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学张颂 张颂《朗读学》具体感受和朗读的作用

2018-05-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传媒大学张颂<朗读学>具体感受和朗读的作用具体感受第一节:形象感受朗读者对文字作品的分析.理解,必须伴随着感受.朗读者对作品的感受首先取

北京传媒大学张颂《朗读学》具体感受和朗读的作用

具体感受

第一节:形象感受

朗读者对文字作品的分析、理解,必须伴随着感受。朗读者对作品的感受首先取决于作品文字语言的形象性。干瘪枯燥的文字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读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引不起具体的感受。这种情况,用得着一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文字语言,特别是实词所具有的形象性,是表达思想感情、给人以感染的明显因素。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可谈了。形象性更深刻的含义当然远不止于此,不过这不是我们的探讨范围。我们所说的形象性,必须以作品为依据,从已有的文字语言中去挖掘。

中"爆如界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表明了文字语言与舞蹈艺术的相通,白居易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如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明了文字语言与音乐艺术的相通。

文字语言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描绘、刻画变化多端、气象万千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就是像"制造工具"这比较抽象化的概念,也会产生一定的形象性。从鲁班发明锯,到瓦特发明蒸气机,从石箭、石刀到导弹、飞船,都会为这个概念补充形象化的内涵和外延;更不用说"关关雎鸠"、"采采苤苡"和"云破月来花弄影"、"踏花归去马蹄香"了。 文字语言对朗读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造就了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