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葆文集 第七章 报告文学(第五节 李延国、李存葆等的非军旅题材报告文学)

2017-07-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七章 报告文学 第五节 李延国.李存葆等的非军旅题材报告文学军旅报告文学作家首要的任务自然是创作关于军队.军人的作品.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也有责任和义

第七章 报告文学 第五节 李延国、李存葆等的非军旅题材报告文学

军旅报告文学作家首要的任务自然是创作关于军队、军人的作品。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书写社会中的人和事,这同样是军旅报告文学作家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类作品,我们将其归入非军旅题材报告文学类。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先后有李延国、李存葆、邢军纪、黄传会等一批作家融入了这一创作流向,他们以一名军人的敏锐性和强烈的爱国、忧世情怀,充分地反映出时代变化的速度和频率,极大地拓展了军旅报告文学作家的题材领域,和同时期的军旅题材报告文学几乎打成了“平手”。

李延国无疑是这一路向的先行者。李延国是个善于把握时代变化和社会前进脉搏的作家。从八十年代早期的《敢立军令状》、《废墟上站起来的年轻人》(《泉城》1981年第8期)到后来的《在这片国土上》(《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10期)、《中国农民大趋势》(《解放军文艺》1985年第5期)以及《走出神龙架》(《解放军文艺》1988年第1期)无不表明了这一点。

他总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挖掘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掌握生活发展变革的走向,多角度地写出时代前进的乐章。但他并不简单地停留在对时代的歌颂上,而是从历史的深层,对现实生活作审美的观照,恰如其分地对这一切做出充分的展示与反思,因而作品具有了某种深刻的历史剖析和文化反省意味。

但真正奠定他在报告文学领域地位的,还是后面的三篇。 《在这片国土上》、《中国农民大趋势》和《走出神龙架》虽然题材各不相同,但在宏观把握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这一实质上则是相同的。

《在这片国土上》是新时期较早出现的全景式报告文学。作品从古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构思中得到启发,对引滦入津工程作出了既有全局性,又有历史感的反映。

作者并没有拘泥于工程建设的具体技术细节,而是把笔触对准了人。作者写了四十多个人物的命运,上至市长、将军,下到普通百姓、士兵。透过这些具体的人物形象,可以充分感受到凝结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激起读者对这片国土无尽的热爱和沉思。

以胶东农村为背景的《中国农民大趋势》辐射面更为阔大。作品采用新旧对比的方式,每一章都以“褪色的画”作引子,来转换现实生活的巨大变化。

作者深入人们的文化、心理、精神领域,通过改革前后反差的描述,深刻揭示出商品经济大潮对于农民从物质到精神、从肉体到心灵的巨大冲击,也反映出了改革的艰难之路和必然前景。《走出神龙架》则从历史、民族和文化等不同层面,深入探究了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艰难发展轨迹,发出了倡导民主与科学,“走出神龙架”,实现民族腾飞的呐喊。

全文共分一百个小节,节节内容相对独立,长短不一,上下节之间也无必然联系,人称“卡片式报告文学”。

这使作者获得了艺术表现上的充分的自由度,也让读者和作品之间产生了更强的共鸣。 李延国的作品从总体上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选材以大取胜。他非常善于描写大时代、大环境中的大事件,从一个极其宏观的角度俯视今日之中国的沧桑巨变,所以作品显得大气磅礴,纵横捭阖。

第二,文体创新能力强。他在近20年的中国报告文学界都以最强调或者说最注重文体感著称,他积极探索和实践了一系列的文体形式,如全景式、集合式、卡片式等等,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报告文学的文体样式。

第三,诗意化的语言。李延国身上始终弥漫着一股诗人气质,而这种诗人气不但表现在他敏感而多情的心灵,同时也使他的语言充满激情,瑰丽而又富有想象力,语式铺排杂陈,具有动人心魄的美。

不足之处是某些作品对人物或事件的取舍还不够精练,有重复之感。 社会生活的丰富变化和改革在军营外的进程,同样吸引了更多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关注的眼光。

何晓鲁的《江西苏区悲喜录》(《昆仑》1988年第2期)和尹卫星的《中国体育界》(《花城》1987年第6期--1988年第2期),都是部队作家状写地方改革题材的优秀作品。前者通过对江西这一革命老区,过去对中国革命成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及今依然贫困、落后的事实的对照、比较的描写,突出地反映了改革的艰难和势在必行。

后者顾名思义是对中国体育发展的一个扫描。而作品的立意在于“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与其写一部体育史,不如写一部体育启示录。

”[21]作品从中国体育界的历史和现实的对照、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入手,详细剖析了原因,大力疾呼体育界的改革。而作家对于体育“美”的凝虑和深思,则升华了文章的品位,具备了更多、更强的艺术性和思辨力。

作为新时期最有影响的小说家,李存葆发表的报告文学力作同样引人关注。八十年代末期李存葆和王光明合作发表了《大王魂》(《人民文学》1988年第8期),作者把目光锁定在了山东,在对历史巨变的感受和描绘中,作者以事件为依托,注重深层魂魄的发掘,全篇以“幽魂”、“驱魂”、“换魂”、“正魂”四节结构文章,深刻地反映出大王人在改革开放前后从物质到精神的全方位转换。

和王光明再次合著的《沂蒙九章》(《人民文学》1991年第11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大王魂》创作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作品叙写了沂蒙山区人民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业绩。作品的用意并不在于浅层的两极对立的歌颂或是批判,而是注重于对沂蒙精神的触摸与挖掘,是对沂蒙人人生况味的提取与凸显。

在人、历史、现实的有机衔接中,将现实的存在倒映在宏大的历史场景中,用以实证今日沂蒙的巨变的根源就在于沂蒙精神的历史性积淀。

正如编者所云“这颤栗发烫的文字,是血的潮动与真实的结晶”。[22] 邢军纪是一个专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从八十年代的创作开始,到九十年代的《疯狂的盗墓者》(与曹岩合作)(《十月》1991年第3期)、《商战在郑州》(与曹岩合作)(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北中国的太阳》(与曹岩合作)(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锦州之恋》(与曹岩合作)(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等作品,作家始终及时地捕捉社会生活的脉息。

《商战在郑州》记录下的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化的时候,在河南郑州爆发的激烈的“商战”。在这里,“商战”只是一种作品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深层次的是在改革开放时代,人们观念、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冲突和改变。

这是对一个时代转变期的深刻记录。在随后发表的《北中国的太阳》中,作者转而开始了对“三北”防护林的书写。在赞颂防护林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的同时,作家更是凝重地道出了环境污染对中国的巨大的破坏力。

作品以翔实而又丰富的资料,以大量生动而又具体的事例,毫无回避地揭示出当下中国存在的巨大的环境隐忧。在相当的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篇警醒世人的作品,更是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具有前瞻性的回望。

总体上说,邢军纪的创作是以敏锐力见长,但也许因为了这种敏锐,使得作品的思想深度不够,缺乏撞击心灵的力量。 与八十年代的反映教育题材的报告文学相比,黄传会的“反贫困三部曲”--《“希望工程”纪实》(《当代》1993年第1期)、《中国山村教师》(《当代》1994年第4期)、《贫困警示录》(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反映面更加开阔,其视点由主要关注教师拓展到既关注教师更关注学生,而且作者将教育与贫困勾连相接,反映出中国社会存在的“另类”景象。

作品以作家扎实、艰苦、细致的采访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原生态和丰富的真实性深深撼动了读者的心灵。《“希望工程”纪实》以极其质朴的笔墨叙写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工程情形。

《中国山村教师》是“献给用自己的脊梁负载着中华民族重托的山村教师们”的。山村教师们精神伟大而物质困顿,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支付着社会的欠帐,以自己的清贫换来了山村文明之光的传承。

敬佩、感动之余,我们又不得不对作品所提供的若干与此相对的细节,引起深思和愤慨。《贫困警示录》里不是仅仅写贫困现状,更是要写贫困地区的人民为了摆脱贫困,一直与命运作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尽管“三部曲”没有对儿童失学、山村教师的艰辛以及贫困现象作出更深层次的揭示,但其现实意义却是沉重而多元的。

黄传会是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但他需要更进一步把这种责任感转化成理性思考的力量,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同样关注中国扶贫工程的庞泽云和孙晶岩,也先后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与贫困决战》和《山脊》,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倾听到了贫困中的底层百姓的呼声以及告别苦难的信心,见证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是怎样步履艰辛地走出困境的。

同时也从那种诚实朴素的描述中,领悟到了历史行进的坎坷与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须的耐心和代价。 九十年代,程童一等人先后推出了《鼓浪世界》、《开埠》两部力作。由程童一、陈光明、何光喜三人合著的《鼓浪世界》(《解放军文艺》1992年第3期),是“关于一个城市、一个小岛和一个连队”的书写。

作品以凸显“鼓浪屿好八连”的精神为创作指归,从鼓浪屿的历史铺排开来,注重作品的纵深感和历史感。如果说这部作品还只是一种尝试,试图在历史的整体背景中为“鼓浪屿好八连”的精神找到生成的理由的话,那么由程童一、江奇涛、江前明、何光喜、葛逊合作的《开埠》(《昆仑》1996年第3期),则更加注重历史的本来面貌,更加注重一系列真实的历史片段的实录。

作品洋洋洒洒54万字,以鸦片战争前后上海南京路由西方殖民主义者的马蹄踏成,直至今天150年来这片独特地域的历史变迁、精神文化走向为主要线索,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演示了一部以上海为舞台,包括李秀成、康有为、孙中山、胡适、陈独秀、毛泽东以及蒋介石、杜月笙、赛金花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近代史。

注  释:            [1] 张光年:《社会主义文学的新进展--在全国四项文学评奖授奖大会上的讲话》,《1981--1982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 参见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杨颖、秦晋:《不倦地探索与创造--报告文学面面观》,《光明日报》1996年12月19日。

[4] 周政保:《非虚构叙述形态》中《与江宛柳对话》一文,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 参见朱向前:《从“尖兵”到“殿军”--五十年军旅报告文学一瞥》,《初心与正觉》,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6] 参见许福芦:《新中国军旅报告文学》第一章 ,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在“前17年”的报告文学归类上本章基本是以此为依据的,但在时间幅度上有所变化。

[7] 见本书“散文”一章的有关部分。 [8] 江永红:《中国师》,《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12期。 [9] 小尘:《深化和发展改革文学创作》,《解放军文艺》1987年第11期。

[10] 由《解放军文艺》、《人民文学》等百家期刊共同发起,活动从1987年11月1日起截至1988年9月30日。 [11] 徐怀中:《唐山大地震》序--《凝神于北纬40o线的思考》,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2] 钱钢:《唐山大地震——我的结束语》,《唐山大地震》,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3] 王震:《〈恶魔导演的战争〉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4][15] 均见徐剑:《鸟瞰地球》中《作者题记》,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16] 王宗仁:《日出昆仑》--《写在前面的话》,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7] 周政保:《非虚构叙述形态》中《与金辉对话》一文,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8][19]均见王震:《〈中国抗日战争丛书〉总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0] 燕燕、张卫明:《雪域战神》,《十月》1991年第5期。 [21] 尹卫星:《中国体育界》题记,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2] 见《〈沂蒙九章〉编者按》,《人民文学》199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