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张谨 谨去哪交易青铜器

2017-1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3月18,纽哉富比上拍一件估价不菲的青铜品--"青铜鸮首提梁壶".据考证,这件青铜器的铸造年代为东周早期的公元前八到七世纪,目前估价400万到600万美元.然而,这件被寄予厚望的铜壶却仅以略高于低估价的2900万币落槌.终因未能达到卖家预期而流拍.而另一件备受关注的由纽约佳士得计划3月20日上拍的"皿天全方罍",在上拍前夜便由湖南省博物馆及藏家集体私洽购得,将转赠湖南省博物馆.今年季春拍,市场上便有几件青铜重器"重现江湖",同时,保利和嘉德的春拍

3月18,纽哉富比上拍一件估价不菲的青铜品——“青铜鸮首提梁壶”。据考证,这件青铜器的铸造年代为东周早期的公元前八到七世纪,目前估价400万到600万美元。然而,这件被寄予厚望的铜壶却仅以略高于低估价的2900万币落槌。终因未能达到卖家预期而流拍。

而另一件备受关注的由纽约佳士得计划3月20日上拍的“皿天全方罍”,在上拍前夜便由湖南省博物馆及藏家集体私洽购得,将转赠湖南省博物馆。今年季春拍,市场上便有几件青铜重器“重现江湖”,同时,保利和嘉德的春拍也将有估价不菲的青铜器上拍。这些是否预示着青铜器收藏市场将在国内市场再度升温?

“国之重器”为何长期遇冷?

尽管,自有海外文物的拍卖以来,青铜器就是受行家的品类之一,但多年来,国内的青铜器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虽然长期存在民间私人交易,但目前,青铜器的市场价格却并没有像名清官窑瓷器、近现代书画这样不断被人热炒。

除去泛滥和文物法规的管制外,有业内专家认为,青铜器长期被市场忽视的主要原因与国人对古代品的认识不足和海外的市场操纵有关。

上海青铜器收藏家冯毅认为,国内的收藏界还没有认识到青铜器的价值。“特别是做的人,对青铜器几乎没有认识。因为,青铜器不会像明清官窑、名人字画一样被炒作,也没能在短期内迅速增值。”他说。

冯毅对此深有感触,目前的大多数收藏投资者对史不了解,对品等级的不了解,造成了审美判断的错误。“品的起码条件胜艺雅致与文化品位。这一点,正是青铜器所具备的”。

实际上,自2001年“皿天全方罍”次在纽约佳士得拍出高价后,曾经触带动过国内青铜器市场。但那时候的品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青铜器收藏并未引起国内市场的和关注。直到2006年,品市场出现波大行情爆发的时候,和内地才有多件青铜器拍出了前所未有的高价。在当年的铜器成交前十名中,青铜器占了6件,且成交价格大幅。

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上海崇源拍卖的西周周宜壶以2640万元币的高价拍出;澳门崇源拍卖首拍的青铜器商代晚期的鸮卣以862.5万港币拍出,随后,该公司秋拍中的错金银云纹鼎以517.5万港币拍出。

尽管,高古青铜器的价格在走高,但仍然没有明清御制铜器的价格涨幅惊人。加之2007年以后,青铜器流通量不足造成上拍数量大幅,高古铜器开始让位明清铜器。

而自去年,纽哉富比秋拍的“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古代青铜礼器”专场创造白手套佳绩以来,今年纽哉富比、佳士得同时上拍的这两件“高古重器”的出现,再次被业内人士看作“青铜器热潮”来临的重要标志。

“重器”拍卖会否引来又一波“青铜热”?

此次“皿天全方罍”再度出现,已经引起业内的高度关注。这会否引来自2006年以来的又一次的“青铜热”呢?

文物、青铜器研究专家贾文忠告诉记者,“皿天全方罍”的再次出现,不仅会带动青铜器市场,可能会让整个高古市场出现回潮。“市场终究会回到理性。青铜器自古以来就是收藏品。只是多年来并未受到市场的足够。”

他坚信,青铜器必然会成为今后重要的收藏品种。“前些年一些内家向港台藏家学习收藏,结果是后者将明清官瓷、紫砂壶地品高价卖给前者。实际上随着众多藏家对品的认识,青铜器终究会回到位。”

冯毅向记者举例,在苏富比、佳士得从1930年到1993年的所有各地的青铜、瓷杂的拍卖目录中,青铜器与明清茨比价,还属于正常范畴(那段时间还没有拍卖公司)。“1945年苏富比拍卖中的一只明代成化青花碗才40英镑,而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鸮壶1400英镑,后者就是今年3月18日苏富比纽约拍卖的这件坂本五郎旧藏——青铜鸮壶。如今明代成化青花碗高几乎要到2亿港元,春秋的青铜鸮壶才几百万港元。”

高古品的时代已经到来?

冯毅告诉记者,从目前市场的动向看,整个品市场正在向高古品推进。“大量被人、港台地区藏家淘汰出来的明清器物,包括字画、陶瓷、竹木牙角、掐丝珐琅、家具等等,以及近现代和当代工艺品几乎都已出手。内地接盘的投资者,以高价位买回。但这些明清、近现代和一些当代品,三五十年不会解套。”

他认为,这些近、现代品的价格比实际价值高出了百倍以上,但相比而言,高古青铜品却太便宜了。

在冯毅看:“自古以来青铜就是站在所有品之上的,清末民初时候一件古代青铜器就可以交换几十件乃至几百件清三代官窑器。”

他举例,1993年,伦敦苏富比拍卖的一件西周青铜簋价格是84万英镑,同时上拍的一件乾隆官窑器粉彩百吗才2万英镑,青铜器价格超乾隆官窑瓷价格42倍之多。而时至,明清官窑瓷却常常几十倍于青铜器的价格。后者20年的涨幅,是青铜器难以企及的。

由此比较也可以看出,古代青铜品处在价值洼地。目前,收藏家尚对古代青铜品在的地位与青铜铸造工艺的成就不甚了解。1927年此皿方罍器身以80万美元被英国商人巴尔买走带回英国的时候,当时的满清官窑器平均一块美元一件;而当时80万美元可以买下上海黄浦江边的和平饭店。”

他提醒国内广大藏家,目前高古品正处于“吸筹”、“更换”的阶段,如果这个时期不能觉醒,的者或将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