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式伟多大 盛大许式伟:影响我一生的五个重要选择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每个人的际遇是不同的,面临选择时,人们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但各有精彩的人生.而今天要说的是我的选择.跟随着这些选择背后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的际遇是不同的,面临选择时,人们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但各有精彩的人生。而今天要说的是我的选择。跟随着这些选择背后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每当我想起这些有趣的事儿,我都会有意识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并以此作为我面临下一次选择时思考的起点。

第一个选择:考中专还是考高中?

我的第一个重要选择,是在初中毕业的时候。我面临的选择是:到底考中专还是考高中。

这个问题对于如今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或许并不是一次让人为难的选择。但是对于我来说,却足以影响一生。我当时所处的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是:有能力就应该考中专,没本事才去上高中。事实上,班上所有比我成绩好的几位同学无一例外全部选择了考中专。

这种观念不只是学生中有, 家长(包括我父母)有,老师也有。我的班主任得知我填写了报考高中的志愿后,曾对我父母说过一句话:“你儿子考高中,那肯定是没啥问题的,就是可惜了。”言下之意我这么没有“志气”,他表示很无奈。

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我有时会想,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我可以做出这样一个违背老师和家长意愿的选择。

我的父亲很勤劳,但在我幼年时好赌成性,劳动所得都拿去赌了,导致家里一穷二白。后来我母亲用极大的智慧感召了父亲,使他明白了赌博对家庭的危害,最后弃赌从商,做起小生意,家境由此慢慢转好,在我小学四年级左右甚至建了一所新房子。

我父亲老实巴结,不怎么会说话,除了勤劳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极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自从放弃赌博后,我真的就从未见他再去赌。另一件事是戒烟。做小生意的时候,父亲很会抽烟,一天大概需要抽2包甚至更多。

我在珠海买房后,接父母过来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骗他说,城市里禁止抽烟的。我父亲点头说他不抽。说不抽就不抽,哪怕最后很快就明白这只是一句善意的谎言。他在珠海期间,真的一根烟都不沾。有时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人说戒烟难,而他居然说戒就真的戒了。

但是要说对我个性影响最大的,我仍然会毫不犹豫地认为是我的母亲。在家庭清贫如洗的情况下,在多数家庭都急着让孩子早点弃学给家里做劳力,或者出去打工挣钱的背景下,我妈无怨无悔地让三个孩子念完书。包括我读大学的时候,花了1500元和四位同学合买了一台586,以及后来又独立买了一台电脑,我妈可以说几乎都是无条件支持。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妈走的是“理为先”的路。当我犯错的时候,我妈会清楚地告诉我为什么这件事情这样做是不对的,然后才进行惩罚。在我的意见与父母的意见相左时,多数情况下我妈会让我自己决定如何去做,除非她认为那样十分不妥。

我还记得,曾用两条长凳把妹妹夹在中间,以便照看妹妹,而当时我自己都还很小,还没上学,还只是刚刚学会照顾自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那时的我不得不学会自立,也比周围多数的同龄人更懂得去思考,懂得凡事该有自己的见解。

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两件事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很可能促使我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家长的安排未必就是对的。

上小学的时候,有个邻居非常重男轻女,女儿不只包管所有家务,小学毕业后,连上学的机会也被剥夺了。而该邻居儿子有点痴呆,却被安排继续上学。

另一件事发生在我读初二的时期。我们家乡发生了一场宗族械斗,是周、鲍、许三姓氏的联盟对战王、汤、戴三姓氏的联盟。这场现实中的“战斗”,场面很热闹,双方都黑压压的一片人,还拿了打猎用的汽枪和土炮。炮轰过来轰过去,两边的人吆喝着、僵持着……关于这场械斗,我当时的年龄不足以让我明白它的前因后果。

后来也来了武警,不过并没有进行任何的“镇压”活动,这场无厘头的闹剧就收场了。回家路上,我心底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那些看起来比我高大许多的长辈们,其实并不真正地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第二个选择:看重比赛与考试,还是反之?

我的第二个重要选择——看重比赛和考试成绩,还是反之,源自一个看似平淡的事件:高中时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意外兵败滑铁卢。

初中阶段,我长期参加数学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这让我进入高中后,继续对数学维持了一种狂热的爱好。平常的校内数学竞赛成绩一直不错,但在一次全国数学竞赛地区选拔赛中,居然连榜单都没有进,令数学老师大跌眼镜。

那天,我郁闷地绕学校旁的东湖湖畔转了好几圈。等冷静下来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进入了一个误区。比赛并不是我的全部,但是我对其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这导致我偏科现象异常严重,甚至英语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这样的发现让我幡然醒悟。我认识到,选择竞赛其实是为别人的眼光而活,而我的价值,并不需要通过比赛或者考试来证明自己。

从那一刻起,我不再看重任何比赛或考试的名次,对比赛,或者考试这个话题看得比好些同学要透彻。比如,我认为考试只是我作为学生不得不去参与的事件,但是它们本身对我的未来并不真正代表着什么。从那时开始,我放弃了只单一迷恋数学的做法,重新拾起已经荒废了许久的英语。很快,高三时,我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迅速排入班级前八名。这种神奇的进步速度,让我的英语老师很惊讶,并被她作为激励我的学弟学妹们的典范去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