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武侯庙赏析 (唐)杜甫《武侯庙》阅读答案鉴赏赏析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8-04-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武侯庙① (唐)杜甫 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①武侯庙:在夔州,祭祀诸葛亮(武乡侯).②丹青:两种颜料,此指诸葛亮绘像

武侯庙① (唐)杜甫 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①武侯庙:在夔州,祭祀诸葛亮(武乡侯)。②丹青:两种颜料,此指诸葛亮绘像。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在《武侯庙》和《春望》中,诗人都写到了“草木”,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2分)借景抒情,都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林苍苍的景象,反衬出人迹之罕见。 ⑵(2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也抒发了诗人不能实现远大抱负的抑郁之情。

赏析 杜甫的晚年穷途潦倒,在成都住了几年后,便扶老携幼,举家东迁,到哪儿去,没有明确的目的,“漂泊西南天地间”。途中在夔州滞留。诗人无所事事,一天来到武侯祠,看到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咏怀五绝诗。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这两句写诗人瞻仰武侯庙所看到的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上句写庙。诗中“丹青”,指庙中的壁画;“落”,剥落、脱落。从“遗”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来祭拜的人很少。

想当年诸葛亮为蜀汉的创建和巩固,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诸葛亮的遗庙竟是这样的景象,诗人顿生感慨。再看下句,诗人站在武侯庙放眼四望,周遭环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凉。“空山”,指白帝山。诗人用一个“空”字,似乎是说这山上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说明人迹稀少;一个“长”字,说明草木无忧无顾地生长,倒很茂盛,进一步反衬出武侯庙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伤!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这两句由武侯庙写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刘备以及后主,赞叹有加。

诗人似乎还能听到诸葛亮作《出师表》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在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啊!上句“犹闻辞后主”,“后主”,指刘禅,刘备之子,小名“阿斗”,刘备去世后接任蜀帝,在位41年(223-263年),诸葛亮死后,他任用宦官黄皓、佞臣谯周而亡国。

“犹闻”二字,写出诗人瞻仰诸葛亮遗庙,思绪万千,诸葛亮的所行所为,在诗人的脑海里翻腾,一下子拉近了诗人与诸葛亮的时空距离。

诗人感到,诸葛亮真是伟大,走出南阳,辅佐了先帝,又辅佐后主;一生操劳,最后病死北伐军中。于是诗人认为诸葛亮衷心辅佐后主,是最值得大树特树的,于是写下了这两句千古名句。

“辞后主”,蜀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兵汉中,实行伐魏,临行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告诫后主要亲君子,远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贞之心。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在《后出师表》中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忠义之心,溢于言表。

下句“不复卧南阳”是上句的继续,由于诸葛亮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在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阳了。“南阳”,郡名,在今湖北省南阳市,市西有卧龙岗,诸葛亮曾躬耕于此。“不复”二字,既写出了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情,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的伟大功业和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赞叹之情和无法功成身退返故乡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虚实相生,融情于景。诗的前两句写武侯庙的荒凉破败,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也为后两句的抒怀作铺垫;后两句触景生情,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而长眠他乡,诚如诗人在《蜀相》诗中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首诗可以说是情景交融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补充资料

吴漳与杜甫的一次“过招”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蔡宏伟

   我在一篇关于杜甫的小文章《中学生怎样读杜甫诗》中就曾主张读杜甫诗“要在与同时代诗人或同题材诗作的比较中,认识体味杜甫作为‘诗圣’所臻及的思想艺术境界”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学生朋友“化‘耳食之论’为切身体会”。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有比较才有鉴别”这一点上编写得很到位,值得称道。要让学生知道杜甫诗作《蜀相》在大量歌咏诸葛亮的诗作中的地位,不作比较的话,显然无法说清楚。

教材引入元朝人吴漳(教材注明作者是“佚名”)的《武侯庙》作为与《蜀相》对读的材料,对于开阔中学师生的视野,培养中学生读诗赏诗的鉴别、评判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武侯庙》这首怀古诗受到后人重视,第一个要感谢的人是明朝学者杨慎,其次是《杜诗详注》的编者仇兆鳌。

杨慎在《升庵诗话》里对《武侯庙》一诗作了很高的评价,仇兆鳌引述杨慎的观点,并且作了附议。我们今天在《杜诗详注》卷九里还能读得到他们两个人的一唱一和:

   “杨慎曰:正德戊寅,于武侯祠见壁间有诗云:‘剑江春水绿(一作“渌”)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此诗始终皆武侯事,虽子美或未过之,惜不知其姓名耳。    今按(仇兆鳌按):杜诗(指《蜀相》)先祠庙而后吊古,此诗先吊古而后祠庙。其云春水,指当时出师之时;又云秋草,乃后人谒祠之日。结用‘万古’、‘三分’,亦本杜咏怀诸葛诗。但杜是以虚对实,此则以实对虚,尤为斟酌耳。此诗升庵阙其姓名,后阅《七修类稿》,载戴天锡集句,知是元人吴漳作也。”②

   元朝人吴漳写《武侯庙》(据《元音》卷十,此诗诗题当作《题南阳诸葛庙》)时估计没想到要以此与“诗圣”杜甫“过招”,经杨慎、仇兆鳌的“怂恿”和“经纪”,再加上沈德潜、朱庭珍等人的“站脚助威”,这场“关公战秦琼”的好戏硬是在诗坛上演了。

杨慎认为《武侯庙》一诗“始终皆武侯事”,所以“虽子美或未过之”。《蜀相》“输”给《武侯庙》的主要原因是整首诗未能做到“始终皆武侯事”。通俗点说,《蜀相》8句诗里,除了写诸葛亮的,有写刘备的,如“三顾频烦天下计”;还有写杜甫及后人的,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因为这几句诗的存在,杨慎就有了比较结论:《武侯庙》诗的材料要集中。    仇兆鳌发现杜甫写的《蜀相》是“先祠庙而后吊古”,先写自己参观武侯祠的见闻,再结合史实抒发怀念诸葛亮的感慨,属于“以虚对实”;吴漳的《武侯庙》是“先吊古而后祠庙”,先排列有关诸葛亮出征伐魏、五丈原病死的史实,再写参观南阳武侯庙后的所见所感,属于“以实对虚”。

仇兆鳌是注重史实的,他欣赏《武侯庙》,称赞该诗“尤为斟酌耳”,就因为这首诗能先排列史实。 杨慎、仇兆鳌认可的《武侯庙》赖以与《蜀相》“过招”的这两个“优势”,恰恰正是《武侯庙》在艺术手法上逊色于《蜀相》的地方。

   杨慎主张诗歌的材料要集中,这是正确的;但集中并不指一首诗每一句都要写诸葛亮。诗是以诸葛亮为题材,里面涉及到作者参观祠庙的见闻、作者对诸葛亮的情感以及对诸葛亮业绩的评价,景、情、理的浑然一体才是真正的集中。

《蜀相》一诗由作者的参观写到感动、感慨,写作者活动的诗句,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长使英雄泪满襟”,用意依旧在诸葛亮身上。

至于写刘备的那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不过是诗人用以侧面烘托的小技巧的运用,体现杜甫笔法的灵活多变。《武侯庙》的失败就在于排比史实与议论、写景的内容过于集中,形成一种堆砌。

第一联两句分写不同地域的两处景,展现诸葛亮春日出征,而后在五丈原病死的情景;第二联议论,为诸葛亮未能完成辅佐刘禅的事业而遗憾;第三联又是写分写两处不同地域的景,作者正参观着的南阳武侯庙以及想像中的西蜀暮色;第四联又是议论,赞美诸葛亮维护正统虽败犹荣的事迹。

八句诗相互游离,无法浑成。    仇兆鳌光注意到历史材料在咏史怀古诗里的重要性。其实,先叙史实还是后叙史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一首诗要条理分明、脉络清晰。

《武侯庙》一诗之所以景、情、理互不搭界,难以浑成,原因就在于没有一条贯串始终的义脉。《蜀相》以作者的所见所感串成全篇,《武侯庙》呢?说它“有句无篇”,未必过分。

在艺术手法上,《武侯庙》只能充当《蜀相》的失败版;在表现内容方面,《武侯庙》恐怕连与《蜀相》“对话”的资格也没有。《蜀相》“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也”③,它歌咏的诸葛亮,早超越了历史典籍中的记载,具有一个文学典型形象才能有的意义。

《武侯庙》不过是首“凭吊古迹的诗,对诸葛亮表示了深挚怀念和仰慕之情”④,它拘泥于史实,申发些诸如“正统”、“莫将成败论三分”的平庸见解。

《蜀相》是中国诗坛里的苍松,注定是要斗霜战雪的;《武侯庙》是丛寻常灌木,它至多添一点绿意。    吴漳这次无意的“过招”很正常地“输”了个惨败,而“经纪人”杨慎、仇兆鳌的眼光实在太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