》等。学院图书馆共有20个语种的二十三万余册藏书。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其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1902年恢复京师大学堂时,同文馆并入大学堂。分设英、俄、法、德、日五国语言文字专科。在百年多的历史上,这里始终汇聚着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杰出人才。

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这里汇聚了我国数十年来最优秀的一批外国语言文学大师,如朱光潜、曹靖华、冯至、马坚、季羡林、金克木、田德望、闻家驷、俞大絪、吴达元、赵萝蕤、杨周翰、李赋宁等知名教授。

进入世纪之交,这里又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他们已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中坚力量。本学科目前已经拥有一支语种较为齐全、学术梯队合理、研究力量雄厚的学术队伍,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人才辈出的局面。

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文革”以前就已开始培养研究生,目前已经拥有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十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和2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

2009年,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增设非洲文学方向,非洲项目作为学院学科建设的一个高端平台正式启动。

建院以来,共有四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一人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多人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2008和2012年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连续三次获得国家一级学科排名第一。

英语语言文学和印度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考评;亚非语言文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学院的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被增列为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201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的语言学为第14名、英语语言文学为第19名、现代语言(包括法、德、西班牙等)为第25名。在QS机构2011—2013年世界大学学科年度排名中,外国语学院相关的3个专业连年表现优异:现代语言(包括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欧洲现代语言)三年间分别位列全球第25名、第6名、第13名;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语言结构以及各种语言为何存在差异,包括口笔译和语言教育等领域”,为本院与校内其他院系共享的专业)分别位列第14名、第21名、第20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分别位列第19名、第39名、第50名。

”本学科以“确保质量,追求卓越”为指导原则,确立了比较完善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此外,本学科利用语种多、研究方向多、国际交流频繁、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积极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