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德朱德 朱和平忆祖父朱德:抗日烽火中的“红军之父”

2017-08-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抗战时期,朱德和延安保育院的儿童在一起    "不经过工农群众,哪里来的功!" 爷爷很少讲自己的功劳.他常说:"功是谁的?是战士和工人.农民的.领导人不经过他们,就一点功也没有.比如我是总司令,有时把我当作他们的代表,把他们的功挂在我的名字上,如果我因此就夸功,那岂不可笑!不经过工农群众,哪里来的功!" 爷爷时刻惦记的是在战争年代帮助过他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如:当年在延安和他一起搞大生产的杨步浩,曾主动为爷爷交了一石粮食.1971年来京,爷爷主动请他来家里吃饭.拉家

抗战时期,朱德和延安保育院的儿童在一起 

   “不经过工农群众,哪里来的功!” 爷爷很少讲自己的功劳。他常说:“功是谁的?是战士和工人、农民的。领导人不经过他们,就一点功也没有。比如我是总司令,有时把我当作他们的代表,把他们的功挂在我的名字上,如果我因此就夸功,那岂不可笑!

不经过工农群众,哪里来的功!” 爷爷时刻惦记的是在战争年代帮助过他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如:当年在延安和他一起搞大生产的杨步浩,曾主动为爷爷交了一石粮食。

1971年来京,爷爷主动请他来家里吃饭、拉家常。还有张思德、黄继光等英雄的母亲等,都曾受到爷爷的热情接待,这些我都亲眼所见。 爷爷朱德作为八路军总司令,在山西抗战前线,面对日寇的重重包围和反复扫荡,身边最多也有几百人的警卫分队,最少时才几十人,他多次从敌人的眼皮底下来去自如,为什么能这样从容?后来,当我有机会来到他当年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答案一目了然。

用他老人家自己的话:“我在人民群众中是最安全的。

” 1939年7月,爷爷率部队来到武乡一代。他提出“三不争”的规定,不与老百姓争粮吃,不与老百姓争房住,不与老百姓争水喝。他到砖壁村,住在李五斤家,听说他家媳妇要生孩子,就主动把正房让给房东,自己住东南房(仓库);砖壁村一带缺水,爷爷就带领战士们帮老乡打了两口井,解决了老百姓生活的难题。

据奶奶回忆:一天爷爷开完会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一位老汉推碾子推不动,就过去帮他。两人一边推一边拉家常。推完,又帮他送到家里,老人请他喝水,还要留他吃饭,他都谢绝了。

老汉问他是什么长官,姓什么?爷爷说:“我是个当兵的,你就叫我老朱吧!”老汉为爷爷的一片诚意所感动,加上爷爷朴素的装束,就信以为真,以后一见面,就喊他“老朱”!

过了很久,那老汉才弄清楚,他竟然是八路军的总司令。 1938年2月24日,爷爷仅率领八路军总部和两个连200余名警卫战士与日军苫迷地旅团在山西古县府城镇(今安泽县县城)相遇。为了争取时间,使当时山西省临汾数万军民安全转移。

爷爷亲率这两个连顽强阻击日军3000多主力部队三天之久。当时在总部亲身经历这场惊心动魄遭遇战的陆定一评价爷爷:“当危难到来的时候,他就表现出革命军人的真价值。他坚如磐石,定如山岳……为人之所不敢为,行人之所不敢行。

” 一支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中的军队,必然会得到老百姓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这就是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部队打不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深刻原因。

毛泽东与朱德分析抗战形式 

战火中的家书 国共合作后,1937年9月5日,爷爷率八路军总部向山西前线出发的前一天,在陕北云阳镇给陈玉珍奶奶(爷爷的第二位夫人)写了分别10年后的第一封家信,询问家中情况。陈玉珍奶奶接到爷爷的信后,立即回了信,爷爷接信时已在华北的五台山前线。

当日,爷爷给陈玉珍奶奶写了第二封家信,并在信中明确提出了希望陈玉珍奶奶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琦“以好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前线,决不要误此光阴。” 在10年内战中,陈玉珍奶奶带着我父亲历尽艰难躲过了蒋介石的“追杀”,刚刚取得联系,爷爷即要求自己的儿子要抓住抗日救国这个“历史机遇”,尽快上战场杀敌立功、精忠报国,决不要误此光阴!

在中华民族最紧急、最危难的时刻,我们共产党人带领自己的亲人挺身而出,这就是领导力和感召力!

我父亲朱琦此时已20岁出头,他毅然听从爷爷的召唤奔赴延安,经中央党校培训后入党,1938年便东渡黄河到山西120师参加抗日作战,曾任120师司令部直属通讯队队长。

1943年11月,在山西战斗了5年的父亲在山西方山县一次突破敌人封锁线的战斗中,被敌人的机枪打伤了左腿,成了三等甲级残废军人,就此离开了山西抗战前线,回到延安养伤并转到抗大七分校工作。

爷爷率领八路军出征时,奶奶康克清还在延安抗大第二期学习。1937年9月底她刚一毕业,就申请到山西抗战前线与爷爷并肩战斗。获得批准后她激动万分,与马海德一生、斯诺夫人等一行十几个人同行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经过艰难行军,在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南茹村与爷爷会合。1939年2月,在奶奶、浦安修、李伯钊等人的倡议下,成立了晋东南妇女抗日救国总会,奶奶担任了名誉会长。在成立大会上,爷爷亲自讲了话。晋东南妇女抗日救国总会的成立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使日本侵略者在山西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山西抗战的历史再一次印证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在抗战期间,我家有三位亲人牺牲。在抗战中,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有很多。

正是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千千万万个家庭“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凝聚在一起,高举民族解放的大旗,实现了真正的觉醒。 1937年11月6日,爷爷又写了第三封信给陈玉珍奶奶。

信中提到: ——“十年来的家中破产、凋零、死亡、流亡、旱灾、兵灾,实不成样子。我早已看到封建社会之破产,这是当然的结果。” ——“惟两老母(爷爷的生母和养母)均80,尚在饿饭中,实不忍闻。

望你将南溪书籍全卖及产业卖去一部,接济两母千元以内,至少400元以上的款,以终余年。望千万办到。” 爷爷在抗日前线山西洪洞县,悄悄地写信向当年滇军部下,好友戴与龄先生求助。信中写道:“我家中近况,颇为寒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

唯家中有两位母亲……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想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 抗战期间,爷爷作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八路军总司令,和普通士兵过着同样的生活。

戴与龄接信后才知道,爷爷这位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八路军总司令竟如此清廉,连救助老母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内心感动不已。当即筹足200元,送到爷爷的老家。

世代相传的革命精神 1969年我初中毕业,在首钢当了名工人。但我一直想当兵。我跟爷爷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却遭到了爷爷的批评,说我是“见异思迁”。 钢铁行业是国家的支柱行业,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去过20多次首钢,他希望我能够在这个行业为国家做贡献。

他并不是反对我参军,而是反对见异思迁的想法。所以后来我拿到入伍通知后,他也没有反对,并找我谈了一次话。 他说:“我希望你能继承我献身革命的思想,而不希望你追求有我这么高的地位。

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专业,有门技术,比如你原来在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在哪里有技术,接触社会多,学习的条件也好,可你偏偏要去当兵,我看这里多少有些其他因素……”“不要只想着当官,要像一个普通工人,农民、士兵那样,做一个干实事,对社会有实际贡献的人。

” 爷爷当年送父亲上前线,是因为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上战场就是报效祖国的最好方式。而现在是和平时期,国家最需要的是现代化的建设人才。

爷爷很重视钢铁工业,一生视察首钢20多次。成为建设祖国有用的人才,就是报效祖国最好的路径。 爷爷是一位宽厚慈祥的长者。但在我眼中,爷爷十分严格,他更多地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育和影响我们。

他老人家经常要求我们“老百姓怎样生活,你们就怎样生活”。爷爷还对我说:“为什么对你要求严,因为你是我的孙子……。” 我们家里有个不成文的家规:“不准搭乘他使用的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享乐。

” 1976年7月,爷爷临终前,对我们后代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要做无产阶级”。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幅题词:“革命到底(1975年3月6日)”。 爷爷对我一生最大的影响,就是鼓励我走上了“科技强军”的道路。

诸如爷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伟大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精神风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精神,既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