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墓在什么地方

2017-07-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骆宾王墓在什么地方骆宾王的墓在南通城东狼牙山山脚,因其是浙江义乌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浙江义乌为其修建了衣冠冢.骆宾王墓公元684年,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自立为女皇执政,骆宾王起草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榭>来号召天下人反对武则天的行为.同年十一月,徐敬业兵变失败,携骆宾王与其部下决定逃往高丽避难.在逃往高丽的途中,到了海陵,他们当时乘的木船因为遇到了风浪无法向东边高丽继续前行,众人不知该如何是好,都纷纷跳水逃生去了,骆宾王便藏匿在水荡.前来追捕骆宾王的将士见没有抓到徐敬业和骆宾王,害怕朝廷因他们没

骆宾王墓在什么地方

骆宾王的墓在南通城东狼牙山山脚,因其是浙江义乌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浙江义乌为其修建了衣冠冢。

骆宾王墓

公元684年,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自立为女皇执政,骆宾王起草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榭》来号召天下人反对武则天的行为。同年十一月,徐敬业兵变失败,携骆宾王与其部下决定逃往高丽避难。在逃往高丽的途中,到了海陵,他们当时乘的木船因为遇到了风浪无法向东边高丽继续前行,众人不知该如何是好,都纷纷跳水逃生去了,骆宾王便藏匿在水荡。前来追捕骆宾王的将士见没有抓到徐敬业和骆宾王,害怕朝廷因他们没有追捕到二人而降罪,便找了两个与徐敬业和骆宾王相似的人,将其杀害,割下了头颅上交至朝廷,才得以交差。骆宾王也因此才能活了下来,自此以后便隐姓埋名,直至死后葬在了南通城北黄泥口。

骆宾王的墓在明代以前都无人知晓,到了明代末期,一个姓曹的农民在南通城北黄泥口挖地开荒时发现了骆宾王的墓。当时农民只是将刻有骆宾王之墓的石碑带了回去,但后来出于对鬼神之说的惧怕,心里上承受不住,便将石碑打碎,扔回了原来的地方。清朝的刘名芳在编撰五山志的时候,听到了这个传闻,便到城北黄泥口去一探究竟。在传说的地方找到了石碑的小半块,石碑上面的唐字是完整的,骆字只剩下上半部分了。刘名芳遂向太守董权文禀告了此事,并效仿前人,将骆宾王的墓迁移到了狼牙山山脚下。

骆宾王做咏鹅诗的故事

人们对于骆宾王这位伟大的诗人耳熟能详,大多都是因为他那首家喻户晓的“咏鹅”,很多人正是因为他的这首诗,而称他“神童”。其实并不足为奇,因为这首诗的创作时在骆宾王7岁的时候。

骆宾王图

据说,骆宾王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每到春天柳条拂面,柳树的倒影在水面上熠熠生辉,鹅群在睡眠上格外惬意,景色引发人无限的遐想。这首诗的创作正是因为有一天骆宾王家中有客人来访,客人听闻骆宾王的才能想故意设一道难题给他,借用这个池塘给他出了一题,结果年少的他并没有怯场,思索了一会儿便作出了这首《咏鹅》。

这首诗无非是一首佳作,诗中动静结合,颜色的对比和线条的勾勒,引发人无限的遐想,鹅的形象浮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心生向往。第一句的三个“鹅”,循环往复突出了对鹅的喜爱,而第二句式写鹅的声音,句中的“曲”字把鹅仰天嘎嘎的叫声十分深动的描绘出来。特别是最后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句对偶句,“浮”字写出了鹅在水面上悠然自得静止的状态,而“拨”字则写出了鹅脚掌波动水面嬉戏游泳的状态,这两句对仗工整,并且动静结合,仿佛身临其境。

《咏鹅》无非是骆宾王最著名的诗之一,诗中动与静的结合,以及色彩与声音的巧妙结合给诗增添了许多色彩,完美呈现出了鹅的美妙身姿和形态。

骆宾王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骆宾王是唐初著名诗人,字观光,在乌伤城北的一个风景诱人、环境幽美、叫骆家塘的一个小村庄里,他出身寒门,七岁能够作诗,众多人称之神童,《咏鹅》就是当时的作品。他和杨炯、卢照邻、王勃合称初唐四杰。他是汉族人,出生于姿州,也就是现如今的浙江义乌一带。

骆宾王墓

他还曾长时间呆在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骆宾王的父亲是青州博昌县令,在他任职期间去世了,他生活在寓博山,后来移居到兖州瑕丘县,在贫困和落魄的生活条件下度过了早年岁月。后来,他由长安主簿入朝当官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时治理朝政政,骆宾王多次上书反对她称帝统治,因此得罪了她,最后被关入狱中。骆宾王在狱中写了著名的《在狱咏蝉》。

684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也就在这一年的九月,徐敬业在扬州计划谋反,骆宾王成为他的幕僚,并被任命为艺文令,掌管文书等机密文件。在同年十一月,徐敬业起兵失败被杀害了,而骆宾王则下落不明。

在他的一生中有两条路,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虽说他作为一名官吏在从政这条道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可是他在诗人这条路上可谓是顺风顺水。而这两条不同的人道路也可以说是相互应影响的,当政治呈现出下降趋势的时候,他的文学成就就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作为一名既是历史人物又是诗人,格外引人关注。

骆宾王是怎么死的

对于骆宾王是怎么死的,到现在也仍旧存在着争论,有许多的说法。

骆宾王图

一说是徐敬业兵变失败后,骆宾王和徐敬业的旧部意欲逃去高丽,在去往高丽的途中因为遇到了风浪被阻,徐敬业的部将王那相叛变,为了将功赎罪、为自己讨得一线生机,遂将骆宾王给杀了,并将其头颅上交至朝廷,骆宾王全家也因此无一幸免都被杀害了。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对于骆宾王的死,都记载的是此说法;

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只有骆宾王和徐敬业的儿子逃了出来,二人躲藏在水荡,最后骆宾王死在崇川,徐敬业的儿子为其修的墓;

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官军一直都没有抓到徐敬业和骆宾王,他们纷纷害怕武则天怪罪下来,遂找了两具尸体来冒充徐敬业和骆宾王,并将两具尸体的头颅砍了下来上交至朝廷算是交差了。据传徐敬业和骆宾王后来都出了家,做了和尚。此说法记录在唐朝的《本事诗》中;

一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骆宾王知自己已经毫无退路了,便跳江自杀了。此说法记录在唐人所撰写的《朝野佥载》中;

对于骆宾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其争论点在于徐敬业兵变失败之后,骆宾王到底是逃了还是死了。有相关记载的正史和野史说法不一,大家都各执一词,致使到现如今关于骆宾王的死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说法,毕竟那已成为历史,对于当时的情况除了这些史书记载外,也没有其他的考究办法。

骆宾王的诗有哪些

骆宾王,初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他是七岁能作出《咏鹅》的“神童”,在诗词方面极具天赋,极其擅长写七言歌行,七言歌行的长篇代表作《帝京篇》辞藻华丽、形式灵活,且言辞工整、音节和谐、感情丰富、朗朗上口,在当时被称为是千古绝唱。

骆宾王的诗

永徽年间,骆宾王犯事被降职发配西域,在边疆驻守的日子里,他没有沮丧,没有自弃,而是写下一篇又一篇的边塞诗,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比如《送郑少府入辽》,用极高的格调和优美华丽的辞藻,将自己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决心表达了出来。

在五律诗方面,骆宾王也极具天赋,写下了很多名篇巨作。比如以蝉寓己、用蝉明情、人蝉合一的《在狱咏蝉》,其情感细腻深邃,对于蝉的妙处不仅仅只是在于结构上的符合,更是在于蝉的意向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后世脍炙人口的佳作。

骆宾王在骈文方面的代表作《为徐敬业讨武瞾榭》,是以大忠大孝为依据,来讨伐武则天自立为女皇。写作手法上的巧妙使得这篇文章更像是一个集结令,号召天下人用忠孝的眼光来审视武则天的行为,来反对武则天自立为女皇。文章气势磅礴,情感充沛,字里行间更是体现出大家的挥洒自如,是最能体现当时骈文风格的文章,也是值得一读的历史名作之一。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才能,让被声讨的武则天都为之钦佩折服。

唐朝诗人骆宾王咏雪赏析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含慧明素纂,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春阳。”——《咏雪》。

骆宾王泥塑

咏雪骆宾王指的是骆宾王所写的《咏雪》一诗。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从小的时候就初显才华,所作的诗作大多咏物诗居多。骆宾王《咏雪》这一首诗也是咏物诗里面的代表作。

骆宾王一生都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几次踏入仕途都以失败告终,后面实在没有办法就和母亲一起回了老家,靠种田维持生计,但是日子却越过越难,骆宾王没有办法,只好再次走入官场。但是这一次走入官场也并没有获得什么成就,所以他写下了很多诗,大部分都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仕途无望的悲哀以及对社会的不满,所以他的咏物诗才被世人捧得如此之高。

但是咏雪骆宾王这一首诗却没有什么感情寄托,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这首诗是纯粹的描写景物,也因此显得没有什么寄托,导致这首诗没有什么感染力。但是骆宾王咏雪这一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也是因为它的单纯,将雪景描写的非常俏皮,让人们眼前一亮,弥补了没有感情的欠缺。

骆宾王《咏雪》这一首诗也是骆宾王诗作里面难得的没有参杂自己情感的诗作,也正是因为这诗作的单纯才使得这首诗在骆宾王众多抒情诗里面脱颖而出,被世人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