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亮科学家创业 在泰州中国医药城创业的这位科学家 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2017-10-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医药之星         日前,美国国家医学院传来消息:中国医药城"千人计划"专家.江苏亿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谢晓亮博

        医药之星         日前,美国国家医学院传来消息:中国医药城“千人计划”专家、江苏亿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谢晓亮博士成功当选为美国医学院院士。

这也是他在2008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斩获的又一殊荣。

  美国国家医学院 自1970年成立以来,美国国家医学院就在健康、科学、医学以及相关政策的关键性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国家工程院一道,提供了大量独立而客观的分析与建议,解决了许多和健康相关的复杂问题,也影响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能够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是对入选者的高度肯定,这意味着在健康和医药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杰出成就。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Victor Dzau博士: 这些新近当选的院士都是极为优秀的人才,他们在推进全美乃至全球的健康事宜上有着深入的思考。他们的专精能让我们的组织更好地解决健康问题带来的调整,并且进一步为我们改善健康、科学与医学。我很荣幸能够欢迎他们加入美国国家医学院。

谢晓亮主要贡献—— 谢晓亮教授是室温下单分子荧光显微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也在单分子酶学领域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这些成就让科学家们能首度实时观察到正在进行催化反应的酶,这彻底改变了先前研究人员关于酶动力学的理解。

谢晓亮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在基因表达动力学和单细胞基因组学中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前者让科学家们能在活体细胞内将基因的表达定量化,并且在分子水平揭示基因表达的机制;后者则让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精确地寻找点突变成为了可能。

谢晓亮简历—— 谢晓亮教授出生于化学世家,他的父亲谢有畅教授与母亲杨骏英教授都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知名学者。1984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后,谢晓亮前往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并在那里获得了博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与美国能源部所属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工作。

1999年,他成为美国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系教授。 尽管已经出国留学30多年,谢晓亮教授一直高度关注中国的学术发展。2001年,他受聘担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客座教授。随后,他接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聘请,担任长江讲座教授。在十多年里,谢晓亮帮助大量中国的年轻学者成长为国际性的青年科学家,并为中国的学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建议与帮助。

谢晓亮与中国医药城—— 谢晓亮教授目前担任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据了解,成立于2010年的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利用最先进的生物成像和基因测序手段,从事生命科学和医学基础研究。其中,胎儿遗传疾病筛查、癌症早期诊断等新技术研究应用是研究的重点,而这些新技术的产业化项目就落户在中国医药城。

2012年7月2日,经过多次考察,谢晓亮博士正式签约加盟中国医药城,与王春香、黄岩谊、陆思嘉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创办江苏亿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极微量DNA基因组测序试剂盒、高通量基因组测序仪器及试剂的研发和产业化。

亿康基因科技公司对中国医药城的影响 为中国医药城大分子测序平台的运营管理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加速国内外基因测序和测序仪器研发产业化企业的集聚,推动中国医药城基因测序仪器及试剂产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拥有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只要孕妇10毫升的血液,就能知道胎儿是否有遗传疾病。孕妇10毫升的血液里有10至20个胎儿的细胞,通过他们的技术,对这10至20个细胞进行DNA序列检测,便能精确地诊断胎儿是否有遗传疾病。

成功案例—— 今年1月份,谢晓亮博士及其团队正在研发的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MALBAC),成功阻断了遗传性耳聋,帮助一对山东夫妇成功诞生健康龙凤胎。这是全国首例运用该技术阻断遗传性耳聋的案例。

今年3月份,谢晓亮及其团队携手无锡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南京军区总院生殖中心,在全球首次采用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简称NICS),帮助一位多次流产的妇女生下了健康宝宝。NICS技术临床应用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谢晓亮教授近十年主要荣誉一览 2015年:获美国阿尔巴尼医学中心奖(Albany Medical Center Prize) 2015年:获美国化学会彼得·德拜奖 2014年: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2013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先锋奖 2012年:当选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士 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当选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 2009年:获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奖 2008年:获德国雷宾赫应用激光技术奖 2008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2007年:获威利斯·兰姆奖-激光科学和量子光学 2006年:当选生物物理学会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