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于洪军 一笔账算出的好日子——记桦南县梨树乡“能人”于洪军

2018-04-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大型农机使不上劲儿,农民买农机具手头没钱,乡亲们还是在旧观念下进行循环生产.于洪军算过一笔账,按农户单打独斗的

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大型农机使不上劲儿,农民买农机具手头没钱,乡亲们还是在旧观念下进行循环生产。于洪军算过一笔账,按农户单打独斗的方式种植,一年到头手里只是略有剩余,很难实现生活水平上台阶。

于洪军,桦南县梨树乡农民。自幼丧母的他在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的关爱下成长,回报社会是他一路走来始终不变的理想和动力。多年的技术员经验让于洪军发现了祖辈们增收缓慢的原因,

2008年11月12日,于洪军带着9户农民成立了了桦南县梨树乡鸿君水稻专业合作社,走上了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想实现规模化经营,设备保障是关键,资金问题难坏了于洪军。他找亲戚,求朋友,找农民入股,最终凑得90万元。然而这笔钱远远不够,于洪军就用房子担保找农村信用社贷款,又通过县乡两级政府的协调国家投资建立了阳光温室催芽车间,用自筹资金建起了育秧大棚,购置了大中小型农业机械……于洪军算计着手里的钱一点一点置办基础设施。

为了达到连片种植,合作社用保底金方式,即先期预付给农户每亩地400元,秋后再进行第二次分配。这种办法让农户活了心也放了心,通过一年的实践,两次分配农户每亩地纯收入达到了510元,让农户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入社农民已达210户,入社土地3800亩,拥有阳光温室浸种催芽大棚500平方米,育秧大棚80栋,标准化库房1800平方米,办公室会议室400平方米,其他库房600平方米,各种大、中小型配套农机具60台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1121万元,真正使水稻生产达到了工厂化育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新模式。被农业部列为十万亩水稻生产示范区,桦南县水稻生产科技示范区。

于洪军走出了一条一头连着协会和基地、一头连着企业和市场的现代大农业的路子。

他始终坚持“一条硬杠”不变,保证合作社的水稻生产实现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从选种到催芽、育秧、田间管理、收获各个生产环节都达到科学化、标准化。在品种选用上,合作社一直进行近40个品种的试验、示范,每年都能通过对比选出适应本地的高产、优质品种。

仅2013年,全乡水稻全部采用了稻花秀2号、垦稻12、龙粳31几个品种,亩产由前些年的500公斤左右提高到亩产650公斤,按全乡水稻面积推算,总产量增加5000万公斤,给国家提供商品粮2500万公斤,按市场价格计算户均增加收入3万元,人均增加收入6000元。

阳光温室大棚在每年水稻播种期间,除合作社自己催芽外,还为其他农户浸种催芽两次110吨,解决400栋大棚的用芽种问题,保证了芽齐、抗病,为育壮秧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合作社还用现代化的苗盘播种机给一些农户育出秧盘销售给农民,让农民用上壮秧为丰收打下基础。

合作社长年用工67人,季节性用工140人,让把身子从土地中抽离出来的社员再赚一份钱,每户多增加收入1.02万元。还有一部份农户流转土地后到外地打工都增加了收入。

目前,鸿君水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达到了3800亩,预计产量达到225万公斤,价值达630万元。于洪军又算了一笔账,扣除当年费用,再提出盈余公积金后,年纯收入达170万元。合作社的收入逐年增加,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过去的几年,于洪军一年一个台阶稳步发展。现在,他为未来五年做好了规划:合作社达到流转土地3万亩,企业纯利润达到1000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0万元,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式的高标准的专业合作社。未来他们不光生产水稻还要加工成大米,利用自己的品牌梨树大米占领当地市场乃至国内外市场,同时还要打出绿色品牌,让绿色有机大米香飘全国。

记 者 点 评

坚定信念有坦途

近几年,我市涌现出一批带动能力强、内部管理规范的专业合作社。于洪军和乡亲们的合作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在缺资金、缺设备的情况下,一点点想办法,一步步向前走,其中的困难与苦楚他们最为清楚。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还是坚持走到了今天,因为带头人于洪军信念坚定,跟着他走的农民也信念坚定。他们坚持标准,科学管理,研究市场,规划发展,用真金白银算出了一条持续增收的发展道路。相信,他们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