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池精神分析 杨凤池:精神分析(一)

2017-09-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个所谓现实原则,就是根据主客观的可能性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如果我们把人的整个意识活动或者精神活动比做一个冰山,意识就是大海里漂浮的冰山的顶端.把意识活动这一部分

一个所谓现实原则,就是根据主客观的可能性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如果我们把人的整个意识活动或者精神活动比做一个冰山,意识就是大海里漂浮的冰山的顶端。把意识活动这一部分粗略地画一个分域,意识活动在整个精神活动者中占20%到30%左右。70%~80%的都是潜意识的活动,我们不能觉察的活动。在冰山漂浮与海面的接触部分叫前意识,这一部分占10%左右。

潜意识的东西首先到达前意识,才能到达意识界。因此当我们试图与潜意识沟通的时候,要放松自己的身体,用舒适的姿势做好,不思考任何问题,目的在降低意识的控制作用。这样潜意识的内容向前意识过渡。当事人自己说的东西,他自己不能理解,是因为不能上升到意识层。

你自己越不理解的东西,越说明是你的潜意识。凡是能用言语说的清楚的都叫意识层面的状态和内容。

前意识有一种调节外界现实和自身欲望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块意识活动。

潜意识:在早期的精神分析翻译本中,经常翻译成无意识,现在也有很多专家采用无意识这个词。字面本无本质的区别,按音译翻译成无意识,但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推敲,潜的意思更准确,因为它潜在着,并不等于没有。

二、人格结构理论

精神分析的人格机构理论把人格分成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包括各种本能的欲望,按照享乐的原则行事。本我——与潜意识紧密联系。

自我存在于意识层,采取社会允许的方式,根据现实原则制定行为的策略。调节自己的欲望和外界的可能性。自我——属于前意识层那部分,自我也会存在于意识,因为它是处于清醒意识状态下的活动的主体

超我是个体的道德良心之类的东西,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最文明的部分。超我——意识层,被内化的超我可以到前意识甚至到潜意识层。潜意识是本我的主要载体,自我、超我在前意识和意识。但自我和超我都有一部分深入到潜意识中来。

如果一个人的超我特别强大,甚至强大到相当大的一部分超我深入到潜意识,这个人就经常处于冲突状态,因为他每当要做自己本能的欲望要做的事情时,超我就出来反对他,所以这个人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跟自己在进行内心的斗争,所以他注意力就不能转移到外部世界,这人就不能在社会的适应中,在完成自己人生的路程中继续前进。就会停顿下来。

佛洛伊德主张幼儿也有性欲。佛洛伊德的性是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指成人的性欲。从这个意义上,这个性是不具备生殖特征的性。如果从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来看,人的一生可以大略分为5段:

1.口欲期(0-1岁)

1.口欲期(0-1岁) 现在通常比一岁短,以婴儿断母乳为标志。这时期婴儿主要快乐的来源是嘴唇吸吮母亲的乳头这动作。即便母亲没有奶,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表情和情绪看上去也显得自然、安详、惬意一些,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母乳的生理性营养,或者具有免疫意义上的物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婴儿吸吮时感觉到母亲的存在。

孩子一出生,就面临着一种分离。一个人的成长就在于不断的分离。然后是独立的个体,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但是如果分离不恰当,当小孩还不能承受分离时就承受分离,这对小孩就构成创伤。当然小孩原始的初级分离焦虑并不是小孩自己选择的结果。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把他生出来剪断脐带的一刹那,孩子就感受到了分离焦虑。小孩在子宫里是最安全,最舒适、最好的地方,与母亲是连接的。

当婴儿离开母体以后,最强烈的愿望就是重新与母体建立连系,建立连系的最佳方式,吸吮母亲的乳头。母婴连接(marthe byby conneicsion)这是相当重要的婴儿心理营养。不仅在于营养,还在于这样一种动作本身,是一个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基础。

杨凤池老师中德班的报告中,个案都是由于早期分离。分离大约都在1岁以内。母亲喂奶时间短就离开了。这种个案每一个都是。

反过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没有早期分离的经历,不能逆着推理。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重要的,因为孩子就是妈妈生的。血肉的联系。读精神分析的书有一种感觉,母亲事业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孩子。

这也并不等于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但是最要紧的就是孩子最初的那一年里,在延长一点就是最初的那三年里。三岁以后,一个好的母亲尽可能尊重孩子的独立,尽可能少管这孩子,能不管尽量不管。到青春期前完全放在脑后。

两口子在北京,生孩子以后,孩子奶奶在河南,姥姥在四川,孩子就传来传去,孩子上学接回北京,父母就有亏欠感,要什么给什么,这孩子肯定的病。你想这孩子经历了多少次分离。初级的原始分离焦虑孩子要克服,喂了3个月的奶,送到四川老太太那里去了,孩子从母亲的脸换成老人的脸,这孩子就要解释。

研究表明,生出来几小时就有反应。

虽然他的意识不清晰,但他的记忆都在潜意识中,他慢慢接收这种现象,艰难的岁月在接收他奶奶、姥姥的岁月中完成了。但完了吗?这孩子已经经历了几次分离焦虑,孩子感觉到他的世界崩塌了。回来以后补偿新的溺爱,孩子还认为爸爸妈妈不爱我。

潜意识中认为,你在那时候都把我扔了,对我好还能真吗?都是假的。一个人骨子里植根在内心深处的一个概念,对于表面现象或别人跟他说什么能容易的改变吗?这种改变,只有做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才能改变。

杨凤池的个案:姥姥家长大的一个人。想明白了,我老觉得他们不爱我,实际上是把他们放在了不爱我的框子了。实际留心一看,我妈就对我关注的多。原来认为,她一看见我就紧张,是因为他们心虚,实际母亲也有一种负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