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卓英薛岳 薛岳把对日作战的重担一肩撂给了罗卓英

2018-03-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九战区从第五战区分裂出来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由陈诚兼任. 1939年1月底,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代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为罗卓英.杨森.王陵基,参谋长为吴逸志.司令长官名义上还是陈诚遥领,实则一切由薛岳负责.第九战区名义上受在桂林的军委会委员长西南行营白崇禧主任指导,但薛.白的关系并不和睦.在北伐时,白崇禧曾在上海撤过薛岳第1师师长的职,于是薛岳投靠了陈诚,成为陈系的将领,与陈诚的政敌 白崇禧与何应钦一直唱反调.薛岳和第九战区虽然属于白崇禧指导,实际上只受蒋介石和陈诚的指挥.何应钦以参谋

第九战区从第五战区分裂出来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由陈诚兼任。 1939年1月底,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代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为罗卓英、杨森、王陵基,参谋长为吴逸志。司令长官名义上还是陈诚遥领,实则一切由薛岳负责。

第九战区名义上受在桂林的军委会委员长西南行营白崇禧主任指导,但薛、白的关系并不和睦。在北伐时,白崇禧曾在上海撤过薛岳第1师师长的职,于是薛岳投靠了陈诚,成为陈系的将领,与陈诚的政敌 白崇禧与何应钦一直唱反调。

薛岳和第九战区虽然属于白崇禧指导,实际上只受蒋介石和陈诚的指挥。何应钦以参谋总长或军政部长名义、白崇禧以军训部长或行营主任名义,发给薛岳的电报或公文,不合薛岳的心意时,他就批上“不理”、“胡说”。

白崇禧拿薛岳这样一位反将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听之任之,对第九战区的大事小事不管不闻。薛岳听命于蒋介石,对署名“蒋中正”的电报或公文,不合他的心意的,他也敢于力争,或批上“存”,“待办”,置之高阁。

第九战区指挥第19、1、20、27、30集团军外,还有吴奇伟军团和战区直辖第74军,近百万人马,由这样一位将领统管,它能对抗所面对的日军重兵吗? 1939年2月初,日军在第九战区的兵力有6个师团,在赣北的九江、德安、武宁和鄂南的阳新、大冶方面有日军第101、106、116三个师团,重点是守备德安方面的修河北岸;在鄂南咸宁、通山、通城、崇阳、蒲圻和湘北、临湘、岳阳方面也有三个师团,番号为第6、9、27师团,他们的守备重点是岳阳、新墙河北岸地区。

也就是说,第九战区担负着保卫和阻止日军向南 湖南、向东 江西进攻的重任。 日军在1938年进攻武汉时,就有攻占南昌的任务。后来,由于其第106师团在万家岭遭到惨败,此一计划被迫放弃。

占领武汉后,日军华中派遣军又着手考虑侵犯南昌,企图切断中国军队浙江、安徽、江西经浙赣铁路至大后方的交通运输,占领南昌机场,以缩短向中国南方空中进攻的距离。

一方要进攻南昌,一方就要保卫。 薛岳保卫南昌的部署是,以战区下辖的罗卓英第19集团军固守鄱阳湖西岸吴城经永修(涂家埠)和由永修向西沿修河两岸至武宁的阵地,与日军进行决战;以吴伟奇军团坚守南昌;以战区下辖的王陵基第30集团军从修河中游的武宁攻击日军南侧,支援南昌作战。

罗卓英为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被称为“陈诚的影子”,是陈诚的老参谋长和密友。第19集团军副总司令为刘膺古,参谋长为罗为雄,指挥的部队有刘多荃第49军、宋肯堂第32军、李觉第70军、夏楚中第79军,还有赣北游击司令杨遇春。

薛岳这一安排,把对日作战的重任一肩撂给了罗卓英。 1939年2月上旬,日军向修河北岸增加兵力,有进攻的迹象。

罗卓英认为修河南岸兵力薄弱,要把第79军调向修河赣江所形成的那个三角地区。参谋处长狄醒宇和副处长赵子立知道后,立即找到薛岳说:“如果第19集团军把第79军放进原南浔铁路以东去,就破坏了我们整个的作战计划,南浔线的作战将不堪想象,必须制止它。

” 薛岳说:“第79军是归他(指罗卓英)指挥的,我们不必干涉。” 随后,罗卓英令第32军担任南浔路两侧至鄱阳湖沿岸防务;第79军担负南浔路西至潦水的防务。长官部参谋处建议以浏阳方面的第1集团军两个军及修水方面的第30集团军一个军向奉新方面急进,以备战时急需,但薛岳仅同意让卢汉的第1集团军开往奉新,参加南昌会战。 就这样,南昌大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