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陈建中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中国只有一个上海 上海只有一个沪剧

2018-03-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她,从小热爱演唱,嗓音清纯甜润,富有感染力,有"小周璇"美誉;她,毕生致力于探索传统戏曲与民歌的创新融合,尝试把现代歌曲的节奏和气声技巧运用到沪剧演唱中去;她,

她,从小热爱演唱,嗓音清纯甜润,富有感染力,有“小周璇”美誉;她,毕生致力于探索传统戏曲与民歌的创新融合,尝试把现代歌曲的节奏和气声技巧运用到沪剧演唱中去;她,勇于担当,大力培养新人,薪火相传,不断把年轻一代推向舞台中央;她是当代沪剧的领军人物、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资料图:2006年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新年音乐会

清丽动人的“金丝鸟”

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出演周璇一炮而红。她的表演情深味浓,柔中有刚,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初出茅庐便享誉大江南北,成为同时代演员中的佼佼者。

资料图:《璇子》中饰“周璇”

尤其是沪剧电视连续剧《璇子》,不仅使其获得“小周璇”的美誉,更一举摘得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展开了其艺术创作的新天地。而《璇子》中的著名唱段《金丝鸟》也成为了新时期沪剧的标识,至今传唱不息,影响深远。

资料图:沪剧《瑞珏》中饰“瑞珏”

茅善玉从小爱唱歌,嗓音清纯甜润,富有感染力。《璇子》中有不少影星周璇当年的红歌,如:《天涯歌女》、《四季歌》,茅善玉重新演绎,从音色、吐字到旋律,与当年的周璇几可乱真,颇显其艺术天赋。之后,茅善玉有意涉足歌坛,探索戏曲与歌曲的结合之路。

她演唱的民歌《太湖美》别具韵味,带有浓浓的“茅腔”。沪剧电视连续剧《姐妹俩》主题歌《生活之路》是沪剧作曲家万智卿为茅善玉量身定作的现代歌曲,旋律热情明快,极富时代特色,而经茅善玉演唱,便带有明显的“沪”味。

资料图:《石榴裙下》中饰“卢雯慧”茅善玉

几十年来,茅善玉始终尝试把现代歌曲的节奏和气声的技巧运用到沪剧演唱中去,因而,她的演唱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茅善玉曾经多次演唱《燕燕做媒》,不断注入“似歌非歌”的新元素,可谓“越唱越时尚”,更将这首沪剧名曲唱到金色维也纳大厅,传递上海的城市文化。

清风袭人的“江南雨”

几十年来,茅善玉尝试演唱民歌、沪歌达几十首,颇有心得。2009年,出版过民歌专辑CD《上善若水:江南小调——茅善玉的歌》,细腻的演唱方法,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独到的唱腔处理,加上现代编配手法,华丽的乐队伴奏,令整张专辑耐人寻味。

资料图:《雷雨》(茅善玉饰繁漪)

《江南雨》是一首典型的沪歌,也是茅善玉处于艺术黄金期演绎的较为成熟的沪歌。整首歌充分发挥茅善玉中音区富于磁性的特点,似一位农家女娓娓道来,温婉不失热情,令人情不自禁地置身于江南古镇而流连忘返。

资料图:《红灯记》中饰“李铁梅”

《沪上风情》虽是演唱会中的应景之作,但茅善玉巧妙地游走于沪剧与歌曲之中,从前段沪剧的“反十字调”到后段的现代摇滚旋律,演绎出新旧上海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节奏,刻上深深的“上海”烙印。

守望理想的“茅院长”

2002年初,茅善玉走马上任,挑起上海沪剧院院长的重担,成为当时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最年轻的法人代表。作为当代沪剧的领军人物,茅善玉在十三年的从政之路上,为了她所热爱并毕生追求的事业,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开辟新境,使“上海的声音”成为沪剧的一张名片。

同时,大力培养新人,薪火相传,使年轻一代逐步走向舞台中央;勇于探索新题材,大胆尝试新形式,焕发沪剧的生命力;走向社区、走进校园,传承沪语及沪剧艺术……正因如此,在演出《敦煌女儿》时,茅善玉将自己执著追求梦想的感怀完全融入进女主人公樊锦诗的心灵之中,一曲《守望理想》荡气回肠,感天动地!

图:沪剧《敦煌女儿》

资料图:沪剧邓世昌-茅善玉

当《金丝鸟》由跨剧种的舞台姐妹们再次“鸣叫歌唱”时,我们更坚信茅院长的话:“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上海只有一个沪剧。作为上海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的特殊地域文化,沪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随着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这一见证与记录了上海发展历程的剧种将和这个城市一起继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