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东资料 表匠马旭曙:做出新东西才回昆明

2017-05-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年4月底的巴塞尔钟表展上,昆明人马旭曙和他的作品,成为中国媒体的一大焦点,在对这次钟表展的报道中,他以穿着老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形象出

今年4月底的巴塞尔钟表展上,昆明人马旭曙和他的作品,成为中国媒体的一大焦点,在对这次钟表展的报道中,他以穿着老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形象出现。

这个独立制表师展台上罕见的中国面孔,2007年之前,还只是一名业余的表匠。

了解马旭曙之前,需要了解独立制表人协会(AHCI)——它是世界顶级的独立制表师机构,目前有34个正式会员、5个候选人、5个荣誉会员。除了荣誉会员中的中国香港人矫大羽——一名享誉国际的大师级制表人、马旭曙多年来精神追随的对象,候选名单里的马旭曙是唯一一个中国人。

“中国根本没有独立制表人成长的土壤。”马旭曙常常这么说。出现在瑞士巴塞尔独立制表师展台上的他,因此更让人充满了好奇。

业余爱好者

马旭曙出生在昆明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全家只有我一个工人”。

他17岁便被招进了云南冶金第三矿,几年后,从矿山调回城里,开始从事测绘工作。这份工作的乏味常常让他难以忍受,尽管如此,他还是干了8年,直到一次单位机加工的岗位有空缺,他主动要求改做车工,5年后他成为了单位里第一批车工技师。

马旭曙对机械的敏感早已体现在对手表的痴迷上。17岁第一次在修表师傅那里见到手表机芯,他就被深深吸引了。从矿山调回城里后,他找来了修表的书籍,开始“拆拆弄弄”。

后来的许多年里,他都在免费帮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修表。然而早些年,修表师傅常常需要自己制作零件,而工具在市场上却很难找到。1998年前后,马旭曙在旧货市场上买到一个小型车床,“高兴了半个月”。

得知独立制表人这个职业后,马旭曙有了自己做一块表的野心。

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制表人矫大羽独立制作出了亚洲第一只陀飞轮表——陀飞轮表的核心技术是通过一个旋转的擒纵减速机构,降低地球引力的影响,使手表走得更精确。这门技术此前只有瑞士和德国的制表师实现过。马旭曙通过媒体的报道才知道了陀飞轮的存在,制作陀飞轮表的想法开始在他心头萦绕。

在朋友的鼓励下,从未见过陀飞轮表实物的马旭曙埋头琢磨,不久就在一个闹钟里做出了陀飞轮的机构。摸索出基本原理后,他开始一步步把钟缩小,但这个时候必须有一台铣床来加工更精细的零件,马旭曙又利用显微镜架成功制作了一台小铣床。

有了铣床后,马旭曙花了10个月的时间,在2006年做出了第一块陀飞轮表,2007年又做出了两块,每一块都比前一块走得更准。最后一块表的误差每天只有20多秒,并且相当漂亮,马旭曙用小锉刀锉出了 “No.1”、“昆明”和自己的签名,装在了表盘上。

崭露头角

“大多数时候谈不上有什么成就感,就是种打发时间的方法。有点像盖房子,一层一层盖上去,每天能看到新进展。”马旭曙说,但做出了“昆明No.1”后,他也想得到外界的反馈和认可。

马旭曙通过网络搜索和打电话,给大陆陀飞轮手表第一人、北京手表厂的总工程师许耀南寄去了手表的资料图片,希望专家帮助“鉴定”。第二天他就接到许的电话,邀请他前去北京。

他受到了比想象中隆重得多的礼遇。在同工人交流的时候,他听到的是一致的夸赞。如今回忆起来,马旭曙克制地表示,“他们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鼓励我,我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好”。

在工厂里,他看到了自动化的零件制作,知道了自己需要亲手加工的东西是怎么用机器生产出来的。北京手表厂希望马旭曙留下来,他很难不答应,唯一的顾虑是一介工人的自己能否胜任设计师一职。直到手表厂的领导对他说:你的表就是你自己设计的,你干了设计自己还不知道。他这才稍稍心安地接受了这个职位。

47岁这年,马旭曙成为了一个职业制表人。他一开始就提出了制作更新颖的立体陀飞轮表的想法,但初来乍到的他进行得并不太顺利:老师傅们做不出他想要的构件,反而指责他的设计有问题。马旭曙只能自己动手,证明自己的设计行得通。

这款后来命名为“太极”、市场售价三四十万元的中国首只双轴立体陀飞轮表,花了一年零四个月制成。跟当初制作第一只陀飞轮手表一样,他无法接触到国外已有的昂贵的立体陀飞轮产品,全凭自己摸索。

产品上市后,订单接二连三,每一块表都会经过马旭曙的手,一些零件甚至是他亲手制作。他记得这款表自己共做了十几二十块。“两年了,还在做,我做烦了。我要设计个新东西。”

马旭曙说的“新东西”是“柱状陀飞轮”,它的灵感来源于老式理发店前旋转的滚筒:机芯用圆柱结构立起来,读数用横杆,陀飞轮在平行和垂直两个平面内走动。

厂领导没有继续支持他,原因是这种手表太另类了,国内不会有市场。但马旭曙决心已定,2011年6月,他离开北京手表厂,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独立制表人:光荣与梦想

在独立制表人协会的官方网站上,这样介绍这名新成员:“马旭曙以一种艰苦的方式学习技术,任何现代正规培养条件下的标准设备,对他来说都是奢侈。如今他得到的制表大师的称誉,是对这位卓越人士坚定的决心的回应。”

“一直觉得这不太真实。”直到4月25日,带着作品赶到巴塞尔展馆的马旭曙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那个时候,知道就是这么回事了”。

马旭曙与独立制表人协会的第一次接触,是2012年10月。在上海的一次活动上,他给独立制表人协会的人看了自己的作品,一番交流后,对方建议他将自己的申请资料递交过去。

对此,马旭曙以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做出反应:或许他们只是出于礼貌。他前后花了两个多月才将要求的资料、照片准备齐,其间一度打算放弃。邮件发过去3天后,他接到了回复电话,通知他已通过审核,成为协会的候选人。

独立制表人协会吸纳成员的原则是:独立创意,独立制作,绝对不依托大品牌,永远创新,不可以用任何一个前人做过的设计方案。马旭曙能够顺利通过申请,正是因为他的作品与这些标准相符。不过只有连续三年有符合要求的作品参展,他才能正式加入协会。

马旭曙同时接到了参加今年4月25日巴塞尔钟表展的邀请。柱状陀飞轮表早在他的头脑里酝酿,他决定用4个月的时间,将这块表制作出来。

此次马旭曙一共带了3块表到巴塞尔:一块是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昆明No.1”陀飞轮1号;一块是“北京星空”,这是他成立个人工作室之后的作品,表的指针可以配合螺旋刻度自由伸缩,背面是会走动的星相图,完全对应北京上方的真实星空运动;第三块便是他花几个月赶制出来的柱状陀飞轮表。

马旭曙的手写签名作为个人标志出现在巴塞尔的展台上方,不懂汉字的人甚至很难看出制作人的国籍。

虽然并非刻意为之,但马旭曙的确不喜欢外界过多地将民族情结加于自己的身上,也不喜欢被过多报道。“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只不过我走得更远一点。”

马旭曙在北京昌平距离明十三陵不远的村子里住了五六年,深居简出,没有人知道他是做什么的,有人问起,他就告诉对方:我是修表的。在他看来,“独立制表人”这个身份,“现在还不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他的家是北京农村典型的四合院,家里唯一的娱乐休闲工具是一台电视机。为了对外联系的方便,马旭曙最近终于买了一个无线上网卡,但是买回来后却不知该怎么用。两间简陋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他所有的设备和工具。那两块参加了瑞士巴塞尔钟表展的手表,就是在这里设计和制作出来的。

马旭曙不常回昆明的家,他现在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出一个新东西回一次。”他说,他如今更明白为什么中国很难培养出独立制表人,“你要耐得住寂寞”。

“我也爱玩儿”,他喜欢去北京城里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淘一些小玩意儿,因为“以前的东西,手工艺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