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模仿邓丽君 辞世20年 “邓丽君热”重来?

2017-09-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场音乐会授权费1万元到3万元不等,一部音乐剧50万元--今年是歌星邓丽君逝世20周年,而她创造的市场利润依旧源源不绝.本周五,音乐剧<爱上邓丽君>将在文化广场

一场音乐会授权费1万元到3万元不等,一部音乐剧50万元……今年是歌星邓丽君逝世20周年,而她创造的市场利润依旧源源不绝。

本周五,音乐剧《爱上邓丽君》将在文化广场开演。编剧王蕙玲曾为导演李安效力,作曲金培达拿过好几次香港金像奖。但吸引观众的还是“邓丽君”。全剧只有1首原创歌曲,其他24首均为邓丽君经典曲目重新编排,创作灵感与音乐剧《妈妈咪呀》相近:以名曲串场,构思出全新故事,讲述在天堂定居的邓丽君如何帮助年轻音乐人走出困境。

《爱上邓丽君》不是新剧,2011年曾在城市剧院演出。4年中,在全国巡演200余场,仅去年就超60场。不过,以邓丽君为金字招牌,并非无本的买卖。制作人李盾透露,“邓丽君歌曲版权分散在不同唱片公司,每场演出版权费在1万元左右,另外还要支付给邓丽君文教基金会50万元授权费。”音乐剧《爱上邓丽君》中的主演王静是邓丽君文教基金会签约歌手。

像《爱上邓丽君》般洞悉市场需求,又舍得投入的,不止一家。去年9月,《怀念邓丽君》演唱会在奔驰文化中心演出时,制作人胡一荻就表示,他2015年计划将巡演向全国铺开。与音乐剧一样,演唱会也需要向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支付授权费,“以场次计算,每场1万元。”胡一荻透露,这已是打折后的友情价。

胡一荻见证着“邓丽君”在演出市场的兴衰。2005年,他将邓丽君模仿者盛燕推上上海舞台,那年是邓丽君逝世10周年,“票子卖得精光,还有观众写信表达激动之情”。盛燕由此获得“转身就是邓丽君”的外号。在胡一荻口中,数得上名号的知名模仿者一只手数不过来:盛燕、江琴、桐瑶、王静、陈佳……

不过,2010年后“邓丽君热”退烧,在胡一荻看来,最大原因在于歌手质量良莠不齐,把市场做坏了。授权严格,也在无形中降低了音乐会数量,“20周年是个契机,太久没有听到高质量的邓丽君歌曲现场演唱了。”邓丽君音乐产业链,或将再次开足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