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虹四川 公益组织专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虹:以公信力弥补公权力不足

2017-06-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疆日报网讯 3月22日,在自治区团委二楼礼堂,公益组织专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虹接受新疆青年社会组织促进会.新疆志愿公益救援联盟.壹基金新疆备灾中心联合邀请

新疆日报网讯 3月22日,在自治区团委二楼礼堂,公益组织专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虹接受新疆青年社会组织促进会、新疆志愿公益救援联盟、壹基金新疆备灾中心联合邀请,为全疆各地150余名公益团队负责人带来讲座《灾难救援中的社会参与》,并就公益团队的发展等问题答疑解惑。

以公信力弥补公权力不足

专访公益组织专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虹

郭虹生于1952年6月,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公益组织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应用社会学、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鹤童基金会、野草文化中心、四川512 民间救助服务中心、海惠助贫中心等多家民间公益机构顾问。

3月22日,在自治区团委二楼礼堂,公益组织专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虹接受新疆青年社会组织促进会、新疆志愿公益救援联盟、壹基金新疆备灾中心联合邀请,为全疆各地150余名公益团队负责人带来讲座《灾难救援中的社会参与》,并就公益团队的发展等问题答疑解惑。

记者:目前,不光是在新疆,在国内也有不少民间公益团体都在困惑没有合法的“身份”,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郭虹:民间公益团体可以通过透明财务、规范管理,以公信力弥补公权力不足,开拓民间救助活动空间,同时建议主动保持与政府的联系,把民间救助置于抗震救灾的全局之中,把自己的工作置于社会公共视野范围。通过“资源共享、参与合作、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增强机构执行力。

记者:您在《灾难救援中的社会参与》报告中提出,公益组织要“扎根社区、在地发展”,新疆本土民间公益组织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

郭虹:“社区公益”是一种以公益机构为主体,为更好地达成公益目的而在社区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的各种公益服务或活动。社区公益是未来公益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社会的各个环节都被动员起来,建议民间公益组织可以结合当地的社区开展服务。

记者:多年参与到公益一线,您认为民间公益组织救助活动特点有哪些?

郭虹:我总结了一下有四方面特点:一是公民意识:以社会发展推动中国公民社会成长是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共同特征。这种使命感使NGO组织在第一时间自觉投入救灾抢险,“放宽了机构的定位,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赈灾”,承担起了公民组织的责任。

二是工作目标:相对于政府救助中的任务导向,民间公益组织的救助活动更具有需求导向的组织特性,更注重来自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并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在大规模的救灾活动中起到了拾遗补缺、填补空白的作用。

三是参与式方法:民间救助由于是具有公民意识的公益组织在实施,他们必然会强调公民责任与公众参与,而民间公益组织惯用的体现尊重、平等,鼓励、倡导创新的参与式方法也更容易得到受助者的积极回应和参与。

在民间救助的项目里,对受助者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助人最有效的方法是教授方法,提高能力。四是专业服务:民间公益组织是应不同的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他们在长期工作中针对自己的服务群体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的特色服务。

这些特色服务需要专业训练、专业经验和专业资源的积累。正是这种专业性质使民间公益组织的救助活动区别于一般志愿者的服务,也区别于政府救助。

新疆民间公益迈向NGO

在22日的讲座中,郭虹分享了内地公益救援的经验,并详细讲解了系统性NGO组织(非政府公益组织)。

郭虹讲到,NGO被称为除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连接公民与政府的桥梁。据介绍,以公民意识、需求导向、参与式方法为基本特点的民间公益救助活动在

芦山地震救援中,使社会协同制度又有所创新。其中,2013 年4 月成立的微信群#成都公益圈#,使成都公益界与北京、上海等地公益界、媒体有了直接的信息互通渠道;公众参与,志愿者下到基层,根据基层需求制定救援物资策略等方面的创新,使四川NGO 组织更具系统性。

今年3月,随着壹基金联合救灾网络新疆站点的成立,以及该站点1个专岗编制的设立,标志着新疆民间公益开始向系统性NGO织迈进。(谷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