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鲁迅 胡适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骂胡适和梁实秋

2017-09-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大学历史系教授江勇振的<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日正当中"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揭示,胡适的收入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文人之冠.胡

近日,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大学历史系教授江勇振的《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日正当中”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揭示,胡适的收入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文人之冠。

胡适进北大的月薪是280元。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甘博和步济时于1918年、1919年在北京的社会调查,换算出胡适一个月280元的薪资,足够养活当时北京五口一家的穷人三年。根据美国联邦教育局的调查,1919学年度美国副教授的平均年薪是美金2486元,正教授的平均年薪是美金2628元。

胡适在北大的教授职称实际上等于是美国的副教授。他的月薪是280元,换算成年薪就是3360元。换算成美金,胡适的年薪相当于美金3300元,比美国正教授的平均待遇还遥遥超过将近700美金。

1917年9月10日,胡适到北大报到。由于第一个月的薪水还没领到,暂时住在学校的宿舍里。他在9月30日的家信里向母亲报告,饭钱每月才九元。在写这封家信的时候,已经和高一涵看好了地方:“彼处房钱不过六元,每人仅出三元耳。

合他种开销算起来,也不过每月四五十元之谱。”换句话说,扣掉所有的生活费,胡适每个月可以存下230元,足够养活北京穷苦人家两年四个月。他在11月26日的家信里向母亲报告他所备办的款项,一个半月的薪资就足够办一个婚礼。

五四运动以后,北洋政府开始拖欠教育经费。到了1921年3月,北京教育界有三个月没领到薪水了。在请愿、交涉毫无结果的情况之下,北京大学等国立专门以上八校,联合中小学校代表及学生,在6月3日到总统府请愿。不幸遭到卫兵用枪柄攻击,导致十余人受伤。

此后,用示威作为索薪的手段就变成了一个模式。就像蒋梦麟在《西潮》里所说的:教授“通常两三个月才拿到半个月的薪水。他们如果示威,通常就可以从教育部挤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薪水”。

问题是,拖欠薪水的现象不是暂时的,而是一年一年地持续下去。根据《鲁迅日记》,他1920被拖欠三个月的薪水900元;1921年被拖欠半年多的薪水;据许寿裳摘录手抄本, 1922年除补发了鲁迅去年下半年的薪水外,尚拖欠本年三个半月的薪水。

1923年12月到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担任助教的顾颉刚1925年日记载,他100元的月薪不但拖欠了半年以上,而且那千呼万唤始到来的欠薪,还是分次吐出的,这导致顾颉刚债台高筑。

由于北洋政府长年欠薪,北大的教授只有纷纷南下,另求生路。华侨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1926年一口气礼聘到一批从北大与北京来的教授与学者,如林语堂、鲁迅、孙伏园、顾颉刚、张星烺、沈兼士与罗常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