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丹之死 失踪4天后被找到 抑郁症阴影下的耿晓旭之死

2018-0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寻人启事"中的30岁男子耿晓旭,已永远离开了人世,这不仅让此前转发寻人启事的网友们为之惋惜,也令其身后的三个家庭如临灭顶.一只空了的农药瓶,一双僵硬发紫的手-

“寻人启事”中的30岁男子耿晓旭,已永远离开了人世,这不仅让此前转发寻人启事的网友们为之惋惜,也令其身后的三个家庭如临灭顶。一只空了的农药瓶,一双僵硬发紫的手……4月14日10:00许,耿晓旭的遗体被发现于青银高速淄博段旁的一处并不显眼的地带。

法医通过现场勘察,初步判断耿晓旭服了药,因为“中毒症状很明显”。4月10日早晨,耿晓旭与妻子告别后,原本应该前往自己工作的公司。在随后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现在已经无法告诉我们,但王莹对于丈夫“离开”原因的推断,却值得我们反思。

   “他可能是抑郁了。”

虽然已心生不祥预感,但意外来得如此突然,让王莹与家人仍感觉有些难以置信。4月14日10:00许,在丈夫耿晓旭失踪的4天后,得知消息的王莹与家人拼了命地往现场跑,在位于青银高速淄博段旁的一处并不显眼的地带,他们见到了早已不省人事的耿晓旭。撕心裂肺的哭声夹杂着各种惋惜,触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失踪者”耿晓旭的死,也让其身后的三个家庭如临灭顶。一只空了的农药瓶,一双僵硬发紫的手……

法医通过现场勘察,初步判断耿晓旭服了药,因为“中毒症状很明显”。耿晓旭的家人也默默接受了这一事实,之所以未做进一步的尸检,是因为家人不想再“折腾他”,希望他可以平静地离开。

年过五旬的父母与一对妻女,这是耿晓旭仍留在这个世上的不舍,特别是女儿含含(化名),今年才刚满3周岁。在丈夫失踪的数日里,妻子王莹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散发寻人启事。王莹始终在心中祈祷,祈祷丈夫可能是因为“压力大”而暂时离家,但丈夫选择如此一条不归之路,却是身为妻子的她怎么也未曾想到的。

时光回至4年前。王莹与耿晓旭经人介绍开始恋爱,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组建了家庭。结婚的第二年,女儿含含降生。在王莹的眼中,丈夫不仅拥有高等学历,还有着帅气的外表,亲戚朋友们的羡慕与称赞,让她常常美在心里。现实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耿晓旭,自步入社会便没有脱离本专业。

虽然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不高,但在外人看来却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王莹则供职于一家私人企业,是一名与电子产品有关的线上工人,每个月也有着2000多元的工资。

在张店区房镇耿晓旭的老家,这对年轻的夫妇,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也是许多村民羡慕的对象。“怎么就会出了这样的事?真是让人想不通。”遗憾与惋惜、猜测与传言,同样随着耿晓旭的“离开”成为许多人关心的焦点。

他为何离开?

三十而立之年,本该与妻子、女儿一起勾勒美好未来的耿晓旭,究竟为何会突然选择“离开”?在丈夫出事后的近一周里,每天以泪洗面的王莹也在努力回忆着与丈夫生前相处的点点滴滴。根据王莹的描述,早在春节前,耿晓旭便一直感觉身体不适,反复的感冒让他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春节过后,在王莹与家人的劝说下,耿晓旭独自一人去了北京,大家建议他去首都的大医院彻底做一次身体检查,以确诊病因。提起丈夫的那次北京之行,王莹的心里仍充满了愧疚,她本应该陪他一同前往,但因为工作实在走不开,最终未能如愿。在王莹看来,自从北京看病回来后,耿晓旭“整个人都变了”。

“他的精神状态开始变得不正常,老是说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因为担心丈夫的健康状况,王莹还特意将耿晓旭带回来的检查报告拿给当地的医生看了看,医生看过之后表示并无大碍。“比较严重的是变异性鼻炎,但这种病并不会致命。”面对妻子与家人的开导,耿晓旭却始终未能走出在他看来所谓的“患病阴影”,不仅如此,他还不止一次向王莹提及,称自己的身体不好,不想拖累这个家。

在熟悉这对年轻夫妇、了解这个家庭的大多数人看来,这个三口之家并不存在所谓的“经济压力”,相反,应该对生活充满期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耿晓旭所在的村子早在2016年中秋前后,已正式启动旧村改造工程,按照计划,在2019年春节,全体村民将分到新房,完成回迁。而王莹的老家目前也正在筹备旧村改造,旧房换新居的惠民政策,同样也将为他们带来一笔不小的财富。

谈到丈夫耿晓旭突然选择“离开”的原因,王莹始终重复着这样一句话,“他可能是抑郁了。”王莹说,此前虽然没有对丈夫是否患有抑郁症进行过医学方面的诊断,但结合丈夫“离开”前所反映出的种种表象,她感觉丈夫应该是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症的认知误区

4月10日早晨,耿晓旭与妻子告别后,原本应该前往自己工作的公司。在随后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现在已经无法告诉我们,但王莹对于丈夫“离开”原因的推断,却值得我们反思。对于抑郁症的定义,相信许多市民并不陌生。所谓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但在宽泛的定义之外,抑郁症又存在哪些易被忽略的认知误区?

4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高级心理治疗督导师熊卫介绍说,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有很大比例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生前也可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是没被及时发现罢了。

“抑郁症影响着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对患者造成精神痛苦,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自杀行为,近年来,抑郁症已经成为15岁到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熊卫告诉记者,从医学角度上讲,抑郁症并非单纯的“想不开”,而是患者大脑发生器质性改变,如五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出现下降,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递出现问题,导致控制情绪、认知、躯体功能的各个神经环路出现问题。

如果不用药物补充替代这些化学物质,做再多心理治疗也无法缓解症状。

“面对抑郁症患者,许多患者家属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通常情况下,一旦有家人被确诊为抑郁症,患者家属往往会处处小心,患者想怎样,家属便依着怎样,对于患者许多错误的行为思想,家属甚至不敢指出纠正,这对患者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熊卫说,对于抑郁症患者行为的纠正,除医生之外同样也需要家属的积极参与。

除此之外,抑郁症患者及家属排斥看心理医生、不愿意住院治疗,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误区,特别是对于伴有自杀企图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只有首选住院治疗,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心理和物理等辅助治疗到位的情况下,才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文/图记者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