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庆云 河南副食王庆云“酒真价实”是我一生的财富

2017-07-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庆云:"酒真价实"是我一生的财富1995年大河报创刊(当时叫大河文化报),王庆云还是河南省副食品公司(以下简称省副食)的酒业科长,1996年升为主管酒业销售的副经理,1997年升任经理,抓全面工作,成为省副食公司的掌舵人.2005年,省副食从国有改为民营.在他的领导下,省副食开始高速发展,成为河南首屈一指的大酒商,王庆云也被业界誉为酒王.20年间,大河报见证了中原第一大酒商的发展历程.省副食的出身让不少酒商眼红,但鲜有人知道省副食在发展中所经历的困难

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庆云:“酒真价实”是我一生的财富

1995年大河报创刊(当时叫大河文化报),王庆云还是河南省副食品公司(以下简称省副食)的酒业科长,1996年升为主管酒业销售的副经理,1997年升任经理,抓全面工作,成为省副食公司的掌舵人。2005年,省副食从国有改为民营。在他的领导下,省副食开始高速发展,成为河南首屈一指的大酒商,王庆云也被业界誉为酒王。20年间,大河报见证了中原第一大酒商的发展历程。

省副食的出身让不少酒商眼红,但鲜有人知道省副食在发展中所经历的困难。

“1995年,市场经济开始上紧发条,而计划经济留下的商品堆满了仓库,资金积压非常严重,处理库存成了当时的首要任务。第二个任务是催收欠款、三角债。”王庆云回忆说,仅处理库存就用了5年时间,还要到处催收欠款,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真是一言难尽啊。

在企业管理方面,开始对员工实行聘任制,奖勤罚懒,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企业也不养懒人,各项工作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2005年,省副食完成了改制工作,解决了遗留的巨额债务问题,放下了包袱。而那时,中国酒业也恰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经营品种上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仍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仍然以名酒销售为主。”王庆云介绍,只要是看准的产品,就坚定不移,克服困难也要与生产厂家合作,同时也帮助厂家解决了副品牌的库存压力。通过双方真诚的合作,省副食与多家名酒企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随着酒业市场的高速发展,以茅台为代表的名牌酒利润很高,假酒不时冒头。王庆云领导下的省副食一直坚持“酒真价实”,从公司不流出一瓶假酒,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坚持酒真价实,是对社会负责,对行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酒真价实,是省副食的金字招牌,做企业如此,做人也一样,‘酒真价实’是我一生的财富”。王庆云说。

开始逆势扩张启动多元化发展

王庆云分析,一方面是公司有口碑,有品牌,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另一方面是公司在经营思路上也进行了调整,要市场不要利润;还有一方面是一些小酒商因为没有客户资源难以维持,也为公司让出了一部分市场。

相比之下,省副食有许多优势,有信心把市场做得更好,所以也有理由存活下去。“自身有资本积累,业内有良好的口碑,还有经过锤炼的团队,与厂家合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王庆云表示,归根结底是坚持了“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因为卖酒是省副食唯一的强项。

也就是从2013年开始,省副食迈开了品牌连锁的步伐,旗下“豫副酒缘”名酒连锁已经开始在省内开花结果。同时,豫副茶缘也经营得风生水起,豫副油苑也已开始筹划。一个以省副食为依托的集团公司即将跃然而出。逆势上扬,厚积薄发,王庆云相信,省副食的明天更美好。记者霍坤峰