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排坛的家族传奇:张常宁携哥哥父亲领衔

2018-04-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中国排坛,就不乏这样的"排球之家"."排球兄弟"."排球夫妻".他们一起为排球奋斗,一起因排球快乐,共同谱写着一曲曲美妙动人的"排球之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中国排坛,就不乏这样的“排球之家”、“排球兄弟”、“排球夫妻”。他们一起为排球奋斗,一起因排球快乐,共同谱写着一曲曲美妙动人的“排球之歌”。

“排球世家”阵营

张忠新VS张哲嘉

上海“小巨人”张哲嘉入选新一届男排国家队,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小巨人”出生在排球世家,父亲张忠新和母亲胡虹都曾打过多年的排球。

张忠新1966年出生,1982年高中毕业后,才进入江西体工队打排球,打过副攻和接应的位置,这两个位置也是张哲嘉最常打的。张忠新曾代表江西队先后参加了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和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预赛,因为江西队整体水平较差,张忠新不能参加上全运会的决赛。1990年,张忠新到上海体育学院读书,也一直在打球,直到1995年结束运动生涯,也就是在1995年张哲嘉出生了。

与父亲张忠新出道晚不同,张哲嘉的母亲胡虹很早就开始接触排球。从小学一直打到高中毕业,场上位置是主攻,后来因为膝盖伤势,没有前往体工队从事专业的排球道路。

小时候张哲嘉并不知道父母是打球的。对于排球的特别记忆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有一天凌晨两、三点,张哲嘉还在睡觉,他被父母的呐喊声吵醒,因为他的父母正在看女排决赛,中国对阵俄罗斯,那也是他第一次看排球。

出生在排球世家,父母并未想让张哲嘉练排球,而是想看儿子自己的兴趣,随着张哲嘉的成长,逐渐地在排球上展现出了天赋,身材更适合排球,于是就确定了打排球。

在父母的建议下,2006年开始,张哲嘉走上了排球这条道路。现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上海队到入选国家队,这让张忠新很骄傲。“看老爸给你选择的这个项目怎么样?”张忠新向张哲嘉打趣说。而现在张忠新是上海体育学院排球教研室的老师,他还曾给2008年奥运会时的中国女排做技战术分析,现在也一直在帮助上海男女排做技战术分析。可以预见,今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父子都将继续着为中国排球事业作贡献。

在中国排球圈,张晨、张常宁和张友生一家,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排球世家,走出了男、女排共三位国手。

张晨和张常宁的父亲张友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排球国手,1973年,15岁的他被排球教练看中,从篮球改项为排球,打主攻位置。1979年3月,成为国家队队员,当时的主教练是戴廷斌。张友生参加过世锦赛,亚锦赛和1984年奥运会。他在国家队一直待到1988年才离开,近10年的国手生涯,让他与汪嘉伟,周建安,杨立群,胡进,陈刚,王铁山等成为了队友。国家队后期,张友生就开始在江苏队当教练,一直到现在。

在张晨的记忆中,他最早接触排球时大概只有3、4岁。张友生带着张晨去训练场看他带队员打球。“那个时候排球对于我来说就是玩具,抱着球到处跑。”张晨说。

“打排球很好,以后不会矮。”张友生告诉张晨。当时张晨上初一,在学校校队打排球,也觉得很好玩。于是张晨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和自己的内心,从此子承父业。

妹妹张常宁,比张晨小10岁,她走上排球之路,几乎是张晨的翻版,不同之处在于张常宁从小就很喜欢排球。“小时候,我们两个人一起玩球,我发球,她就地跑过去捡球,我拿着球,她就不停地跳,很有意思。”这是张晨和妹妹张常宁小时候一起玩排球的画面。

两个子女都打排球,但是张友生和他们进行业务上的沟通并不多,倒是张晨和张常宁会经常通过电话交流,这种习惯从张常宁开始打沙排到现在打室内排球就一直保持着。如今,兄妹两人一同进入国家队,两个人一同在北京的日子,每到周末有时间,张晨和张常宁都会约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

明年,张友生就要退休了,他的排球故事可能画上句号,但是他的子女会帮助他延续排球情缘。张常宁现在是上升期,她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在中国女排站稳脚跟。而已年近三十的张晨,需要在中国男排继续保持住高水平,延长运动寿命。

“伉俪情深”阵营

冯坤VS加提蓬

2014年12月,前中国女排队长冯坤和泰国女排主帅加提蓬在泰国曼谷举办了婚礼,这对伉俪因排球结缘,也因排球最终走到了一起,在中、泰两国排球界书写了一段佳话。

作为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队长和球队战术核心,冯坤在运动生涯中与队友们合作接连获得了女排大冠军杯、世界女排大奖赛、女排世界杯和雅典奥运会女排比赛冠军等诸多荣誉,那时的中国女排在亚洲排坛也是一支无人能敌的梦之队,而冯坤在场上的英姿也打动了加提蓬。

从小在中国接受过排球训练的加提蓬也是一位以排球为人生梦想和毕生事业的人,在运动员时期,加提蓬带领泰国男排夺得了东南亚冠军,执掌起泰国女排主帅教鞭后,又两次带队夺得亚锦赛桂冠,屡次战胜中、日、韩等传统亚洲劲旅。在泰国,加提蓬有着“排球教父”的美誉。

冯坤和加提蓬因排球结缘并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随着两人的婚礼先后在曼谷和北京举行而为人们熟知且津津乐道,对于中国球迷而言,更希望这对排球伉俪的结合在进一步增进中泰两国人民友谊的同时,让中国排球也从中受益。有人提出设想,能否邀请加提蓬来中国执教一支俱乐部球队,但更多球迷则盼望这对排球伉俪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也从事排球运动,“是女孩就加入中国女排,是男孩就加入泰国男排”。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亲兄弟”阵营

陆飞VS陆振

在中国排坛,有一对著名的兄弟组合,那就是来自江苏的陆飞和陆振。

哥哥陆飞是前中国男排球员,有着“大鸟”的绰号。1993年,因为看到偶像张翔出色的表现,对排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陆飞开始选择排球,1994年至1995年在江苏省少体校训练。当选择排球后,陆飞从小的梦想就是进入国家队,5年之后的2000年,不到20岁的他就被选为国家队成员,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汪嘉伟最后一批弟子,在接应位置上,有着出色的发挥。

但不幸的是,由于心脏问题,2003年底,陆飞被调整回江苏队,结束了短暂的国手生涯。回到地方队,休息半年后,陆飞又开始打球,参加了联赛和2009年山东全运会,直到2010年才正式退役,随后拿起教鞭。

弟弟陆振是江苏男排的现役队员,小时候陆振并不喜爱体育运动,性格较为内向的他,喜欢画画,但在他12岁时,因为哥哥陆飞成为国家队队员,让家人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也和哥哥一样开始了排球生涯。

哥哥陆飞比陆振大8岁,所以对于这个弟弟,陆飞相当爱护,陆振也对哥哥很崇拜。

“以前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家里面有哥哥,他很照顾我,带我到处出去玩,但他从来不带我去游泳,因为我不会游泳。小时候比较崇拜他,喜欢跟着他后面,他后来出去工作后,还是很想他的。”陆振回忆说。

2003年,刚刚15岁的陆振被调入江苏男排队一队,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联赛生涯,兄弟俩终于同处一队,甚至生活在同一个房间。作为哥哥,陆飞教给弟弟很多打球的要领。陆飞和陆振兄弟俩最大的区别就在性格上,陆飞开朗健谈,陆振沉稳内敛。经过长时间的相处,陆振渐渐地受到哥哥的影响,慢慢地说话也多起来。

如今,35岁的陆飞是江苏青年队的教练,27岁的陆振依然在为江苏队打球。兄弟俩,依旧为着排球共同努力着,坚持着。

“父子兵”阵营

郎平VS白浪

说起中国排坛最有名的排球母女,人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中国女排主帅郎平和她的女儿白浪。

白浪是1991年出生的,在美国长大的白浪从2005年(14岁)起就开始接触排球运动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白浪的身高也长到了1.89米,曾经一度入选美国少年队,并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2011年山东和北京等地举行的中美女排对抗赛上,白浪作为斯坦福大学女排的主攻手随队前来中国。第一次在家乡“披挂上阵”,白浪就赢得了家乡球迷们的热情鼓励,还被北京球迷赠予“小榔头”的雅号。在那次比赛中,身披1号球衣的白浪是球队中表现最出色的攻手,而这个“1号”也是白浪专门选的,因为郎平当年在国家队穿着的号码就是1号,而她要和妈妈一样。不过对于郎平而言,女儿的学习总是要超过排球,排在第一位的。

当郎平第二次执掌起中国女排教鞭后,能够陪伴女儿的时间就更少了,体谅母亲辛苦的白浪也会在休假的时候来到中国,到现场观看母亲带领年轻的中国女排征战国际大赛。在场边为中国女排鼓掌并呐喊助威的白浪,这一刻也从“乖乖女”变身成了中国女排的“铁杆球迷”。

王宝泉VS王茜

2010年3月,新一届中国女排在福建漳州集结,天津女排自由人王茜也来到福建漳州报到,而这支球队的主教练正是她的父亲王宝泉。中国女排也第一次有了一对父女兵。

中国排坛不乏父女兵,但王茜和王宝泉这对父女兵的名气却是最大的。因为在王宝泉的执教下,天津女排称霸中国女子排坛近十年,而王茜在王宝泉举贤不避亲的用人理念下,坐稳了天津女排的自由人位置,这对父女身上的故事自然很多。

或许正是因为成为了王宝泉的队员,王茜才能够有机会在训练场和比赛场上见识到父亲的“魔鬼”一面。在王宝泉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下,王茜也曾在工作中与王宝泉产生矛盾,不过无论怎样,王茜始终在场上场下悉心帮助、照顾父亲,扮演好了队员和女儿这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角色。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茜也从刚出道时的“初生牛犊”成为了天津女排阵中不可或缺的老将。在比赛间隙的暂停时间里,王茜也开始更多地和年轻队友进行交流,把自己丰富的比赛经验传递给大家,俨然有了一个“小教练”的模样。2017年天津全运会在即,作为东道主的天津女排也被天津球迷给予了更多希望,王宝泉和王茜肩上承担的压力也将更重。期待这对津门父女兵能够在天津全运会上写下一段更传奇的感人故事。

张洛VS张云逸

随着张洛出任北汽女排主教练,人们发现在北京排坛也出现了一对“父女兵”——张洛和张云逸。

由于张洛的职业,张云逸很小就接触到了排球运动。出生在山东的张云逸一开始却被父亲送到了上海女排,这是因为张洛的父母亲其实都是上海人,因为张洛的父亲当年在山东参军,才举家迁到了山东,把女儿送“回”上海,也算圆了老人的叶落归根梦。

虽然张云逸在上海队苦练排球,却让这对父女过上了聚少离多的日子。随后退役的张云逸前往美国求学,父亲张洛担任山东队主教练和国家队教练,女儿张云逸也在美国的大学里担任校队教练员,父女想见一面更是不容易了。

在父亲离开山东来到北京成为北京青年男排主教练时,思乡心切的张云逸也放弃了在美国优渥的就业机会回到国内,来到北京的父亲身边。一开始北汽俱乐部希望张云逸做一些球队外援的翻译工作,不过在主攻位置上缺兵少将的北汽女排却期望年龄并不算很大的张云逸能够重新回到赛场。2013至2014赛季,张洛被聘为北汽女排主教练,张云逸也正式披上北汽女排16号球衣,第一次在中国联赛场上成为了父亲麾下的一员。

在北汽女排队中,张云逸不仅扮演了教练和球员之间沟通的纽带,很好地兼任了外援翻译的工作,还常常在比赛中临危受命。在2014年亚洲东区女排锦标赛上,代表中国参赛的北汽女排最终获得亚军,而张云逸也获得了这次比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为这对排球父女的佳话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