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路的电影 中国儿童电影90年:光影流转中的童年记忆

2017-05-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第一部儿童短片<顽童>诞生至2012年,中国儿童电影已经走过了90年的路程.90年中,这些关于儿童的影像从短到长,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喧

从第一部儿童短片《顽童》诞生至2012年,中国儿童电影已经走过了90年的路程。90年中,这些关于儿童的影像从短到长,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喧闹,记录了无数孩子的欢笑,也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成长。总有那样一部影片深藏在我们的记忆中,为我们带来对于这个世界的最初印象,并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心田,最终成长为精神家园的参天大树。

总有那么一部影片,带给我们最初的人生启蒙,如一把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可以说,儿童电影承载了一个民族的童年记忆。

孤儿救祖:

背负沉重的早期儿童电影

回溯中国电影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是拍摄于1922年的短片《顽童》。这部由上海影戏公司拍摄的仅有一本的短片,虽然延续了当时充斥国内影坛的滑稽打闹影片的衣钵,艺术和思想上乏善可陈,但因其是第一部由儿童扮演主要角色并演绎儿童自己的故事,因此被视为中国儿童电影的滥觞之作。

真正意义上的较为成熟的儿童电影当属拍摄于1923年的《孤儿救祖记》。这部电影由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王汉伦、郑小秋等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富翁杨寿昌在儿子死后,怀疑儿媳不贞,将其赶出家门。儿媳余蔚如忍辱负重,将儿子养大成人,送入杨寿昌所办的学校读书。当年陷害儿媳的侄子密谋害死杨寿昌,夺其家产,被孙子余璞挺身相救,于是真相大白,一家人终于团聚。

当时的中国影坛一片滑稽打闹,稀有大雅正声。《孤儿救祖记》以横空出世的姿态,轰动影坛。中国电影借此开始走出低谷,进入自己的第一个空前繁荣期。《孤儿救祖记》不自觉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片种——儿童电影,并以票房口碑双丰收的骄人成绩为之后的中国儿童电影树立起绝佳的典范。

它的影响已不仅限于儿童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它开创了一个经典的叙事模式,而其关注社会现实、注重道德教化的精神也浸润在此后中国电影的创作中,成为很多影片的文化诉求和道德遗绪。

之后的儿童电影创作又复归沉寂,直到1936年的《迷途的羔羊》再次将儿童片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获得广泛赞誉。《迷途的羔羊》由蔡楚生编导,郑君里和陈娟娟主演。影片将镜头对准一群流浪儿,他们孤苦无着,四处流浪,尝尽人间冷暖,短暂拥有而再次失去,充满希望却一次次失望,最后老仆死去,流浪儿被警察追逼到摩天大楼顶端,偌大的世界,流浪儿们却无处可去,在绝望的痛哭声中影片戛然而止,随即推出字幕:各位!

假如这些“迷途的羔羊”——无辜的孩子们,是你亲爱的弟妹,或者儿女,你应该有什么感想?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影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也有所创新,更注重通过剪辑来处理影片的时空结构,节奏张弛有致。

拍摄于1948年的《三毛流浪记》是这一时期儿童电影的集大成者,编、导、演、摄、录、美等各方面都臻于成熟,代表着新中国成立前儿童电影的最高水平。这部影片根据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改编,由赵明、严恭导演。影片表现的对象同样为流浪儿,描绘了三毛的一系列曲折悲惨的遭遇,但较之《迷途的羔羊》,三毛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鲜明的形象,淳朴的情感,乐天的性格,反抗的精神,使得三毛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儿童形象之一。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魅力至今不衰。

新中国成立前的儿童电影,以其探索和创新,开辟出一条中国儿童电影的曲折之路,但是身处旧中国苦难深重的历史现实中,中国的儿童电影从诞生之日起,便携带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些影片大多表现严峻的社会问题,反映旧中国儿童的悲惨命运,孤儿、苦难、抗日成为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大都负载沉重,鲜有活泼明朗的作品出现。

闪闪红星:

政治语境中的红色记忆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的儿童电影也开启了新的篇章。从1949年到1965年的17年间,共生产儿童电影39部,不仅在数量上比新中国成立前有明显增长,而且从影片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貌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儿童电影从头到脚都焕然一新,脱离了孤儿和苦难,转而表现小英雄和好学生,以崭新的面貌折射出新时代的新气象。

17年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儿童电影,比如《鸡毛信》《祖国的花朵》《红孩子》《马兰花》《小兵张嘎》《小铃铛》等,这些影片在艺术和思想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深受人们喜爱,海娃、张嘎、小铃铛等经典的儿童形象深入人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儿童电影工作者带着欣喜的心情投入创作,经过认真的准备,1955年,由林兰编剧、严恭导演,拍摄了第一部正面反映校园生活的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同为严恭导演,如果说《三毛流浪记》所表现的是旧社会儿童的悲惨命运,那么《祖国的花朵》所描绘的则是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它通过小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故事,展现出新中国儿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既是新时代小主人幸福生活的画卷,更是社会主义新中国道德风貌的颂歌,充满欢快清新的时代感。

其中的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脍炙人口,传唱至今。

反映革命战争年代少年儿童成长也是17年儿童电影中一个主要的类型,而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早已家喻户晓的影片《小兵张嘎》。这部影片无论从思想性的深刻程度,人物性格塑造的丰富性以及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成为中国儿童电影永恒的经典,也代表着这一时期儿童电影的新高度。

《小兵张嘎》亦未能脱离当时的政治语境,走的仍然是革命战争时期小英雄的路子,但是在这样的题材表现上,编导人员并未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在电影语言和电影美学上作了有力的探索,从而具有了久远的艺术价值。这部影片尝试大量运用长镜头,在镜头调度和空间处理上尤为精到,即使在今天也是学习电影语言的垂范之作。姜文在谈到老电影时,就承认自己的创作深受《小兵张嘎》的影响。

但是,儿童电影在经历17年的茁壮成长后,却在“文革”期间止步不前。“文革时期”,文艺创作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强烈干扰,呈现出万马齐喑的局面。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中,儿童电影仅仅只有14部,而这些影片几乎都是在最后3年拍摄的。在这样的文化荒芜中,《闪闪的红星》所绽放的耀眼光辉就显得难能可贵。

《闪闪的红星》拍摄于1974年,影片成功地塑造了潘冬子的小英雄形象,一经放映,就成了当时的“经典”。影片受制于当时的政治气候和“三突出”创作原则的影响,或多或少带有特定时代的独特印记,无法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影响,潘冬子的人物形象也难免受到伤害,但是通过艺术家的努力,影片最终还是从政治的桎梏中挣脱出来,以其艺术魅力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

纵观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多为革命战争题材。其二,生存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夹缝中,尽管全力保全,仍不免有所扭曲,被打上时代和政治的烙印。这时期的儿童电影的创作观以及儿童观都无力跳脱出当时的时代,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这些珍贵的儿童电影,仍然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一代人永恒的时代记忆。

豆蔻年华:

色彩斑斓的儿童影像万花筒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儿童电影迎来自己最好的时期。摆脱了之前的旧包袱和束缚,宽松的文化环境,崭新的社会面貌,以及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得中国的儿童电影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从1976年到20世纪末的23年间,总计拍片242部,是过去54年间拍片总和的3倍还多。儿童电影工作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打造出新时期儿童电影繁荣绚烂、多姿多彩的喜人景象。

纵观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或可分为以下几类题材:

校园生活 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数量最多的大概就集中在校园题材,表现孩子在校园中的成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师生情以及学生之间的友情。这一题材的电影主要有:《苗苗》《豆蔻年华》《我和我的同学们》《失踪的女中学生》《我的九月》《草房子》《花季雨季》《一个都不能少》等。

《豆蔻年华》拍摄于1989年,根据长篇小说《走向十八岁》改编,邱中义、徐耿导演,是表现校园生活的影片中较为优秀的一部。影片描写了一群中学生的生活,通过一对好友曹咪咪和姚小禾之间的情感纠葛与冲突,深入探讨了新时期的少年儿童所应秉承的价值观念,以及真善美的标准,对青少年的人生道路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拍摄于1990年的《我的九月》,以其深沉的思考,精湛的艺术,以及对现实当下的观照,将中国的儿童电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堪称这一时期儿童电影的代表作。这部影片根据罗辰生的小说《傻老师》改编,由尹力导演,描述了北京一所小学的学生安建军,在北京亚运会到来前夕,从怯懦到自信,从依赖到独立的成长变化过程。

影片真正实现了从儿童的角度去发现儿童,从最普通的一个小学生“安大傻子”入手,将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看似平常琐碎的小事重新编码,致力于唤醒安建军的人格意识,在青少年中呼唤一种健全人格的建立,透露出创作者的深沉思考。

影片具有强烈的现实风格,运镜成熟大气,场面调度游刃有余,通过北京一处大杂院,将90年代的北京生活热气腾腾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弥漫着浓浓的京味。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上,该片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青春关怀 这一类题材着重表现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和寻找、阵痛和蜕变,对于孩子们在青春成长中找寻到人生的正确方向有指导意义。这类影片有《红衣少女》《多梦时节》《哦,香雪》等。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儿童电影迫切地需要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的诞生,来诠释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这时候,《红衣少女》的出现,让人们眼前一亮。这部影片根据铁凝的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学生形象——安然。

安然善良、纯洁、开放、积极,用她那清澈、犀利的目光审视世界。这个女中学生以她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引起人们特别是同龄人的共鸣。老一辈电影家夏衍评论这个形象“不是50年代,也不是70年代的少年,而真正是80年代的一个典型。”

与《红衣少女》不同,《哦,香雪》塑造了三个乡村里的女孩子。新修建的铁路要路过村庄,这给村子里的女孩子的生活带来变化,从短暂停留的火车的车窗里,她们得以窥见外面的世界。影片改编自铁凝的同名小说,由王好为导演。影片以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农业文明与现代文明所发生的碰撞,以及在这种文明的变迁中所折射出的人性之美。

战争题材 相较于之前战争题材的儿童片,这一时期的影片对于战争有不同角度的思考。《我只流三次泪》《战争子午线》《三毛从军记》等这些影片或者将战争作为儿童成长的背景,或者从儿童的视角对战争作出反思,或者以戏谑的姿态对战争完成反思和解构,都对战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表达。

在战争题材的儿童电影中,《战争子午线》是较为成功的一部,影片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视角来表现战争,突破了以前“战争小英雄”的陈旧模式,而是采用更加客观和理性的姿态重新反思战争的残酷。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一部另类的儿童电影——《三毛从军记》。

这部喜剧影片将经典形象三毛放到抗日和解放战争的背景中,用杂耍般的镜头,表现了三毛在军队中所发生的种种啼笑皆非的故事,战争的残酷也被解构得荒诞可笑。这部欢乐的影片,在追求娱乐效果的同时,也充满智慧和悲悯情怀,而且尤为难得的是影片所体现出的可贵的游戏精神。

科学幻想 这是从这一时期才有的新的儿童片类型。这类影片可以说是完全针对儿童拍摄,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影片在启迪孩子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也将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灌输到孩子的心灵中。《霹雳贝贝》《魔表》《大气层消失》《疯狂的兔子》《危险智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多数“80后”的观众至今仍然记得一部科幻片《霹雳贝贝》,这部充满幻想色彩的影片曾经带给他们观影的快乐和无尽的想象。影片讲述一个叫贝贝的孩子,因为一次偶然的遭遇而具有了特异功能——身上带电。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同时也给他带来烦恼。

最终与外星人再次相遇时,他提出自己的要求:还给我一个正常的童年。这部由张之路编剧,宋崇、翁路明导演的影片是中国第一部少年儿童科幻电影,以非凡的想象力,拓展了少儿观众的观影视野,也让科幻电影这一类型片在中国生根发芽。

家庭亲情 孩子纯真无瑕的心灵中,葆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反映家庭亲情的影片也成为儿童电影一个主要的题材。《心香》《天堂回信》《杂嘴子》《落河镇的兄弟》《漂亮妈妈》《背起爸爸上学》《吾家有女》等影片,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感人至深。

《天堂回信》表现的是爷孙间的深情。晨晨因父母在国外,自小跟爷爷长大,但是自从妈妈回来后,晨晨被带离爷爷家,最终妈妈理解爷孙之间的感情后,带着晨晨去给爷爷过生日时,爷爷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晨晨把给爷爷的贺卡用风筝放飞,然后等待爷爷在天堂的回信。影片清新淡雅,情感细腻,娓娓道来中让人感知亲情的可贵。

《背起爸爸上学》讲述的是一个贫困家庭中的孩子,与命运奋力抗争,在爸爸瘫痪后,毅然背起爸爸上学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城市里的孩子看来难以想象,然而正是这种逆境激发出小主人公坚强的意志与高贵的精神,在贫瘠的土地上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却极为富有,这正是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

童年回忆 有一类影片从成人的立场回望童年,追述童年中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得影片具有浓浓的回忆的色彩。此类影片的代表作有《城南旧事》《草房子》等。

《草房子》是拍摄于1999年的关于童年回忆的一部优秀的影片,由曹文轩编剧,徐耿导演。影片讲述了小主人公桑桑在油麻地小学所经历的难忘的童年往事,这些往事深深地植入桑桑的人生记忆中,也因其回忆而蒙上一层唯美美好的色彩。影片画面唯美诗意,叙事散文化,用雅致的笔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富有独特风情的人生画卷。童年中那些最美好的情愫,在岁月中渐渐发酵,最后成为人性的升华。

改革开放后的儿童电影,摆脱了之前儿童电影单一的面貌,无论从思想观念、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态势。新一代的儿童电影工作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将艺术的触角延伸至儿童世界的各个角落,使得儿童世界的各种声音得以通畅表达,得以诗意呈现,他们用手中的摄影机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地勾勒出新时期中国儿童的精神图景。

这时期的儿童电影也更多地走向世界,在国际电影节中屡有斩获,用东方的影像和故事征服了世界观众。

《哦,香雪》《火焰山来的鼓手》《天堂回信》连续3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取得三连冠的佳绩,这足以说明中国的儿童电影在世界影坛中的重要位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电影仍然难以避免说教的弊病,脱离生活,远离孩子。同时,面对市场浪潮的冲击,中国的儿童电影也经历了迷茫和失落,而要重新寻找到自我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寻找成龙:

中国儿童电影之路在何方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儿童影片在惯性中继续前行,但是旧有的生产体制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曾经一度陷入低潮。所幸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民营资本的介入,又重新为中国的儿童电影注入新的活力。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共拍摄儿童电影352部,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同时题材也得到极大拓展。

新世纪的儿童电影有以下几个特点:

青春成长的全新表达

青春成长题材依然是新世纪儿童电影的主旋律,但是一些校园和成长题材的影片较之以前却别具新意,或者在思想内容上更加深沉理性,或者在视角上更加独到新颖,或者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时尚现代。这一类的电影有《无声的河》《王首先的夏天》《女生日记》等。

《无声的河》所选择的生活领域是残疾人的世界,影片讲述一个年轻的老师文治到一所聋哑学校后,与他的残疾学生们相知相识、互帮互助的故事,文治最终在学生们“无声”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个健全的人反倒得到残疾人的鼓励和帮助,影片正是从这一角度表达了正常人与残疾人平等的主题,并告诉观众,心灵的强大比身体的健全更为重要。

《王首先的夏天》讲述的是一个摄制组来到小山村后给王首先带来的情感波动和心灵冲击。这样的题材与《哦,香雪》有几分相似,但同样是讨论现代文明与农村文明的碰撞,《王首先的夏天》在影片的表达和叙述上更为理性克制,不同于《哦,香雪》中单纯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王首先的夏天》也表达了王首先在面对现代文明时的怀疑、焦虑的复杂心理。

苦难中盛开的人性之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少年儿童大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新世纪以来的电影工作者却更多地将镜头对准贫困与苦难,意图捕捉在与苦难对抗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精神正能量。这一类影片有《上学路上》《走路上学》《暖春》等。

《上学路上》的故事非常简单:穷孩子王燕为了凑够学费,远赴枸杞园摘枸杞挣钱,由此开始了赚钱的艰难旅程。导演方刚亮用丰富的影像语言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津津有味,感人至深。尤其可贵的是影片并没有刻意渲染苦难和贫穷,自始至终洋溢着健康明亮的快乐,而且随处可见的童真童趣也使得影片没那么沉重。

主动适应市场的类型片创作

在如今市场大潮的包围中,一些影片在确立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开始寻找自己的市场定位。他们积极求变,学习类型片规律,尝试寻找适应市场规律的生产模式,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为儿童片的生存与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科幻影片《宝葫芦的秘密》根据张天翼同名童话改编而成,原童话所拥有的读者为影片奠定了受众基础,而创作者又加入许多富有时代感的内容,更加的契合当代青少年的观影心理,影片最终在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与《哈利·波特》的夹击中,仍取得了2200万左右的票房成绩,足以说明中国观众对它的认可。

《长江七号》是影视明星周星驰试水儿童片领域的作品,融合了科幻、家庭伦理、喜剧等多种商业类型,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而《寻找成龙》更是号召来群星助演,为儿童片的市场化运作做出有益的尝试。

纵观新世纪儿童电影的创作,虽然在数量、题材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面是不断增长的影片生产数量,另一面却是孩子们在电影院中无电影可看;一面是国内拍出来的儿童片孩子们不爱看,另一面国外的儿童电影像《哈利·波特》《狮子王》等影片却在中国取得高票房,这样的反差值得深思。

面对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大潮,儿童电影应该主动调整,寻求出路。除了市场的原因以外,创作人才的匮乏,生产机制的制约,文化观念的落后等等,都是当今儿童电影所存在的问题。

国家扶持是否是治本的良药,如何在影片的社会效益和商业目的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仍是电影工作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努力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中国的儿童电影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