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2018-03-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苏轼被贬的原因是什么苏轼作为词人是很出色的,可是在做官方面就是很坎坷的.在官途上,苏轼被贬了四次.苏轼画像苏轼第一次被贬因为和王安石的政见不一样,苏轼应该是一个

苏轼被贬的原因是什么

苏轼作为词人是很出色的,可是在做官方面就是很坎坷的。在官途上,苏轼被贬了四次。

苏轼画像

苏轼第一次被贬因为和王安石的政见不一样,苏轼应该是一个比较傲气的人,因为这件事就主动和皇帝提出要离开京城去小地方做官。于是苏轼就被调到杭州做了通判。

苏轼第二次被贬是在元丰二年的时候,这次和第一次被贬不同的是,这次不是自己请求而是被别人诬陷之后才被贬的,诬陷苏轼的人是李定,这次的事件在历史上也有留下记录的,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第三次被贬是在宋哲宗即位的时候,高太后她垂帘听政。可是高太后看新党很不顺眼,于是高太后在宋哲宗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宋哲宗的手除掉了新党的一批人,新党被除掉了之后,朝中的官员没有剩下多少,于是就有人想起了苏轼,就把苏轼召回了朝中,被任命为礼部郎中。可是苏轼这个人就是比较傲的,他在朝中,不能和新党共事,也没办法和旧党的人相处。就因为这个问题,苏轼又请求把自己调到外地去。

苏轼的最后一次被贬是在元佑六年也就是1091年,朝中实在是没什么人在,只好再把苏轼叫回来,这次呢,苏轼还是没有在中央待多久就又去请求皇帝把自己调到地方去。原因也是意见不统一。

苏轼被贬倒也不全是被贬,更多的是自己的要求,从中也可以看出苏轼比起做官更适合做一个词人。

苏轼贬谪诗有哪些

苏轼,世人称之为“苏东坡”北宋人士,著名的豪放派诗人、政治家、文学家,后人给予苏轼的评价很高,认为其实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者之一。与苏轼的政治成就相比,在文学上的成就更加突出。

苏轼贬谪后画像

历史上被贬谪的诗人不胜枚举,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是在众多的被贬诗人中,苏轼的诗词文赋的造诣是相当高的。

苏轼早年受父亲的影响,入仕为官,对北宋的政治局势十分不满,希望通过温和的改革方式,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是却被视为阻碍朝廷新法,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这次被贬也是苏轼政治仕途中遭遇的打击最大的一次,就是从这次被贬后,苏轼的试从抒情言志到词,收敛了自己的锋芒。苏轼诗风的转变和佛学是息息相关的,佛学对苏轼的积极方面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消极层面,苏轼在被贬过程中,曾在“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将佛教中的清静无为思想表现出来。

苏轼在贬谪过程中,诗歌特点往往是通过对风雨的描写,将情感融入其中,虽然遭受政治仕途的打击和病痛的折磨,但是,仍拥有不被忧患所打击的开阔的胸襟,直击人生的苦难,用理性、隐忍、生命力和主体意志积极的面对生活,从容不迫。

苏轼虽然在仕途中并未有所成就,但是在他十数年的被贬生涯中,留下了很多诗篇,都成为人类诗歌文明发展史上璀璨的明星。

苏轼晁错论主要内容是什么

咱先说说晁错这个人,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与文学家,重农抑商这个政策就是他推动发展的,因为主张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而损害了诸侯利益,后来七国诸侯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变,汉景帝听从袁盎的谗言,为平息诸侯叛乱腰斩晁错。

苏轼画像

苏轼的这篇《晁错论》却从另一个角度解析了晁错之死:晁错的死不在于他削藩激怒藩王,而在于他空有想法却缺少预见性、坚韧的意志与卫道者的牺牲精神。在苏轼的观点中,是晁错鼓励支持皇帝削藩的,那么他就应该预见在未来会发生的事情:藩王政治集团的反击,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其自身会受到的攻击等等,结果等藩王造反矛头指向他的时候,他却退缩了,让皇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大家想想看,出事了让皇帝去顶缸,自己留下保命,这是一个臣子该做出的事吗?皇帝心里该怎么想他?即使没有袁盎的谗言,皇帝御驾亲征打赢了,削藩成功了,他的命也未必能留下。晁错没有展现出一个做大事人应有的破力,失败是必然的,然而他的失败他的死是源于自身的缺点,而不能一概推给诸藩王与小人。

这篇文章是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应试文章,苏轼通过对晁错政治措施失败的剖析与感叹,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情绪,自己有理想有抱负有才能志愿为国家效力,但却有志难展报国无门,空有一腔才华与热血,心中充满抑郁苦闷。

苏东坡儿子是谁

苏轼一共是有三个儿子,最大的儿子叫做苏迈,第二个儿子叫做苏迨,小儿子叫做苏过。不过苏轼的儿子不像苏轼那样有才华,只有一个最小的儿子,也就是苏过有点苏轼的样子。

苏东坡儿子插画

因为苏轼的三个儿子,只有苏过是有点名气的,所以记载最多的也就是苏过,关于苏轼其他的两个儿子的记载就比较少了。

在《挥麈后录》的卷八中有一段苏过的记载:“苏过,字叔党,东坡先生季子也。翰墨文章,能世其家。士大夫以小坡目之。”苏过和他的父亲苏轼一样,都是一位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在作诗、作词这方面留下了些不错的作品。而且在书法方面也是很有造诣。在苏轼去世之后,苏过是和他的叔父苏澈一起生活的,苏澈也有一个儿子,也会写书法。不过,当时的人看了苏过和苏澈的儿子两人的书法作品后,都一致认为苏过的水平要高。

苏过的才华是得到不少的人赞赏的,不过由于他的父亲苏轼的名气太大了,就显得他好像没有什么作为似得。曾经在眉山试院的大门前有着这样的一副对联:“千载诗书城,坐修竹林中,尽饶佳士;四贤桑梓地,问斜川集后,谁嗣高文?”这副对联是用来鼓励在眉山试院的学子们的。在对联中的“四贤”指的就是“三苏”父子还有一个苏过。这样就可以看出,苏过在人们的心中,他的文学造诣是可以和“三苏”相提并论的。

苏轼的成就有哪些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大大文豪,其在诗词歌赋和书画方面都具有非常杰出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语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另外在书画方面也具有非常的成就。苏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代表了北宋时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苏轼画像

首先说一下苏轼在文学上面的成就,苏轼的散文成就非常的高,流传到现在的作品也非常的多,这些作品都立意宏远、豪放不羁,继欧阳修之后成为了北宋文学的领军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享有盛誉,一生之中与其交友并且受到他的指导的人非常多,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苏轼的诗词现在存世的大约有四千多首,这些诗词大气豪放、变化万端,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可以说代表了北宋时期诗词创作的最高峰,为宋代诗词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很多诗词现在也非常的有名气,像《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传世的名篇。苏轼的词可以说冲破了单纯描写男女恋情的局限,具有非常广阔的社会内涵,创立了与婉约派截然不同的豪放派诗词,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再者苏轼在书画方面也颇有成就,苏轼擅长行书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后世很多人都曾经学习苏轼的书法,可以说其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苏轼的画作遒劲有力、画面简洁,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画风洒脱、豪放,可以说是其心情的真实写照。

苏轼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在北宋时期都达到了最高水准,苏轼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轼的琴诗意思是什么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短短二十八个字,两个假设,两个反问,看似简单却引人深思。这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琴诗》,又名《题沈君琴》。有人说,这首诗通过所咏之物,赞扬了沈君炉火纯青的琴艺。有人说,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也有人说这首诗蕴有很深的禅意。

苏轼画像

从借物咏人这方面来说,单单孤零零的琴弦是不能自动发出声音的,而空空的双手同样无法从指间流淌出旋律,只有用手指拨动琴弦才能发出声音。这样说来,谁都可以弹琴,但是因心情和思想的不同,每个人弹奏出的音色也不尽相同。只有佳琴和高超的琴艺同时存在,才能弹奏出美妙的琴声。

苏轼不仅是文学家,同时还是书画家,美食家。所以,他的诗词以豪放为主,风格多变,内容广泛,取材多样,形式灵活。这首诗里,苏轼辩证地讨论了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方面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深刻的辩证思考过程。它揭示出了任何事物的产生都需要主观和客观有机的结合。

《楞严经》里有这样一句话:“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段话和苏轼的琴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苏轼的诗将禅意更浅显地表达出来了。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和事物之间因为建立了联系,才得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